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记者部
|
源于生活传承者,高于生活有心人 ——菊韵作者陆鸿禧采访录2020-10-11 22:37:41
江山记者部·人物访谈2020·29期(总51期)
源于生活传承者,高于生活有心人 ——秋月菊韵作者陆鸿禧采访录 江山记者:远近 访谈时间:2020.10.5 访谈形式:文本采访 访谈人物:陆鸿禧 所在社团:秋月菊韵(作者) 作者简介
陆鸿禧,笔名北疆白杨,扎鲁特旗人,1960年岁末出生, 在职中学高级教师,通辽市作家协会会员,扎鲁特文学顾问,江山文学网络作家。酷爱文学,痴情写作。笔耕不辍,累计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二百余篇,近百万字。
陆鸿禧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0940.html
记者简介
远近,江山文学网秋月菊韵社团副社长、记者部记者。喜欢诗词,喜欢欣赏优秀的小说杂文随笔剧本等作品,在其它诗词论坛,文学网站驻足流连过,最后驻足江山。 远近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56248.html
远近:陆老师,很荣幸被江山记者部安排来采访您,您是一位资深作家,请问,您是如何走上文学这条路的? 陆鸿禧:【我的文学之路】 我高中读书时是文科班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又在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现在的内蒙古民族大学)中文系读了三年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高级职称,退居二线后做家庭教育培训师。 我喜欢读书,酷爱写作。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通辽等地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等作品。给《内蒙古林业》汉文版月刊做过多年特约通讯员,有多篇稿件当年被评为优秀稿件。比如《汗水浇出丰收果》《情系牧场》《今日牧场植树忙》等。八十年代,全是手稿爬格子,那会我们中学有一百三十多名教师,能发表作品的唯独我一人。 后来学过法律,会写各种法律文书,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常代理民事诉讼案件。我还擅长公文写作。退居二线后在外地打工六年,为公司撰写过多本产品宣传册。 我是一个喜欢读各类书籍的人。博览群书但无造诣。喜欢写作,没有太大名气。 我最喜欢散文,散文形散神凝,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灵活自由。可以言事,可以抒情。夹叙夹议任我驰骋。 也喜欢写小说。我年轻时曾在《满族青年文学》上发表小说《绿野孤魂》。我的性格更喜欢写杂文,犀利的语言铿锵有力。 从事网络文学创作,要从江山文学说起。这里要特别感谢叶雨社长和“笔落惊风雨”小才女,“笔落惊风雨”的名字叫窦霞,擅长写诗歌。是叶雨社长他俩于2013年帮我完成注册,发表了第一篇散文《冬阳童年影子》。有幸的是第一篇稿子就被评为散文精品。 后来中间停稿几年,那时我健康欠佳,连续做了几次大手术。后来又在叶社的鼓励下继续投稿江山文学。 这里要感谢叶社的帮助与指导,开始都不会操作,当初都是把稿子发给叶社,由其代投。后来是经过叶社的耐心指导,我这个旱鸭子才学会了文海泅渡。掌握了投稿流程。 我在江山文学一走就是八年。 回顾江山文学之路,秋月菊韵是我的精神家园。截至目前。在江山文学累计投稿200多篇,达六七十万字,大多文稿都是投在了秋月菊韵社团。因为这是我的家。在这里得到了叶社和各位编辑老师的厚爱。是她们用爱的力量鼓舞着我一路走来。 我也在其他社团投过稿,但数量不多,也参加过江山文学其他社团组织的征文比赛。 在大家的呵护下,通过我的不懈笔耕,收获了很多殊荣,每一次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菊韵社团社长、编辑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非常感谢! 我共有23篇文章被评为精品,体裁有:小说《智逃》《收获》;报告文学《文海扬帆人》,其他均为散文、杂文。 参加江山文学成立12周年征文大赛中,短篇小说《收获》荣获了优秀奖。2020年9月18日,江山文学颁发了董事长赵兴华签名的荣誉证书,赠送了赵兴华董事长签名的长篇小说《寻找小芳》一书,还有《弟子规图说》一书。 我是当地政府部门主办的《扎鲁特文学》季刊纸刊的文学顾问,经常在上面发表各类文章。给该刊撰写过六期卷首语。《剑梅鲁北》文学社的撰稿人。我经常在家乡的扎鲁特文艺汉文版、清荷文苑等文学网站发表作品 。
