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
【江山夜校赏析】2022年第6讲:散文《午后的布兰卡》赏析2022-09-17 15:32:11
摆渡物语-江山社团
绝品散文《午后的布兰卡》
https://www.vsread.com/article-958021.html
主持:优雅如枫简介:笔名优雅如枫, 1973年12月生,内蒙古人,一直在房管局工作,喜欢跑步和读书,让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喜欢用灵性的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作者:沙漠孤月清,江山夜校校长,摆渡社团社长,自画像:读书不求甚解,交友不分你我,喝酒千杯不醉,著文昼夜不舍。
个人文集:https://www.vsread.com/space/myspace-89704.html 主评:梅楚酒,云南昭通人,高中语文教师。平生醉心古典文化,喜爱踏雪寻梅,愿铺地为桥,隐于烟雨青山;愿栽雪种字,匿于古籍诗词。 副评:别似幽居人,70后,公务员。行走和阅读,思考与写作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羽双翼,足以抚慰案牍之劳形,给梦想插上翅膀。在摆渡物语,在文学的巨流河,愿如虔诚的孩子,希望能捡拾到一两片美丽的贝壳。 副评:木语杉言,摆渡社团常务社长,70后,写作爱好者。现就职于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车间综合管理工作。因为写作结缘江山摆渡,并在江山摆渡里学习成长。
大家好! 我是摆渡社团社长优雅如枫。下面,我们借用江山夜校这篇这块平台,开展一次文学赏析活动。 摆渡社团沙漠孤月清老师撰写的散文《午后的布兰卡》,在摆渡发表,后又以《从午后到黄昏》为题,发表在国内专业文学期刊《散文百家》2022年第七期上,近日,又被评为江山绝品文章。今天,我们就组织摆渡社团全体成员对这篇作品进行赏析。 散文《午后的布兰卡》,以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大胆的创新,深邃的思想,低沉的情感,沉郁的笔法,向读者讲述一个午后作者思想的游弋,意识的流动,以及一部电影的脉络,一个女孩的追求,让我们沉浸在一种情感的和思想的波折之中,领略生命的诡谲,与作者一起在浅浅的哀伤中去寻觅生命的本原,探索生命的本质,追求生命的意义。同时,也了解作者在文学上大胆创新,积极吸纳西方现代主义创作表现元素,让散文像小说一样,更加灵动、含蓄、精美。 下面,赏析开始,首先发言的是: 1、 作者沙漠孤月清老师:
一、哲学基调 我多少算是一个沉郁的人,常常没有笑容。有些确实可以发笑的时候,我也会笑,但笑得勉强,也会很难看,像挤压出来一堆皱褶而已,完全是面部表皮一种机械的运动。而且,我笑的很短暂,在别人的唇角还余味未尽地咧着的时候,我的笑已经灭失了,像一大片乌云中偶尔透露的一道月光,稍纵即逝。这在于,我始终觉得,笑是一种愚蠢的举动,也是一种理性的盲目,所以我在笑过之后,总要感到空虚。但我并不反对笑,我喜欢的笑,是那种浅淡而含蓄的。譬如,微微咧开嘴,稍稍露出一点牙齿,这是男人的版本;至于女人,要笑得轻盈,唇角要拉伸一些。总之,不要大笑,不要把笑表现在嘴巴张开和牙齿的暴露程度上,而要挂在唇角。也就是说,笑要有些意境,有中国古人写意的意境。 不善笑的人,大抵上应该是不够快乐的人。我就总觉得自己不够快乐,譬如,我总想沉下心来写点什么,却又总是被冗事烦扰;我总想和某一个人说说话,可这个人已经不在了;我总想追求某种东西,而且得到了,可得到那一瞬间,我却沮丧和迷惘,因为我失去了继续追求的目标、方向。由此,我的笑也总是忧郁的。像一朵不合时宜的花,开在不合时宜的季节里,无法尽情绽放,花瓣忐忑地抖着,藏着警惕。 或许,有人说,这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这话一半对了,另一半错了。对的一半在于,我的人生底色确实布着一层哀伤的色调,总觉得一切都如此,一切都无所谓,一切都是空。错的一半在于,正因为一切皆空,那么,才激励我去创造,从某种虚拟中得到真实,从平庸中得到伟大,从痛苦中得到慰藉。所以,我是“痛并快乐”着的人。换而言之,我在哀伤和痛苦的海洋中,打捞波光粼粼,尽管归来时,我的渔网空空如也,但我如获至宝,湿漉漉甲板就是我的酬劳。像《老人与海》中的老渔民圣地亚哥,总在一无所获中快乐。 从哲学的角度说,我喜欢叔本华,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但我更追崇尼采,就在于后者在悲观主义的黑色思想土壤里,种植了一片乐观主义的向阳花,让一直抑郁的的悲观情绪,也开出快乐之花。 这种痛苦与快乐,也表现为人类对自我的困惑以及不懈的探索和追求。布兰卡购买妈妈和“我”怀恋母亲等等,都在隐喻,人类一直困惑着,一直在探寻生命的本质,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 把痛苦与快乐融合在一起,把颓废与亢奋贯穿起来,这就是尼采哲学,也是我这篇散文的哲学基础。
