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记者部 回复本帖
江山记者部

江山记者部 布衣

  • 183

    主题

  • 237

    帖子

  • 234

    积分

【江山访谈】柳岸花明社团执行社长公效梅访谈录(202511)

2025-09-02 21:57:20

江山记者部·人物访谈2025年第11期(总163期)


曾经千重寒彻骨  今有梅花扑鼻香

——柳岸花明社团执行社长公效梅老师访谈录

访谈时间:2025816

江山记者:红尘一莲

访谈形式:文本采访

访谈人物:公效梅

所在社团:柳岸花明

社团职务:执行社长


【作者简介】


笔名:太湖晚霞,乡情,公效梅。江苏宜兴人,暂住上海,自小喜爱看书写作。宜兴作协会员,无锡市作协会员,曾在各平台发表多篇微小说诗歌。 2018116日注册江山,在江山发表散文小说70多篇。愿和江山各位文友,边学习边创作。使我们江山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江山文集链接:https://www.vsread.com/space/myspace-81870.html


记者简介


红尘一莲:原名于晓霞,甘肃平凉人,星月诗话社团总编。喜欢散文,古韵。行走在文字的边缘,把深情种进文字里,用笔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喜欢涂上阳光的味道。不做红尘逐浪客,愿为幽水一清莲。

记者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75932.html  

2025816日,江山记者红尘一莲对柳岸花明社团执行社长公效梅老师进行了文本采访,采访记录如下: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好,很高兴对您进行采访。我是红尘一莲,受江山记者部的委托,非常荣幸地对您进行采访,通过这次采访,能让更多的江山人深层次地认识您,了解您,并能更好地促进江山文友之间的交流与进步。您有什么想法就随便说说,也不用拘束。

公效梅:红尘一莲老师您好,很高兴在江山文学网认识您,认识您是我的荣幸。关于您提的这个话题,我想写作来自于阅历和爱好。因为我人生比较坎坷,曾经多次想写出自己从记事,到至今的经历。于是我萌生想写出自己,坎坷苦难的上半生的经历。

    从家父说起,他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满怀一腔热血参了军,以为只要参军就能打鬼子,在部队枪林弹雨中,终于抗战胜利。而后家父退伍自学针灸。

   解放后,在上海开了一家骨科,眼科,针灸科,联合诊所,生意兴隆。我们姊妹四个都出生于上海。可好景不长。依家父是国民党军官为由,被动员发配到大西北。

   姊妹几个我最小,个头也是最小,在西北甘肃,父亲在林场做会计,母亲当小学教师,姐姐哥哥都能跟母亲去上学,而我太小只能把我一个人锁在家里,一个人整天坐在火炕上。屋外只有狼的吼叫和风声。 父母上班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能下炕,出去不是冻死,就是被狼咬死。懵懂的记得,开始哭着不肯让母亲去上班,可为了生活,母亲只能狠心把我一个人留下。每次上班前,母亲都是和我挥泪告别。小小的我,开始心疼母亲落泪,慢慢的我学乖,不再哭闹。因为哭闹也是无济于事。由于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使我一直体弱多病。比哥哥姐姐们个头都矮小。

    在大西北两年之后,回到上海,然而,因为有关部门不给落户口,无奈之下,只能去了父亲的故乡,山东泰安。

  而后被大汶口镇医院长邀请,父亲去医院针灸科坐诊,自从父亲来到这医院,他的医术和医德,招来了很多求医的病人。听说是上海下放的医生,几十里外的都赶来医院就诊,随之,医院效益也在提高。在医院工作了三年。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运动。家父再次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造。以上这些,在我写的回忆录里《童年时光》都有记载。所以说,我所谓的初中毕业,真不如今的五年级小学生。但我就是喜欢写,在没有电脑之前,我就喜欢用纸笔,记下自己生活的点滴,开心的,还有不如意的,也有悲伤的,等等。2013年来上海带孙子。儿子知道我喜欢写作,于是让我登录注册了新浪微博,慢慢的,我在电脑上学会了拼音打字。后来我自己又登录注册了腾讯微博。自从有了微信公众号,腾讯公司把微博关闭了,可我在那里认识了很多老师和笔友。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能在江山文学网与您相识,深感荣幸。我总以为人与人的相遇都是有缘份的,请问,您是怎样的机会进入江山的,您在江山遇到过哪些感动和惊喜?