远近:您最喜欢什么体裁?对于写作,您有什么感想? 陆鸿禧:我最喜欢散文创作。2019年9月26日上午,我的家乡在教育园区举行万人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演讲等大型庆祝祖国七十华诞活动。这是我们扎鲁特旗成立七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政治活动。国旗下,老中青少四代人的演讲稿出自我的笔下,是应旗宣传部副部长之约而做,文稿采用后一字未改,活动结束,该文稿受到党政各界领导和新闻媒体人士高度认可。我旗有32万人口,如此重任由我完成,无比自豪。 回顾几十年来的笔耕生活,我觉得这是我笔下最有分量的文稿。 我喜欢写作,但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牵强附会的文字。我觉得文学应该服务于现实生活,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我在扎鲁特文学组织的一次采风会上曾经讲过,文字只有记录生活本真的时候,才是最美的花朵。 我真的不喜欢那些为写作而写作的无病呻吟。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独具语言风格,幽默风趣、流畅自然、清新悦耳,更重要的是要有灵魂,文章无魂,等于浪费读者的时间,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 一篇好的散文如同一道百吃不厌的珍馐佳肴。如同一瓶陈年老酒,愈久弥香。一篇好的文章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时间是评判精品乃至绝品的无暇裁判。四大古典名著流传至今,就是它有不朽的魂。能给人带来启迪,让人受益匪浅。 我喜欢默默笔耕,我的笔我做主,让我笔下的文字书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绝不随波逐流。弘扬正能量,唱响社会和谐发展主旋律,是我们每个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我从不喜欢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才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太阳每天放射出金子一样的光芒,从不需要给予点赞。这一点我做到了,我的同事、同学、学生身边的人都给予了一致好评!
远近:作为一名作家,如何导向或者说引导社会舆论风气? 陆鸿禧:我是两级作协会员,写作既是一种嗜好也是一种责任。当今社会浮躁得很,名利面前利令智昏者比比皆是,怎样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要我们这些作家冷静思考,垂先示范。让我们的笔下绽放出生活的芳香,让我们笔下的文字给人以启迪和哲理,照亮人们前行的路。讴歌真善美,鞭笞假丑恶,让文字呐喊,喊出生活的色彩。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古圣先贤遗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我们作为一名作家更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做祖国文化的传承者,让悠久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世代传承。回首江山之路,一路辛勤,一路收获。我在江山文学菊韵社团这个墨香四溢的大家庭里,足不出户学会了很多宝贵的创作经验,拜读了老师们多篇精彩的文章,开阔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净化了我的灵魂。我收获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友谊;收获了付出后的欣慰。我虽是一介布衣,才疏学浅,但我爱菊韵这个家,我的精神世界离不开这个温馨的家。我嗅惯了墨香,看惯了水墨丹青的流光溢彩,我喜欢徜徉在菊韵的家园里,吮吸这里的芳香,直到永远。 收到远近老师要采访我的消息,没有多少兴奋,因为我很平庸,没有采访的价值,尤其是面对才华横溢的远近提问,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究其原因,我乃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没有经纶纵横的躯体自然忐忑。收到采访通知,我很纠结,接受采访,受之有愧;拒绝采访,有失礼节。多年的写作让我悟出一个自诩的道理: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会不知疲惫;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会坚持下去。菊韵,为了你的明天更加美丽,退休在即的我,还要加把劲!