二、猫的文学意义 写作这篇文字时,刚从家乡搬到海滨城市,心情总有些郁闷,似乎还不太适应这种孤独而悠闲的生活,而且,也依旧沉浸在父母相继亡故的哀伤之中。除了打字,每天枯坐在洋房四楼宽大的窗扇内,随着阳光的挪移,注视街道、山峦、轻轨架桥和来往的车辆,从日出到日落。 陪伴我的是三只美短品种的猫。它们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母亲很美,气质高雅,毛发花纹黑白相间,俏丽的脸庞,粉色的鼻尖显示出高贵的品质。父亲毛发偏于褐色,有着强壮肥硕的身体,总是阴沉着脸。儿子体魄也格外壮硕,继承了母亲的端庄和父亲的身材,但比父亲更为英俊。它头骨更大,两腮宽阔,整个头型呈一个横置的矩形,颇为彪悍豪气。让父亲瘦削的下颌,显得有些俗气和刻薄。母亲叫“米花”(大概是取其精致之意吧),父亲叫“鸡腿”(它侧卧的时候,像一根肥大的鸡腿),儿子叫“小老大”(米花产崽四只,他是老大),名字都是我女儿取的,雅俗兼具。 我不太喜欢猫,并非出于人们常常把猫喻为“奸臣”的文学描述和善恶标准,在我看来,动物无所谓善恶,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善恶观把好坏强加给动物的。其实我讨厌的是猫的冷漠。这表现在它的形体上,就是那双眼睛,每每看到那对闪烁着锐利光芒的十字架般的眸子,我就不寒而栗,总感觉有一组箭镞飕飕朝我射来。还在于,它们用一种谄媚换取食物的生存方式,只要不饿肚子,它们从来不理会我,仿佛它们才是这座房子的主人,仿佛我是他们的仆人,在它们饿的时候,及时把食物摆在餐桌上。这与犬类不同,狗狗总是喜欢与人交流沟通,它们比人更害怕孤独,这种彼此的孤独感,让犬类可以和人类更亲切地接触,甚至,可以跨越物种界限,人把狗看成人,狗把人看成狗,总是处于一种趋同的美妙进程中。而且,狗的眼眸从不冷漠,或许,它的遗传基因中压根就没有冷漠这个单元。它的眸子总是脉脉含情,把尽量多的视线落在你的身上,像关注孩子一样关注着你,让你始终有一种被抚摩的亲切感觉。 所以,我只养狗,不养猫。 我的散文里出现这三只真实的猫,在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我总是感觉处于一种与城市和他人隔绝的状态,所以我一直孤独着,像一只迷路的蚂蚁,盲目地在陌生的地面上逡巡,四处寻觅自己的归途。我独往独来,不与他人交谈——其实我渴望交谈,哪怕是与一位耳聋眼花的老者聊那么几句毫无意义的话,也会让我快乐一天——一切都与我擦身而过,像一阵风,吹过就吹过了,没必要挽留,也留不住。我们的身体存在于这个世界,而思想却是隔绝于世界的。换而言之,孤独的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我们的心灵。孤独的时候,灵与肉是分离状态。一切都在身边发生,一切又都远离灵魂。这些猫与我共同存在于一个空间,但仅仅是一种空间的分享,或者身体的接触,而在精神层面,没有任何情感与思想的交流,这就让我的孤独感、忧郁感更加浓重,表达出生命世界的冷漠。所以我写到: 一只猫也躺在沙发上,不过,是它们自己的沙发。那是一个对它们来说足够宽大的小沙发,有着典雅的欧式造型,放在距离我三米远的阳台上,一只猫兀自横卧上面,让阳光摩挲黑白相间的毛发。电视机的声音,让它眨了眨眼睛,有些不悦地瞥了我一眼,扭过头去。 再如: 虽然我们同处于一个世界,但都兀自活在世界的一个角落,从不会相互干涉。它活它的,我活我的。所以,它不理我,我不理它,并不涉及教养与礼数,只是出于没有必要。 其二,三只猫,也是一个家庭,一个有父母,有子女的完整家庭。尽管它们属于另一种生命形态,但作为生命组织形式,还是与人类有着某种相同之处。譬如: 我用一支汤匙敲打罐头盒,发出笃笃的声音。它们迅速围拢过来,父亲是从高高的宠物阁楼上跃下来的,像一道灰色的烟雾飘到三个陶瓷食罐前;母亲永远是矜持的,扭着腰姿从玄关处探出美丽的头颅。 而我,则是一个老年孤儿,父母双亡,,难免羡慕甚至嫉妒猫的完整的家庭,也难免从它们的家庭结构中发现异同,从中感喟人类家庭观念中的某些美德或者陋习,为顽固的男权主义感到沮丧,为女性的宽容和隐忍美德叹息。写到: 这让我想起旧东北的习俗,母亲和女人总是在家里男人上桌后,才开始觅个角落吃饭。尤其是家里来了客人,女人从不上桌,有时孩子也没有资格在餐桌上就座。客厅与厨房属于两个世界,那时我和弟弟便从门缝里仇恨地盯着餐桌,灶台,就成为母亲悄悄塞给我们一些好吃东西的地方。我不明白,这个规矩始于何时何地,或者有什么特殊寓意,只是把它当做一种母性的美德,甚至,当成一种爱。 所以,猫,应该是一个意象,一个孤立、怪癖、冷漠、颓废的组合,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有另一层蕴含,就是对人类家庭的隐喻,进一步表达我对亲情的渴望,对母亲的怀恋,以及对母性的赞美。
三、电影故事的隐喻 那日下午,我确实在家里观看电视电影频道播放的电影《布兰卡和弹吉他的人》。 我打开电视的时候,已经开始播放了一会儿,所以我并没有看到片头,也不知道片名,只是看了一段之后,才在电视的字幕提示下知道了片名。我是从布兰卡在广场听吉他的一个贵妇人的包里偷了钱那个镜头开始观看的,我喜欢听吉他的声音,就看了下去,结果被吸引和感动了。 电影故事的梗概是:十几岁的拉美裔流浪女孩布兰卡,帮助老迈的盲人、流浪吉他手米特在广场那个演出时收钱,趁机偷了一大笔钱,她看到别的女孩都有母亲,就打印了一沓广告四处张贴,内容是:布兰卡出三万比索,买一个妈妈。她随着米特给一家咖啡厅演唱,有了地方住,但遭到了偷钱的诬陷,被赶出咖啡厅,重新住在广场的长椅下,另一个流浪男孩也在觊觎布兰卡的钱。一个女人贩子把布兰卡骗到了妓院卖掉,布兰卡跑了出来,米特便把她送进孤儿院,希望她安全,同时也有机会被社会名媛领养。布兰卡却想念米特,半夜从孤儿院跑出来,在黎明时走进广场,米特眼睛一亮,仿佛能看到布兰卡站在阳光中。 