公效梅:红尘一莲老师,认识您,是我莫大的荣幸,感恩遇见。我来到江山文学网之前,在新浪博客写了多篇文章,后来在腾讯微博里认识了一位女作家,也就是电影《西施新传》的作者。她笔名一蝶,此后我们相互加了微信,是她推荐我进了江山文学网站。她说:你喜欢写,去那里试试看,据悉那里对作品要求非常很高。我抱着试试看,还有不服输的心态,来江山柳岸投了第一稿《吃肉的梦》竟然没有退稿,使我兴奋不已,信心百倍。核审通过后,还有编辑老师给予留言点评,鼓励支持,这让我既感动又惊喜。虽然没文化功底,但我就是喜欢写,咱写不好,可以继续努力嘛。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您进入柳岸花明的机缘是什么?您对柳岸花明社团所有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公效梅:登录注册后,感觉江山文学网,一定是很大的网站,由于不熟悉,就知道投稿,其他一概不懂。开始投稿,我哪懂得啥社团啊,见有图片就点进去就投稿。好像在(荷塘pk大奖赛)投稿过。《阿莲奶奶》(小说)《红花草籽引发的风波》(小说)《生活是一条曲折的河》(小说)等等。我的坎坷经历,令我突发奇想,下定决心写回忆录,于是我一气儿把《童年时光》和《我的少女时代》写在了一起。是刘柳琴社长在评语里,留下了百社长的微信号和QQ号说:我的(《少女时代》)在百社长那里于是我加了百社长的微信和QQ。进了柳岸社团的微信群,和QQ群。 我只有初中毕业,又是在动乱年代的初中生,到底是没有足够的语文知识,就是不行。标点符号总是搞不清楚,是百社长,不厌其烦的给予指导,点出哪些病句。令我深深感动。

    于是我每天坚持写到很晚,老伴儿和孩子们,都在说我在玩儿命得写。因为我受到在柳岸社团百社长,纪总社长,刘柳琴社长,楼兰社长等,各位社领导的支持鼓励。所以我甚是感激他(她)们我才加倍努力的写。终于在不长的时间里,写完回忆录。得到各位社长们的肯定和鼓励。之所以这样,我在柳岸社团安营扎寨。我认准柳岸社团就是我的文学之家,因为我非常热爱我的家,我会尽一切努力,点缀我的文学之家。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您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写作的,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您坚持不懈地创作呢?

公效梅:关于这话题我的回答是,还是与苦难经历有关。由于想摆脱父亲的黑锅,有舅舅牵线,我不得不远嫁江苏宜兴。可哪曾懂得远嫁,是要被婆婆家看不起的。当初的年龄,正是其他少女读高中大学的时光,可我却过早嫁了人。 受了婆婆家人的气,也不敢和母亲诉苦,怕母亲担心。只有用笔把内心苦写出来,我只能向纸和笔,哭诉衷肠。写出来比憋在心里强得多。  一个从未下地干过活的小姑娘,嫁入南方水乡,什么活都不会干,茫然无助。插秧季节,蚂蝗,水蛇在脚下绕来绕去,开始吓得我哇哇乱叫,当看到婆婆那张铁青的脸,还有听到那些冷言冷语,只能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努力学会江南水乡的一切农活。人必须要有志气,活出尊严,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就是抱着这种想法,在艰难困苦中闯过,一关又一关的悬崖峭壁。 再就是与处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初没有手机。打电话都得去街镇。所以只能书信来往。母亲在上海,哥哥在山东,我在江苏宜兴,他们在世时,与母亲哥哥书信来往不断,后来儿子当兵在上海。更加频繁写信。 由于家务事多,一年只能一两次去看望母亲。每一封信都写满对母亲的亏欠,对兄长的手足情深。还有对儿子未来前程和满满的期盼。  岁月的无情带走了母亲、兄长。母亲的离世令我心碎,我只能用文字写出对母亲的思念。而还未退休的兄长,心梗英年早逝,令我肝肠寸断,欲哭无泪。因此为母亲,兄长,写下多篇散文和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难以抚平的伤痛和心酸。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通过您的文集,我了解到您是20181月进入江山的。来江山发表了数十篇之后才有《平凡的退伍军人》获得了精品。能不能谈谈您当时的心情以及您对江山精品的认识?