远近:陆老师,您一定非常喜欢读书吧,对于书籍的看法,您一定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您认为买书读好,还是借书读好? 陆鸿禧:【买书的习惯】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却不是这样,在我的卧室里,书柜里塞得满满的,写字台上也成了露天书架,床头柜上、客厅沙发的靠背上、茶几的下层,到处都是书籍,有些打包后存放在地下室里。我从年轻时就喜欢买书,那时我因工作经常出差 去外地,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闲暇时逛书店,遛地摊,发现有自己喜欢的书就买回来 ,不但喜欢买文学与写作类的书籍,还喜欢买生活类与科普类的书籍,有时还会买上几本医学书籍,法律书籍更是我的最爱。那会儿出差买的书大多都来自地摊。 那时工资很低,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拮据的经济条件丝毫动摇不了我买书的习惯。那时两个孩子还小,每次出差回来都忘记了给她们姐弟俩买吃的,背包里总会有新书跟我一起归来。时间久了,两个孩子的抱怨也没了。那时我面对孩子的渴求,心里也很惭愧,可是习惯成自然,买书的习惯至今未改。 我的家里有很多书籍都是作者免费送我的,少部分是出资购买的,为了支持作者友情购买。 【读书的习惯】 我喜欢读韩愈、王安石、鲁迅、朱自清、余秋里、郁达夫、沈从文、余光中、贾平凹等作家的散文,家中收藏了很多朋友散文作品。 我有个习惯,睡不着的时候,身边不能没有书。近些年,手机帮了大忙,出门在外,手机代替了书籍。一机在手,精神富有,手机解决了书籍问题。 如今年龄大了,健康欠佳了,变得越来越懒惰了。其实人只有学到老,才会活到老。开卷有益,读书是猎取知识的唯一捷径。读书是一项有氧运动,身心受益,还会影响身边的人,传播正能量。要退休了,不能懈怠,“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坚持读书,责无旁贷!
远近:现在是信息社会,大量的网络文学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它有快捷方便的特点,但也有良莠不齐的弊病。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陆鸿禧:【谈点关于网络文学的民间看法】聆听 在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当今社会,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快节奏的经济社会,电子书、微刊、网络文学成为了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快捷之路。手机时代,智能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阅读属于其中一项,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出差旅行,再也不用携带纸板书籍了。手机上网,可以阅读各种书籍和信息。 如今的文学网站星罗棋布,遍布网海,鱼龙混杂。经常听到有的人说,网络文章质量不高。这样的评价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也见过很多网络文章,词不达意,没有可读性。甚至错字连篇。江山文学作为国内一家规模较大的文学网站,有一整套管理体系,尽管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办的还是比较不错的。本人经常在江山文学上发稿,有多篇作品都被纸刊采用了。其中有五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做了卷首语。 由此可见,江山文学在精品评选上把关还是比较严的。评精标准还是规范合理的。 在我身边的人对江山文学评价还是很高的。有的人是我引荐进江山文学的,江山笔耕几载,如今在地方已小有名气了。 现在有一些网站在不告之作者本人的情况下,就把发在江山文学网上的散文转载了。本人的多篇江山文学稿出现在其他网站。网上一搜我的名字。就会搜出很多篇。但是作者依旧是我本人,内容一字不差。这说明很多网站在间接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华文化。这样的行为无伤大雅,可以提倡。 但有的网站就不是这样了,虽然作者署名依旧,但文章中因为重新打印,面目全非了,我投诉过多次,近年此类现象几乎绝迹了,网络文化市场整顿见效了。看到文化网络日趋安全倍感欣慰,可以放心笔耕了。 其他网站能转载江山文学菊韵社团作者的文章,说明菊韵前途无量。
远近:在写作中,您有哪些困扰? 陆鸿禧:【谈点写作困惑】 现在的文学网站无论大小,都要求原创首发。其目的显而易见,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就像新闻一样,首发是新闻,再发就是故事。也有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就是故事的嫌疑。 电子版的微刊要求原创首发,极大地损害了原创作者的经济利益。如今纸刊的稿酬非常高。纸刊更是强调原创首发。本人有一篇小说投给了一家比较有影响的小说大刊。被采稿了。后来稿费被追回了。理由是非原创首发,作品有经过编辑修改的嫌疑。我哭笑不得!我发在各文学网站的稿子可以说经过编辑改动的几率微乎其微。可是纸刊通过搜索给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由此可见,人们对网络文章的质量持有偏见,对网络作者的能力以偏概全。网络文学的门槛低并不等于没有优秀的写手!我希望文学网站开绿灯,不再强调原创首发。给作者一点发展空间。