电影始终响着吉他声,确定了电影的基调:忧郁、哀伤,以及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对生命本质的追索。 这个基调,恰好与那时我的心境相吻合,不仅旁衬了我的孤独感、失落感,也带来了追求生命本原,追求亲情,追求快乐的生命意义。而且,布兰卡的懵懂举动恰恰是人类自我困惑的缩影,很直率地提出:我是谁,我从那里来,我往那里去的哲学终极命题。 布兰卡纯真而又执着地渴望母爱,甚至出钱购买母亲,这个奇妙的艺术情节,与我失去母亲的缺憾,异曲同工,都把心灵情感的指向对准了寻觅母爱这个话题。购买妈妈,是一个大胆而美妙的构想,也仅仅能够出于一个流浪女孩,一个追求生活的勇敢女孩的思想,看似幼稚可笑,却又真实残酷,让人想在笑中哭出来,抑或,在哭中笑出来。 我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已然不可能,她渴望购买一个母亲的心愿也破灭了,这两个不同走向的情节,最终都落到母亲这个美妙而神秘的题旨里,表达出人类对母爱的依恋和呼唤。 电影最后的镜头很美,朝阳中,树影斑驳,小广场的木椅上米特孤独地弹琴,他突然回过头来,失明的眼睛里出现了布兰卡,而真正的布兰卡,也确实正站在树影里朝他笑呢。这个意象很重要,以一种心灵感应隐喻米特不再孤独了,布兰卡也觅到了母爱。两个陌生的灵魂在冷漠的世界可以抱团取暖了。这时,母爱被放大了,成为一种人类普适的爱。 所以,写到这里,我停笔了。我的尾句是:布兰卡不再需要购置一个妈妈了。
四、意识流、碎片化与蒙太奇 如果说,以上三点侧重谈的是这篇散文的思想性,那么,下面似乎就应该是关于艺术方面的探索。 当前,传统文学主义仍然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而现代主义文学理念也很强劲,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交织在文坛。当然,传统文学依然占有优势,成为文学普遍方式。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两者的区别,对于我们开展文学创作,坚持文学传统,吸纳先进的文学理念大有裨益。 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指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西方的主流文学。现代派文学是一种表现自我主观的文学,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表象,而主观意识才是本质的、真实的。各种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都重在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所谓表现“现代意识”,实际是表现非理性的直觉,他们以为“直觉就是艺术”。现代派文学表现的是本能、变态心理、疯狂、梦幻、潜意识。在技巧上爱用意识流的手法。象征主义诗、超现实主义诗都是诗人的意识流表现。各流派的小说不是主人公的意识流就是叙述人的意识流。现代派文学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把直觉与幻觉、回忆与印象、梦境与现实交错混合、用“心理时间”打破空间的时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现代派呈现出非常复杂和变化多端的状态,是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对象。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当然,我们的态度是,简单化的盲目的否定现代派文学的一切是错误的;吹捧、模仿西方现代派文学,甚至以为我国文学的现代化就应该“现代派化”更是错误的。应该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 这篇散文,就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适当吸纳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元素,譬如意识流、叙事碎片化,跳跃化,蒙太奇式的镜头切换等。也可以说是一种创作上的探索吧。 其实,这篇散文就是一次思想的历程,意识的涌动。譬如,整篇散文以“我”的思考为主线索,沿着时间的顺序(阳光挪移)展开,带有意识流的迹象,所以,在文学期刊《散文百家》采用这篇稿时,我改了题目,叫《从午后到黄昏》,就是要通过这种动态,暗示意识流的特点。 另外,叙事采用两条线索并行的方式,一边是我的心理活动,另一边是电影剧情的发展,意识在两个事件之间跳跃往来,这是借鉴了电影艺术蒙太奇表现方式,不断切换镜头,推动心理活动展开,情节发展,而且,两个事件之间表面看似乎并无逻辑联系,一个是虚拟,一个是现实,一个在眼前,一个在美洲,空间时间跨度很大,但在内质上存在同一性,都表现孤独,都在寻觅亲情和母爱。所以,这种变幻跳跃,就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调动读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产生阅读意趣,进而逐步加深理解主题。 