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216

    积分

临风听雪(2020年8月)

2020-08-14 17:48:32

1、【流年】窑红薯送窑鬼(散文)                作者:哲理

编者按:《窑红薯送窑鬼》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如果你告诉现代孩子这个“游戏”的时候,他们或许会好奇感爆棚,或许也会跃跃欲试,仰或嗤之以鼻。但经历过的人们,会以“珍藏”这两个字写进记忆。这篇散文的作者,就是以回忆的方式把一个时代中孩子的乐趣写的惟妙惟肖。窑红薯是个引子,窑红薯的过程是乐趣,吃红薯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送窑鬼则是一种传统,绝不是迷信。好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美德,内里包含的喻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有所畏惧才会生敬,才会把礼、义等高品的思想传承下去。一篇极具时代感的作品,细节描写细腻,情感真实接地气,读后引起共鸣。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216

    积分

2020-08-21 16:35:45

2、【流年】我眼里的情人(赏析)                   作者:不平江山

编者按:作者从看到《情人》的动机、小说到电影、不同版本的《情人》,再到《情人》和玛格丽特•杜拉斯本人写起,从最初的浅解到最终下笔时的深析,不难看出,作者对《情人》及现实生活中的情人所给予的评价是经得起推敲的。“原本以为,杜拉斯的爱情早已在15岁的时候,于湄公河畔曲终人散。”这也是编者对《情人》这部作品第一时间给予的感觉。今日有幸读到作者的这篇赏析,对“情人”这两个字的内涵有了更多的认知。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好多心动的人或事,能称其为情人的,都是入得了心的。不管《情人》这部作品里的主人公是不是作者自己,能在晚年沉入一段久远的回忆里,这个“情人”的份量就不是一般的重。作者利用《情人》这部作品来阐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情人”这一现象,很大程度地释放了“情人”这两个字在世人眼里的贬义性。就如作者所写的,同样的一部作品,不同的翻译家会译出多种文意。同样,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会写出多样的读后感。情人也一样,不同人的眼里,会闪现多种版本的情人。读这部作品,从最初的枯燥无味,到结尾的融会贯通,非常欣赏作者对《情人》这部作品“我更倾向于《情人》打乱时空的叙述方式”的解读。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