远近:网络文学,编辑很多,也很辛苦,他们都是没有报酬的,尤其是江山网,每发表一篇文章,都有编辑审核,写出编者按,点评,对文章做提纲挈领的点拨。这是深受作者和读者欢迎的一项措施。但是编者按的写作水平也因人而异,高低不平,您对编按的感受如何?对编辑有什么要求和建议? 陆鸿禧:【跟编辑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网络文学的编辑非常辛苦,没有报酬,完全是奉献,精神可嘉!但是编辑老师应该努力提高编按水平。一篇好的文章如同一匹千里马,编按就是伯乐。一篇好的编按能提高文章的分量。能激发读者的兴趣,读者在文海遨游,编按就是航标和灯塔,引领读者快速准确理清文章脉络,读懂读透,从中受益。编辑要对作者负责,对作品负责,对读者负责,对网站负责,对社团负责。经常看到有些编按文不对题,不知编辑老师是喝多了还是睡着了,面对风马牛不相及的编按,自尊心严重受挫。写作的积极性一落千丈。 我想作为一名编辑,首先要仔细阅读作品,咀嚼文意,领会思想,抓住文章之魂,根据体裁,使用恰到好处的术语,从文章写作的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做精准的剖析,褒贬客观,对作者是一个促进,对读者是一个迷津指点。不要一味地捧。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不是编辑捧出来的。作为一名栏目编辑,要懂得文体知识。比如编辑小说,要懂得“主题思想”。要知道小说体裁的四大要素“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还要懂得小说体裁的详细分类。书信体小说、章回体小说、笔记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按篇幅长短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小小说、微型小说、袖珍小说、闪小说等以及小说的“引子”、“后记”……这些文体知识是必须要牢牢把握的。用专业的知识去做编按,会发现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作品只有精品没有绝品,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经常看到有些小说编按,通篇没有一句专业知识。甚至没有一点悬念的小说也给了一大堆阿谀逢迎的赞美。我要说这样的赞美在行家眼里是令人作呕的语言,不说还好,就像垃圾,眼不见心不烦。 我衷心希望网络文学的编辑老师们做编按时辛苦一点,加细一点,编按关乎到社团作者的走向,决定着社团发展的命运。
远近:江山文学网站有很多社团,创作都是在社团里进行的。您对社团活动有什么看法? 陆鸿禧:【谈点团队精神】 文人相轻是自古以来的通病,哪里也没例外。如何变得文人相重?是值得我们每个作家深思的问题。尤其是表现在一个社团里,团队精神尤为重要,团队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合作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单枪匹马难创业;孤雁单飞难成行……阐释的都是团队精神。团结才是团队,文学社团如同一个作战部队,要想打硬仗,打胜仗,就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只有如此才能百战百胜。否则就会屡战屡败。 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四面八方云集社团,大家是生活中的陌生人,团队里的一家人。彼此的了解都是表面现象,每个人都是一个血肉之躯,情感丰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遇到问题都会各抒己见,网络沟通非同生活中的交流,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歧义,发生争执,产生矛盾。“矛盾斗争妥协”是人类发展不变的定义。彼此间一定要宽容大度,不要因为几句话就舌战不休。网络是虚拟的,矛盾的双方却是现实的。妥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大度,是高尚的行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经常跟一些文友说,能在一个群里搞写作是天赐缘分,因为我们今生有缘才走到一起,缘来惜缘,方能天长地久。一个作家要有弥勒佛的大肚与笑口。一个心胸博大的人才会写出大气磅礴的文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的博大情怀里才有如此震撼的想象。 岁月匆匆,人生苦短。我们都是喜欢写作的人,无论你有多少作品发表,无论你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迎来多少殊荣桂冠,顶多我们也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们都是红尘的过客,没必要恩恩怨怨。生活难免磕磕碰碰,不要因为自己的小格局而毁了自己的英名。 我经常潜水静听群里声音。不冒泡的原因就是本人性格耿直,语言缺少细腻温婉,避免与人擦枪走火,故藏身水下,偷偷学艺,久而久之,丧失了语言的表达功能,无奈之举,继续潜水。直到人间和睦无争吵,文人墨客无冷言,我就会露出水面与君相拥。菊韵社团是一个团结的团队,叶雨社长是一个有能力的掌舵人,相信叶社有能力把菊韵这艘大船开到文海的彼岸,那里有墨客的远方和诗。