还有,散文中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固定的人物,唯一完整的,只是“我”的心理流程。所以就随着意识流动,随意性涉及到流动的车流、懒散的猫、老东北的吃饭旧俗等等故事碎片,把这些碎片嵌合起来,就表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或者意象来,那就是:孤独、茫然、惆怅和追寻。譬如: 那辆乳白色的本田轿车,就开得很谨慎,腼腆,像穿着高跟鞋走路的女人,始终保持着一种匀速的矜持。我猜,放在方向盘上的手,一定是精巧而润泽的,或许,还涂着红色抑或粉色的指甲。但无论她现在的表情是愉悦还是沮丧,心底却是茫然的。如同一群森林里的鸟儿,在林子里飞来飞去,翅膀总是匆忙而迟疑的。 再如: 太阳向西滑去,像一只百无聊赖的球,沿着宇宙的斜坡慢慢滚动; 山,终于把太阳拽了下去,只留下一缕挣扎的光。 再如: 我揿亮了吊灯,尽管天并未黑透。从小,我就恐惧大片的黑,猫一样的黑,无边无际的黑,没深没浅的黑。只要一接触到黑,我就蜷缩到一个角落里觳觫,随便用什么东西把自己遮掩起来,哪怕只遮掩住眼睛。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对黑的恐惧,如果有,那就只能是母亲的怀抱。 再如: 暮霭总是诡秘的,常常藏匿着不测。记得,柏拉图就在一个夜里离开这个世界。那天,他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宴会,坐在花园的暮色中冥思,也许,在回味他的《理想国》。因为,当人们发现这位老人时,他脸庞的皱褶上泊着一片明媚而慈祥的月光,弥散着哲学睿智的光晕。那样静静坐着离开,对于一个思想者来说,无疑,也是一种美妙的终结。可那毕竟是一种孤独,灵魂的孤独,追索的孤独。他眼眸中飘出的最后一缕目光,似乎还在宇宙中寻觅。 最后,结尾也就是故事的结束,亦即意识流的终止。我用了“电影结束,我的思想似乎也该歇歇了”一句来标注,也是对意识流的强调。 尾句:“布兰卡不再需要购置一个妈妈了”,是这篇散文的主题所在,而且,可以从更深一步的角度来理解。 这句话我想要表述的是:夜晚,从孤儿院逃出的那一刻,小布兰卡就意识到了:她不需要购置一个妈妈了。米特在布兰卡心目中已经具备了母亲的慈爱,更重要的是,母爱不再是一个仅限于女性的专属用语,它得到了拓展,换而言之,真正的母爱,真正的大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依为命,超越了性别的狭隘,民族的界限,年龄的跨度,是一种陌生生命之间的融合,它比母爱还要弘大宽厚。再深入一层说,我们不仅仅在寻觅母爱,更是在寻求人类本原,生命的本质,具有了人类意义上的普适意义。 这就是这段意识流的终极思考。
五、情感色彩 这篇散文的情感总基调,很显然是沉郁的,始终带着淡淡的忧伤。 前面说过,基于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这篇散文注定流溢着忧郁哀伤的情愫。从开篇,“我离开黑色的键盘”开始,那个“黑色”,就注定了行文的沉郁的风格,为全文布下一道忧郁的背景。无论,“我”的视线所及、行为动作、心理活动,还是布兰卡的故事,都带有淡淡的抑郁和哀伤,有时,甚至是痛苦。进而,展示一种人类的、生命的孤独、茫然与落寞。 但我觉得,如果散文始终沉溺于这种低郁的情感之中,那就是失败了。我们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讲述失败,就此颓废沉沦,而是要在痛苦中生存,追求痛苦中的快乐。就像布拉卡在咖啡馆里唱歌一样,把孤独和贫穷当成一种快乐,彰显生命不屈的顽强意志,也就是尼采悲观主义哲学中所倡导的乐观主义精神。 所以,“我”钦佩布兰卡购买妈妈的勇敢和奇思妙想,“布兰卡不再需要购置一个妈妈了”作为结尾,把一直沉郁的情感格调提升起来,让散文的主题跃出深沉的海面,明亮起来,像一轮朝阳,驱散意识中的阴霾,带来生命的希望。那就是,我们注定要失去母爱,但我们不会孤独,还有人类博大的爱拥抱我们。 这样处理,散文似乎就有了一种情感上和思想上的激昂,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并对未来充满期待。仿佛地下泉水默默流动,然后在一处山石的罅隙间,喷涌而出。譬如: 我钦佩拉布兰这个拉美裔的小女孩,敢于异想天开。买一个妈妈,多么奇妙的构思,令我憧憬。 另如: 米特突然一扭头,咧嘴笑了。他仿佛看见阳光从树叶间斑驳而落,一个漂亮小女孩站在广场一角,正冲他笑呢。
综上,是我这篇散文的一些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当然,文学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任何一篇文字都是在文学的路上。从主观上说,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文字美丽精湛,臻于完美。但在客观上,还是常常难以做到。譬如,现在回头看这篇散文,我就有种遗憾,那就是觉得篇幅略有些短,有些可以细腻的环节还略显粗放,只能在将来适当的时候加以补充完善。 同时,由于创作能力和文字水平有限,拙文中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读者来批评指正,提出更为合理的处理意见或修改建议,让我们在这场赏析中,都得到一次文学的提升。 谢谢大家!
