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飞剑
|
建议寒假阅读文学经典2025-01-23 08:31:47
建议寒假阅读文学经典 张凤英 这个寒假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是不再内卷的开端,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孩子们学习内驱力增长的开端,是家长们摆脱焦虑的开端。值此机会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个假期呢?作为一个文科教师,我建议同学们可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文学经典作品是在时光的蚌壳中生成的珍珠,因岁月的打磨和沉淀、文化的浸染和历史的洗礼而熠熠生辉。寒假时间阅读经典,就好像在艺术的海洋中拾贝壳一样,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阅读经典著作呢?怎么才能体会到经典的熠熠生辉之处呢?我给自己和子孙后代提出了几点建议,也希望与我同行的文学爱好者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参与进来。 第一阅读文学经典要了解作者,比如读《聊斋志异》应该了解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今山东 淄博市淄川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广读经史,学识渊博,十九岁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深受施润章赏识。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直到七十一岁。他一生热衷于科举,却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有深刻体会。三十多岁开始 搜集民间精怪鬼魅故事,从中汲取营养,写出《聊斋志异》。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同时要仔细阅读经典名著的序言、跋和回目。这样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全书大概内容、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和写作旨意,从而快速、准确地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经典作品一般结构都比较复杂、线索繁多,根据其回目,我们可以提纲挈领把握全书的基本结构、内容,及其要点。 例如足本《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新兴修持大道生;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里,断魔归本和原神;第三回……这里每一个回目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孙悟空出世,写到孙悟空拜师学艺;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写到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了解了每一个回目的中心思想,也就弄懂了故事发展的过程。这就是研读回目的好处。当我们这样有目的的读了一遍《西游记》 第二是跳着读和精细阅读相结合。跳着读就是跳过一些繁琐的细节描写,只读与故事发展有关系的情节,这样可以先大概了解全书的重要意义。有一些武打的细节描写或着心理活动细节小跳过去。这样对故事的发展脉络先粗略的了解一下。然后我们再静下心过来,逐句逐段第研读每一个章节,研究其故事的创新和深层次分析理解的内容,对经典著作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分析与感悟做细致的分析,对精彩片段,话外之音,伏笔,包袱的设定做进一步的探讨。有意义的地方用红线划下来。 第三做好学习笔记。做笔记的益处很多:有利于记忆,有利于储备资料,有益于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写作。古代人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具体方法有眉批、注脚或旁批等;还有做摘抄,日积月累就可以成为写作的重要资料,比如写文学评论、赏析文章都离不开笔记。最后就是写读后感,读后感有利于对文章的认识提高,有利于记忆,还是一种文学创作的样式。 总而言之,假期读书是一种历练,寒假期间读经典名著更是一种美好的选择,这些年,我们对经典名著的热爱有点降温了,倒对外国进口的游戏比较感兴趣,我的建议是均衡一下精力,多一点关注经典名著;少一点玩游戏,这样应该是当代中小学师生的共同使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