远近:在新时期,您认为作为一名作家,有哪些责任? 陆鸿禧:【作家的责任】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岿然耸立。”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首先要站在文化阵地的前沿,敢于担当。牢记初心,不辱使命。竭尽全力,用最新最美的文字讴歌祖国的发展变化,弘扬正能量,让文学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让文学不断丰盈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生命质量。让文字变成洗洁剂,洗濯心灵上的污浊,净化心灵。让文字生成一种动力,激励人们奔向阳光的地方。作为一名作家,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明确写作方向,不让文字污染社会环境,抵制不良风气,扬善除恶,用文字的艺术之美创造生活的内在美,营造出温馨祥和的社会氛围,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尽一份绵薄之力。文人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能量犹如雄伟的珠穆朗玛峰,寸土累积成为世界屋脊。正能量犹如黄河,汇聚滴水成为中华民族母亲河。 我们作为一名普通作家,要从点滴做起,尽力而为才无愧于我们笔下的每一个字符。
远近:陆老师,请您谈谈您的创作经历和过程好么?也给我们这些爱好文学的人一个学习的机会。 陆鸿禧:【浅谈我写散文的过程】 我喜欢写小说、散文、诗歌。这三种体裁中擅长写散文,尤其是游记类的散文。 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每到一处,我都想把映入我眼帘的美景形成文字,保留下来。 写过多篇游记,有些篇还被江山评为精品,有的还在一些纸刊文学上发表了,文章受到读者的厚赞。例如我去重庆旅游过大年归来,写了多篇散文,记得《巴渝之旅第一天》《巴渝之旅第二天》均获江山精品殊荣。这两篇游记体散文,着重写人和事,第一篇重点在委婉赞美外孙田洋的能力,讴歌和谐的家庭,再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方人也在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旅游过年是一种时尚,也是国富民强的结果。这些都需要读者读后去感悟,不必文中直白。第二篇,重点警醒人们,懂得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缅怀先烈,爱党爱国爱人民。这些同样需要读者去感悟。有些没被江山评为精品,却被纸刊文学采用,如《走不出记忆的填坑地缝》,去野三坡旅游归来写的《再也无法忘掉你的容颜》曾被呼市一家旅行社印发到宣传册上,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因为写了多篇这类文章,我不举过多的例子,只就如何写好游记类散文谈点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如何避免把游记写成流水账?怎样才能让读者跟着文字一起旅游,既有身临其境般的精神享受,又能从中受到启迪和思想教育?这是游记写作的两大障碍,是写作者的拦路虎。 我写游记,首先,遴选素材,从所见所闻所感中提炼出重点,打好腹稿,安排好景点出场顺序。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不对时间做数字化的交代,找准切入点,把笔墨重点放在景物的描写中,采用顺序、倒序、插叙、补叙的方式介绍美景。当然语言一定要精炼,对描写的景物一定是自己的观察所得,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才能让读者耳目一新。比如《走不出记忆的天坑地缝》一文被当地的“剑梅鲁北文学原创平台”制作成有声文学播出后,从留评中获悉,读者、听众特别喜欢描写景物的语句。因为这些描写景物的语言文字干净利落、形象生动、新颖别致、钟灵毓秀。只有写到这种程度,才能使读者一字不漏地读到结束,大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读者读完了这篇游记体散文,天坑地缝再也走不出他(她)的记忆,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文章才算写成功了。读者会从写作手法,材料处理的艺术性、语言风格的独特魅力、潜移默化中对读者进行了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教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散文,需要作者有扎实的驾驭文字能力,还要储备丰厚的文化知识,一个知识浅薄的人写出来的游记体散文一定是粗茶淡饭,食之无味。知识的匮乏必然导致文章没有深度、宽度、力度。 其次,散文的结构必须灵活,一定要凸显散文“形散神凝”的灵动性,文章要写得语言似瀑布般流畅, 还要不乏大气恢宏。同时要恰到好处地委婉抒情,万万不可直白。要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我通常都是把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不做直白赞美。因为“人不直无人敬;文不曲无人读。”写文章和做人本同一理,要遵循原则。一篇游记会涉及到很多景点,如何抓住重点,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所在。我在这个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处理办法,那就是文章不落游记俗套,短平快地切入重点。