2、 下面进行赏析,首先发言的是:主评,摆渡社团副社长:梅楚酒老师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是苏轼送别钱穆父时写的句子,大概意思是: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所以人不应该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这是我想用来形容《午后的布兰卡》的一句话,而也恰恰对应了作品的思想内核。 从第一次读到并编辑到沙漠孤月清老师散文《褶皱如花》时,我就知道,这是一位智者,他年过半百的经历告诉读者,他洞察世事,并且他对人事的捕捉与观察会更加细致,确然,对于思想的拔高也更为重视。
柳暗花明的思想主题 《午后的布兰卡》,作品更注重对思想的拔高。 文章以“我”的视角去捕捉到,布兰卡购置妈妈的行为,正是我们奋力追寻着母爱。流浪女孩靠偷的钱去购置妈妈,荒诞大胆的做法,却折射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因为缺失,因为渴求,所以捕捉,所以寻找。“言为心声”“意在笔先”,散文虽然形散,但神韵和思想不散,所以作者在一个独居空间里,化身成街头流浪的小女孩布兰卡,孤注一掷的追寻母爱。看似滑稽的背后,是作者思想的流动,所以我们清晰明了的知道,电影的主角是布兰卡,主角背后思想驱动的是作者。 而作者呢?一开始是一个思考者,亦或是悲哀者,因为他和她一样,失去了母亲,这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因此,避免不了沉郁悲伤的气息涌动于字里行间,但这绝对不是思想的最终点。陆游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品的思想内核就像这句诗一样,虽然对曾经失去的沉郁悲伤过,但最终也还是会柳暗花明,不过分为往事伤怀。 因此,我更愿意称作者为一个智者。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洞察了布兰卡的内心世界,也即洞察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一群猫的不合群,窥见自己的生活,因为布兰卡的行为,沉缅于对母亲的怀念里。但他在思想传递上是智者。他告诉读者,即使如布兰卡一样流浪,即使如自己一般独居,即使购置妈妈需要偷钱才能实现,这样的穷困潦倒之下,依旧会有善意围绕,因此,短暂的进入某一种低落的情绪,但不可过分沉溺。人生如逆旅,即使在面对强大的亲情问题时,依旧要拿出我亦是行人的气势,豁达面对人生一切困境,这是作者思想的拔高,也是作者人生的对照。 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就在于传递正向能量的价值观。作者虽然在思考时,是沉郁哀伤的,但不代表是沉溺。就像结尾说到的那样,“布兰卡不再需要购置一个妈妈”,因为思想突破了沉郁的底线,所以在结尾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智者,一个如苏轼般的智者,勘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奥秘,看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所以,最后传递给读者的是正能量的追逐母爱,但却不会过分沉溺于过往,沉溺于失去的或得不到的,反而将主题升华到人类的博爱之上,升华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之上,这就是文章主题思想的闪光点。 我们都是人世里最普通的布兰卡,想尽一切办法,都想追逐这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和亲情,但我们或许在最后都活成了盲人米特,虽然眼盲,但以最博爱的精神世界,陪伴着布兰卡,或者说,人世最后的归宿本应是博爱,这不再局限于我们想留住一切和自己相关的感情,而是超脱于自身,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大爱和和善意。
痛并快乐的艺术特色 之所以用痛并快乐来形容艺术特色,是因为作品本质的思想内核,想念母亲是一种痛,但思想超越以后,我们得偿所愿时,应该快乐。 构思缜密,立体精巧 《午后的布兰卡》一文,有及严密的结构,组织有序,剪裁分明,布局完整和谐,组织成了形散神不散的一篇散文,显得随意断续却又巧妙自然。 文章从五个片段来刻画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沉郁却又积极的生活态度,汇集在对亲情的追逐,和对生活的慨叹之下。序幕是事件的起因,作者以日头为时间线索,中午邂逅电影——午后窥见布兰卡歌唱的快活——太阳渐次西悬,布兰卡购置妈妈失败——太阳向西坠落,布兰卡命运转折——天亮了,布兰卡邂逅米特的微笑。一日之光景,是布兰卡几经转折的求爱过程,求的是无私的母爱,是温暖的亲情,是人性的善良。以电影《布兰卡和弹吉他的人》为情感线索,层层递进。 “我打开电视机,不为看什么,只为让屋里有些声音,有些生命迹象。”这是情感的初始,过分的寂静带来了恐惧;布兰卡快活的唱歌,仿佛作者孤独的生活一样,既害怕,又享受;“你是个傻子,懂吗?你办不到的,妈妈不是买来的。”这是幻想的破灭,亦是情感的迸发;米特和布兰卡的分别,被拐卖到妓院的命运,带着作者独有的忧郁气质,迸发而来,布兰卡在命运的最低点依旧未曾放弃对亲情的渴求,这是热烈且执着的,亦如作者在独居生活里的一丝渴求一样,追逐着亲情,追逐着善意。母爱无疑是伟大的,因为母爱,人们可以抵抗诸多恐惧和黑暗,得到心灵的慰藉。所以,作者化身为布兰卡,情感随着她的经历而涌动,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寻找妈妈,寻求母爱,追逐亲情。时间线索、情感线索双线并行,五个场景的描绘,使得文章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写阳光下孤独的自我,也写思考下敏锐的自我,突破一般结构的单一,成就了一篇有思想内核的散文。
