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禅心文学论坛 回复本帖
上官欢儿

上官欢儿 探花

  • 867

    主题

  • 4828

    帖子

  • 13226

    积分

长篇小说《生命线》:在战争风云中彰显信仰力量

2024-11-26 09:16:37

在战争风云中彰显信仰力量

——读雪松长篇小说《生命线》

■李鑫

在众多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雪松所著长篇小说《生命线》(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可谓独出机杼。这部为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而创作的作品,以辽沈战役为宏阔背景,生动刻画了我军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依靠坚定信仰冲破重重障碍,迈向胜利的伟大征程。整部作品宛如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恢宏画卷,令人读后心潮澎湃。

“信仰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这一主题贯穿《生命线》全书。在作者精心构架的故事体系中,信仰深深影响了众多人物的命运。赵云鹏与牛秦川两兄弟的人生轨迹便是如此。牛秦川置身于国民党军队,那是一个腐败滋生、黑暗弥漫的环境。在目睹诸多丑恶现象后,他的良知也未能阻止信念的坍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云鹏。他作为我军某部政委,心中怀揣着对一个崭新世界的美好憧憬。为了理想,他无惧生死,勇往直前。二人的道路泾渭分明,在战火纷飞的大地上交错纵横。他们的每一次对峙,不仅仅是兄弟间的矛盾,更是那个时代里,无数人对信仰坚守与否的映射。这种人物设置以极具戏剧性的手法,揭示了信仰对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众多人物的不同结局恰似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理解信仰与命运的大门。

毋庸置疑,信仰对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这部小说里,有多处描述辽沈战役中众多国民党军士兵被俘后反穿军装加入我军的情节。这些“解放战士”真正了解共产党的军队后,才明白我军战无不胜的缘由。被俘战士楚伟生参加我军后掉转枪口的第一仗是攻打一处碉堡。深谙国民党军“潜规则”的他,认为这种危险任务必然是“外来户”的事,于是抓起了炸药包。没想到,一只大手将他按住:“你不是共产党员,轮不到你!”话音未落,另一个老兵将炸药包抢了过去:“你一个预备党员起什么哄,我四年党龄!”就是在这一瞬间,楚伟生真正认识到了共产党人的特质。他们所谓的“特权”并非为个人谋利,而是在最危险的时刻,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正是源于心中燃烧着的信仰之火。

信仰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能将官兵紧密团结起来,激发他们内心无尽的潜力,使他们成为战场上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钢铁之师。从这个角度看,辽沈战役也可以说是因为信仰而决出胜负。我军官兵凭借坚定信仰克服重重困难而走向胜利,国民党军队内部却信仰缺失,腐败横行,军心涣散,自然一败涂地。坚定的信仰让我军官兵不惧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生命,在战场上默契配合、协同作战。每个士兵都深知战斗的意义,精神力量由此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可以说,信仰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通往胜利的道路。

为何信仰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信仰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正义、公平、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很多时候能激起人内心的力量,支撑人们铸就勇敢、奉献、忠诚等品质,进而驱动人们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信仰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超越了个人私欲,将个体与更宏大的目标相连接。这种情感能让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拥有坚持的勇气;让人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不为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关于信仰的这些思考,在《生命线》中都能找到很多生动注脚。

作为一部战争小说,《生命线》的作者展现出很强的叙事能力,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与令人惊叹的作战谋略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的章节就像一扇扇打开的大门,引领读者走进硝烟弥漫、阴谋与光明交织的世界。不能不说,作者在剖析战争中的复杂人性方面透彻独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政治工作巧妙植入战争叙事中,用信仰支撑着整个故事的精神脊梁。

文学作品中想要将政治工作写得引人入胜是极具挑战性的,而《生命线》中很多精彩看点恰恰来源于此。主人公赵云鹏作为政委,平日注重坚守纪律原则,纠正官兵思想偏差,维护政治工作的严肃性。但在特殊时刻,他也善于灵活应变。一次战斗之前,旅长钟守田的妻子突发难产,赵云鹏决定将其送往当地一家日本人开的医院。与日本鬼子有着深仇大恨的钟守田坚决不肯。在工作中一向循循善诱的赵云鹏,此时直接让人将钟守田捆了起来。产妇送进医院后,在手术中突发大出血。唯一匹配血型的赵云鹏冒着引发多脏器衰竭的危险,不顾医生反对,献血到身体能承受的极限……政治工作不是空洞的高调,不是苍白的口号。在战场上,它激励官兵舍生忘死、一往无前;而在平时,它促使官兵肝胆相照、生死相助。

《生命线》的魅力,还体现在浓郁的文化内涵上。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描写如神来之笔,为小说增添了厚重感。作品细致描绘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社会百态,涉及土地改革、地方风情、婚姻家庭等诸多社会层面内容。土地改革时,广大农民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积极参与其中,推动了土地制度变革,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战争中,共产党员的信仰吸引无数有志之士投身革命。这些力量汇聚起来,不仅改变了战争走向,也推动着历史发展。作品中,这些细节如同纵横交错的历史脉络,从不同视角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让读者在领略战争风云的同时,体会到当时复杂的社会氛围。这种文化厚度为小说叙事培植了丰沃的土壤,也构筑了广阔的历史文化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人们看到,崇高信仰对人们的广泛感召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历史推动力。

战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力量对抗,它更是一场精神的较量。《生命线》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物命运的多舛,又在这些宏大而曲折的叙事中,凸显信仰之旗的夺目。它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和感人至深的个人故事,对社会、人心、胜利及政治工作等展开了诸多深层次的思考。通过书中关于战争与人性的深刻“对话”,我们看到了信仰是如何凝聚人心,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看到了信仰如何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成千上万普通官兵的心灵,使他们成为无畏的英雄。

“信仰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生命线》在向我们诠释这一鲜明主题的时候,也让我们清晰看到: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唯有坚定地高擎信仰的旗帜,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披荆斩棘,不断赢得新的胜利。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