写作实践验证了我的方法可取。难怪有文友说我“开辟了游记写作的先河。” 无论是哪类散文,结尾都非常重要。很多作者写散文都不会处理结尾。 一篇能走进读者心灵深处的散文, 结尾必须干净利落。就像农夫编筐子一样,不会拧沿。结果本来是编筐编篓养活七八口的手艺,只因为不会拧沿饿死一半。散文的结尾处理不妥,就是农夫编筐的缩影。结尾一定要给读者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历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权利。切不可虎头蛇尾,更可怕的是直白文意。过去很多人受杨朔《荔枝蜜》的影响,结尾牵强附会,让人扫兴弃卷。这也是文风问题。 我也喜欢写一下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散文。《冬阳童年影子》是一篇精品散文,被《扎鲁特教育》期刊连载了。这篇散文用了1万3千多字,记录了我童年亲历的15件事。通过我的经历,让读者了解那场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给国家、人民、特别是教育带来的巨大灾难。我在文中没有一句怨恨的语言,写的都是真实的故事,读者会从这些故事中得出公正的评价,那场运动对与错,时间已经给了答案。记得这是我首发江山文学的稿子,可以说是我在江山文学的处女作。编按是叶雨社长写的,编按分析透彻,语言凝炼,紧扣主题,让文字锦上添花,递增了文章的力度。 还喜欢写报告文学。《文海扬帆人》是一篇精品文章。江山文学发表后,被当地一家微刊二次采用了。文中的主人公王宝义老师,是一个肝脏整体移植的人。退休后一直笔耕不辍 ,是一份纸刊的总编。至今还在为发展草原文化奋斗不止。因为是报告文学,文中只有人物事迹介绍,与病魔作斗争的经过,没有一句直白的颂扬,读者却能读后潸然泪下,被王宝义老师的精神所感动,这就是好的文章让文字发声,而不是作者说话! 《8-18文学采风纪实》也是一篇字数较多的报告文学体文稿,文中详细地记录了《扎鲁特文学》编辑部组织的一次大型的作家、作者文学采风活动,首发江山文学网,后被纸刊采用。文中写了多件事,每件事都能抓住重点,主次分明。语言风格独特,景物描写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也写过一些抒情散文,《九月,北疆秋之歌》受到当地新闻媒体人士的高度肯定,被一个有声文学平台采用。
远近:谢谢陆老师毫无保留的介绍创作经验,采访您,使我受益匪浅,希望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能够继续为江山,为菊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彩文章。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陆鸿禧:远近老师,很抱歉,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加之写过的散文篇数较多,做不到深层次的阐述,只能不知所云地谈点个人看法,一定是缺点多多,敬请远近老师给予谅解!感谢您的采访,祝您创作愉快!退休后的生活更精彩!
记者手记
其实,陆鸿禧老师比我们还早就来到了菊韵,在叶雨社长亲自教授下学会了投稿、排版,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江山网频频投稿,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文章。陆鸿禧是一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资深作家,很早就在纸刊上发表过作品,同时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在菊韵群里经常潜水聆听,很少冒泡。爱读书,爱创作,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是当地作家协会会员,喜欢写散文、小说、诗歌,还曾写过报告文学,经常在家乡期刊《扎鲁特文学》上发表文章,投出很多有价值的稿子。有明确的写作目标和方向计划,是一位比较理性的作家。对于编辑审核,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身体不舒服,在采访时,还进行了眼睛手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所做的唯有坚持完善与不舍。
编后记
这是我们2020年第四季度第一篇访谈,安排远近记者打头阵,给我们交了一篇高质量的访谈稿。作为资深作家,陆鸿禧老师对作者的素质、文章的艺术性、思想性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期望。作为老师,陆鸿禧老师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文字,都结合自己的创作弘经历和作品,以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引导。作为社团的主力,陆鸿禧老师又从网文的角度对其水平、责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编辑的素质及编者按的要求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又是比较直接的,在这直接中又包含着深厚的热情。从这篇访谈看,陆鸿禧老师不仅是位有才华的作家,更是一位有原则的作家,也是一位有个性的作家。愿陆鸿禧老师能够创作出更多精品,也为菊韵贡献更大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