打破观念,突破传统 作品通过电影故事情节的隐喻,使得文章呈示出一种隐匿化倾向,通过对西方写作手法的借鉴与融合,使文章呈现兼容并包的姿态。 譬如,作者看完电影《布兰卡与弹吉他的人》后,传统的写作手法似乎要将故事情节再行完整描述以后,才进行散文情感倾向的刻画,但作者通过对电影里一些特殊情节的截取,联系当时在房间里沉郁思考的动作倾向,将片段化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但读者却能读到一个完整的故事。碎片化、意识流、蒙太奇,这样的西方写作手法,同时出现在文章的每一个角落,字里行间穿插,读者需要跟随作者的思绪一层层剥开故事的内涵和核心,但并不担心断续或者故事不完整,因为故事和作者的思想是殊途同归的。而作者擅长于以兼容并包的思想观念去书写,去刻画。因此,文章不仅仅以西方独特的写作手法来呈现,更以中国传统里对亲情的追逐、对母爱的向往融入在其中,这是突破,亦是进步。 再者,作者将“猫”这个意象放进了文章。在传统观念里,猫无外乎捕鼠这一正面形象,其他的都是负面且消极的。而作者对“猫”的引用和提及,打破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猫的厌恶,而是将猫的习性融入到人性之中去考察。因为作者养了米花一家三口,所以对猫的提及,并不显突兀,一家三口的和谐生活,让作者也无端向往这样的三口之家生活。但作者又将猫孤僻且冷漠的性格特点放在自身身上进行论述,这似乎也能对作者独居生活的隐射。 情感浓郁,意境交融 第一人称视角的叙述特色,往往更容易拉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我”和读者均入戏了。“我”在独居公寓里,因为思考,因为某些原因在特定的契机之下与这部电影邂逅,是契机,更是缘分。从“我”对视角里,看见布兰卡执着的追求母爱,哀伤的同时,却又纯真热烈,敢于直面内心世界的追求。从“我”的视线里看到日光和时间的变化,就像电影故事也在随着时间推移而走向不同的命运,也是在“我”的思绪下,和布兰卡同样命运的归宿。 “我”既是《布兰卡和弹吉他的人》这个故事的旁观者,也是布兰卡故事里的寻爱者,“我”是核心,是作者,更是故事的参与者。因为“我”的思考,因为“我”的旁观,更显得布兰卡追寻和购买妈妈的行为看来心酸与哀伤。作者在创作谈中也说到,目前的状态是父母双亡,一人独居,因此对于亲情的描述上,作者更容易从内心世界里向读者展现一个像布兰卡一样的孤儿,但从未放弃对亲情的寻找,对母爱的向往。所以第一人称视角刚好给作者提供了契机,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在思考中,使之不会流俗于表面,也不会过分沉溺在其中,这是意境和语言的构造,使读者仿若有身临其境之感。 关于现代主义创作方式的商榷 这是我对这篇散文的另一个看法。 作品写作手法的碎片化和意识流,肯定是优点,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增强了散文的艺术效果,对于我们从事散文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可能是缺憾。譬如,文章第三部分,作者以很长的篇幅去讲到窗下行驶的车辆,第二和第四部分,以很长的篇幅去描绘了猫这个意象,思想流动之时,这些以作者思想串成的相关意象,似乎与作品主题有关,也似乎无关。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游移出了主题的范畴。而且,从阅读主体——读者的角度看,这种跨度较大的意识流,并不适应具有传统主义阅读习惯的中国读者阅读。换而言之,这种典型西方化的现代主义文学表现方式,具有明显的西方思维、语言特点,其过强的跳跃性,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文学语言环境。 所以,如果读者没有跟上作者的思维,那读者将很难将之与主题产生联想,会在读罢后云里雾里,不解其意。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现代主义文学表现方式更具时代性、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世界的本质和人物内心世界,让文学具有更强的艺术魅力。但在使用中,也要注重与传统文学表现方式的融合,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文学方式。所以,我们在采纳、借鉴的同时,也要谨慎使用。 另外,《布兰卡与弹吉他的人》在每个部分都有描绘,但着墨不多,尤其是布兰卡偷钱购买妈妈这一情节,这是电影故事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作者思想核心最突出的部分,但作者在刻画时,言语简约且冷静,读者阅读时,不易产生共鸣。我觉得,这里应该加大描摹力度,让主题更加凸显,也可以起到震撼读者的作用。 综上,是我对沙漠老师这篇散文的一些分析理解,是我个人的观点,未必精准,也期待与大家商榷。总之,这是一篇别具风格,别有意蕴的散文佳作,有很多创作点、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谢谢大家!
3、 接下来发言的是:副评,摆渡社团总编:别似幽居人老师
《午后的布兰卡》是摆渡社团沙漠孤月清老师的一篇散文佳作,沉郁的基调,带着挥之不去的忧伤。散文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吸纳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写作方式,随着作者意识的流动,回忆与现实交织,电影画面与作者内心的思想独白交替呈现,一种孤独、茫然与追寻的文章主题逐渐清晰起来。 文中反复描述的电影镜头是菲律宾与意大利合拍的影片《布兰卡和弹吉他的人》中的某些片段,而读这篇散文,也仿佛是在某个秋日的午后,啜饮一杯意大利的卡布奇诺。静坐咖啡店的一隅,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下来,从午后到黄昏,光线逐渐幽暗下来。背景音乐是大提琴的伴奏,一如散文作品的叙事风格,宁穆中带着宽广深厚的哀伤,沧桑中透出凝重凄清的祈盼。 仿佛杯中的卡布奇诺,咖啡的颜色是褐色的,像秋天的大地,而泛起的奶油轻盈灵动,像生命的舞蹈。 20世纪初期,意大利人奇布夏发明蒸汽压力咖啡机的同时,也发展出了卡布奇诺咖啡。卡布奇诺是一种特浓咖啡和蒸汽泡沫牛奶相混合的意大利咖啡。此时咖啡的颜色,就象卡布奇诺教会的修士在深褐色的外衣上覆上一条头巾一样,咖啡因此得名。 传统的卡布奇诺咖啡是三分之一浓缩咖啡,三分之一蒸汽牛奶和三分之一泡沫牛奶。特浓咖啡的浓郁口味,配以润滑的奶泡;颇有一些汲精敛露的意味。撒上了肉桂粉的起沫牛奶,混以自下而上的意大利咖啡的香气,新一代咖啡族为此而心动不已。 它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独特魅力,起初闻起来时味道很香,第一口喝下去时,可以感觉到大量奶泡的香甜和酥软,第二口可以真正品尝到咖啡豆原有的苦涩和浓郁,最后当味道停留在口中,你又会觉得多了一份香醇和隽永。 《午后的布兰卡》这篇散文包涵深广,意象丰富,横看成岭侧成峰。正像这杯午后的卡布奇诺一样,除了给予读者视觉、触觉和味觉的美感之外,从中更可以抽绎出作品背后的哲学意义来。 作者实际上提出了哲学上的三个重要问题,而答案或许在散文的作品中,或者在读者的心中。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灵魂的叩问在文章中都可以找到对应。 我是谁?我是母亲的儿子,但我又在60岁时失去母亲,成了一个老年孤儿。其实无论年龄多大,母亲的离去就像带走了我们生命的起源和归依,我们在这世界上成了漂泊的孤儿。这是一种精神的迷失和寻找,正像文中出现的电影,布兰卡要去买一个妈妈,被遗弃的孤儿甚至从未见到过妈妈,不知母亲为何人。即使屡遭打击,布兰卡从未放弃。“布兰卡和米特被赶出了咖啡馆,今晚,他们还要睡在大街旁。一个流浪男孩向布兰卡吼道,你是个傻子,懂吗?你办不到的,妈妈不是买来的。布兰卡有些懵懂。”这种深刻的孤独和寻找,和作者灵魂深处的迷失和茫然是一致的,这就奠定了文章的基调。这是生命的基调,哲学的基调。 我从哪里来?文中对现实生活和生命形态的描述,和电影中布兰卡经历种种艰辛困苦,依然要去买一个妈妈一样,都在探寻我从哪里来这个宏大的生命主题。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拟,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作者和电影中的布兰卡一样,都在反复寻找。无论在茫茫人海,还是苍茫大地,都留下他们焦渴的眼神,孤独的背影。譬如文中写道:“那辆乳白色的本田轿车,就开得很谨慎,腼腆,像穿着高跟鞋走路的女人,始终保持着一种匀速的矜持。我猜,放在方向盘上的手,一定是精巧而润泽的,或许,还涂着红色抑或粉色的指甲。但无论她现在的表情是愉悦还是沮丧,心底却是茫然的。如同一群森林里的鸟儿,在林子里飞来飞去,翅膀总是匆忙而迟疑的。” 这种追寻与探索会伴随人的一生,因此作品总是给人一种漂泊在路上的跋涉感。“这个世界之所以疲惫,就在于人们都忙着去寻觅。它去做什么呢?我蹙着眉头猜。” 我要到哪里去?就象文中描写的那些车辆一样,尽管如林中飞鸟,翅膀总是匆忙而迟疑,但终将会驶向各自的目的地。“我们朝着某个方向走去,往往只是要到那里去,却不知为什么要去。即使我们抵达了目的地,处理完一件事,还是要继续奔波,因为那里并不是我们想要永远滞留的地方。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淹留在哪里,没有人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不停歇地走下去。直到车辆报废,直到那双手再也握不住方向盘,或者,前面没了路。” 如果说生命是一段旅程,那我们都是在孤独中寻找来时的路,或者说生命如逆旅,我亦是归人。作者在追寻的过程中,对哲学的思考和提炼更日臻成熟,作者这样援引哲学上的著名故事来予以阐发诠释:“记得,柏拉图就在一个夜里离开这个世界。那天,他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宴会,坐在花园的暮色中冥思,也许,在回味他的《理想国》。因为,当人们发现这位老人时,他脸庞的皱褶上泊着一片明媚而慈祥的月光,弥散着哲学睿智的光晕。那样静静坐着离开,对于一个思想者来说,无疑,也是一种美妙的终结。可那毕竟是一种孤独,灵魂的孤独,追索的孤独。他眼眸中飘出的最后一缕目光,似乎还在宇宙中寻觅。如果没有广博而深邃的思想作为底蕴,又有谁能承受夜幕中那种伟大的孤独呢?” 在三个哲学命题中,作者的文字感性与理性交织,现实与虚拟切换,提出问题,也间接地回答问题。在作者笔下,生命是一场诗意与哲学的追寻,所有的故事和经历都贯穿于这种寻找。布兰卡是通过购买妈妈来寻找自己从哪里来,柏拉图是通过思想的博弈去追索生命的本质,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都表现为人类对生命存在和意义的不懈探索。文章的主题和立意因此恢弘起来。 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找寻自己的归途,这归途除了哲学意义上的到达之外,作者更赋予了它人文的温度和思考。那就是爱的指引和拥抱。电影中布兰卡找到了精神世界的归宿,那被爱环抱和治愈的过程,让她体会到如妈妈般的温暖,生命因此充满希望。而作者用一句“布兰卡不再需要购置一个妈妈了”作为结尾,不仅让文章的色彩明亮起来,也诠释了文章的另一层主题,那就是我们追寻一生的意义。除了爱,又是什么呢? 午后的布兰卡,午后的卡布奇诺。沙漠孤月清老师的这篇散文像一颗切面很广的钻石,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一种咖啡可以喝出多种不同的独特味道,不觉得很神奇吗?第一口总让人觉得苦涩中带着酸味,大量的泡沫就像年轻人轻佻的生活,而泡沫的破灭和那一点点的苦涩又像是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生命的苦难或许太过沉重,但当你最后品尝过生活的悲喜后,生命的香醇回甘却又让人陶醉。 期待沙漠老师再出佳作!
4、 最后进行赏析的是:副评,摆渡社团常务社长,木语衫言老师
在江山,接触的文章最多的是散文。我是社团编辑,也是作者,更是读者,常常阅读大量的散文,读得多了,写的多了,自然对散文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越来越意识到:散文好写,但写好难。好写在于,很多文字都可以称为散文,无论记叙性的、哲理性的、抒情性的,只要讲究些文学性,有些文采,就是一篇不错的散文了。写好难在于,既要有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也要有更强的文学性、创造性、审美性。 近读沙漠孤月请老师散文《午后的布兰卡》,就深有感触,深感这篇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很有深度和高度,在散文在形式与内容方面实现了较大的突破,为我们创作散文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新的样式,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下面,尝试做一下赏析。 《午后布兰卡》以阳光挪移为时间顺序展开叙事,这是总的叙事线索,所以,作者的这篇散文还有另一个题目,叫做《从午后到黄昏》,在这条总的线索下,作者出于双线并行展开的需要,又设置了电影故事和意识流两条分线索。电影故事线索按照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作者撷取电影故事中几个重要的镜头片段,表述故事的进程,让读者在跳跃阅读中,时刻关注故事的发展;意识流方面,则是以作者思想和心理的流露趋向为线索,在房间、三只猫、窗外景色、道路、车辆等具体物象,以及看似随意,却很有意蕴,具有隐喻的作用,把读者的视线不断引向散文的主旨——表现人类的困惑和追求,尤其是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那里去”,这个终极哲学命题的思索。 比如:第三节末尾写道: 那辆丰田车沿着它自己的轨迹,沿着看不见尽头的道路,徐徐消逝,除了方向,没给我留下任何线索。 布兰卡和米特被赶出了咖啡馆,今晚,他们还要睡在大街旁。一个流浪男孩向布兰卡吼道,你是个傻子,懂吗?你办不到的,妈妈不是买来的。 布兰卡有些懵懂。
作者的意识流在两条线索之间跳跃,像弹钢琴的手指,在不同音高的键盘上飞舞,一方面对现实中想象里的丰田车表示困惑,进而象征人类的迷惘和盲目,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该朝着那里去。接着马上跳入电影故事的情节之中,描述布兰卡和米特的遭遇,尤其是那个流浪男孩对布兰卡所说的话,更具有讽刺和哀伤的意味。而布兰卡的懵懂,也更能够隐喻说明,人类正是在寻求自己答案的道路上,盲目行走着、摸索着。给读者带来一种忧郁的心理暗示,诚如作者在“创作谈”里所说的那样,具有悲观主义哲学的浓烈色彩。 另外,从三只猫的慵懒的家庭生活,与影片中孤独的布兰卡寻找妈妈形成一种对比,完整温馨的家庭氛围比之流浪的布兰卡的孤苦无依,虽然猫父子素来不睦,家庭沉闷,但毕竟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流浪的布兰卡渴望亲情、渴望母爱,“她打印许多份传单,踮着脚尖在街市的墙壁上四处张贴,内容是:布兰卡用三万比索买一个妈妈。”“购买妈妈”这个奇妙的艺术情节,引发作者内心的共鸣:追寻母爱之光。也让生活沉闷,靠人类生存、毫无新意的猫家庭显得颓废,展示了人类的自我追索精神。 母亲是天然的贤人,母爱是伟大的爱。作者以优美的文风、独具匠心的构思,为读者们展现了生命的永恒、母爱的伟大。比如,作者描述了东北地区的一些习俗:女人和孩子在家里有客人时不能上桌吃饭,而母亲总会心疼自己的儿女,“灶台,就成为母亲悄悄塞给我们一些好吃东西的地方。” 读沙老师的文章,像我自己喜欢在夜里抬头仰望星光点点的天空一般。在那里,我能感受到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对文字的喜爱,如“我渴望寂静,又恐惧寂静,如同一个热爱痛苦的人,也惧怕痛苦”。一种基于对生命线思索地沉郁,如文中的那一句“这个世界之所以疲惫,就在于人们都忙着去寻觅”。一种基于海量阅读后娴熟写作手法的灵活自如,如“阳光热烈地倾泻下来,像浴室里的莲蓬喷头,把光线雨丝一般喷洒在头上、身上,淋浴般的舒适”。 这篇散文里蕴涵着极丰富的情感,作者在与猫互动时的孤独、作者与电影里布兰卡追寻母爱的共鸣,作者对雌性动物隐忍性的叹息,作者在文章后的将大爱升华为母爱的情感扬升。让读者随着光线的挪移、电影的铺展,从略微压抑地“挫”转而豁然明亮地“扬”。 作者用见微知著的视角,勾勒出一个跨越联想空间的比较。如果说,跳跃的想象力是这篇文章的起点,那么人类大爱探寻则是这篇文章的落点。 ”泰戈尔《尽量让自己快乐》里说:“那和谐完美的乐曲,正是因为末了的戛然而止才会产生绵绵不尽的意境。要想永远沉浸在夕阳温暖柔和的光芒里,那就只有追随着夕阳,跟它一同沉落到地平线以下。“ “布兰卡不再需要购置一个妈妈了”,结尾时的这简单的一句,表达出人类对母爱的依恋和呼唤,对我从哪里来的追索。不再是世俗地、简单地渴望,带着淡淡的忧伤。忧郁的情感格调提升起来,让散文的主题跃出深沉的海面。 正是因为作者采用这种三条线索并行,两个叙事顺序的延展,才更鲜明地推出散文的主题表现人类的追索精神,以及博大的爱。突破了散文单条线索,平淡无奇的叙事惯例,把现代小说叙事的风格引进散文创作之中,让散文艺术性更加凸显,增强了可读性和感染力,提升了散文品质。应该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探索。 谢谢大家! 结束语:感谢各位发言老师,感谢各位光临课堂的老师,赏析结束。
(图片均来自网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