公效梅:当初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江山文学网站,似乎一无所知,还有点瞎蒙的概念。每一次投稿假如没有退稿,心里还美滋滋的。心态就是不退稿,就很满足了。自己的那点文字功底,能在江山站住脚,感觉就很不容易了。没有对自己太高得要求。

《平凡的退伍军人》是我们村的真人真事。我感觉假如不把他写出来,愧对文章中的主人公。在我养蟹的坎坷生涯里,在我最困难低谷时,他也曾伸出温暖之手,帮助过我们,至今都有联系。 每次回江苏宜兴老家,我们老夫妇俩,都必须去看望这不是兄弟,亲似兄弟的好朋友。文中蒋锡明是他真实姓名。只是那篇文章,标点符号,点得有点乱。感谢江山柳岸社团,依然给予我精品推荐。就因为有了这篇精品,给了我继续努力写作的动力和勇气。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看了您的文集,了解到您当年学生时代就被迫中断了学业,能不能说说当时具体的情况以及日后是因为什么原因给予您重拾文笔的自信?

公效梅:由于父亲历史问题,从上海下放到大西北,又从大西北下放到父亲故乡山东。当初读高中要社会关系好,因为我是黑五类子女,不能读高中。虽然家父已经离世,那黑锅依然压着我们。我不能读高中。为此,母亲为了我,曾经多次去找革委会主任理论,因为家父是在出诊路上遇难的,人都死了,为何还要影响子女呢!母亲为了我想读高中,没少操心劳神。最终还是未能如愿。那晚我哭了整整一夜,母亲见我眼睛都哭肿了,心疼的抱着我泪如泉涌。我爱好文学,所以喜欢看书。于是就和读初中能升学的同学借书看,高中学校里有图书馆,正好我这位同学,是图书馆的管理员,便利了我与她借书看的条件。  从此我有了看书的好机会。第一本书读的是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坚韧性格,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也没读几年书,在双眼失明是情况下,是他的妻子帮助他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而后读过很多杂七杂八的书籍比如;《青春之歌》《红岩》《欧阳海之歌》《上海的早晨》等长篇小说。在煤油灯下,读了不少书籍。喜爱读书也许对我写作有很大帮助,虽然写不好,但我酷爱上了文学。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您的《童年时光》《少女时代》写出了困难时期生活的不易。您是怎样理解苦难经历与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的?

公效梅:因为家父有历史问题,造成了我人生的坎坷和磨难。母亲是上海城里人,为了真爱,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不怕吃苦跟随父亲,从大西北又到父亲的故乡山东,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我非常佩服母亲的对爱的执着,对子女的责任感,她是位贤惠的妻子,也是伟大的母亲。记得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忘记背后,努力眼前,向着标杆直跑。正是母亲的榜样在先,使我战胜了婚后的一次次困难,磨难和坎坷,使人心力憔悴。但也是上帝赐给我最珍贵的礼物,苦难能让我学会坚韧,坎坷令我学会了坚强。丰富了我人生的阅历。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从您的养蟹经历来看,您曾经遭遇过常人不能想像的四面楚歌。在这种极大压力下,您是怎么处理生活与读书写文之间的关系的?

公效梅:在我养蟹创业期间,也正是儿子当兵入伍岁年。每当想起那段艰难的经历,真不知是什么力量,让我努力坚持挺过来的。也许就是自小多磨难,历练了我的性格,使我懂得了,只有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养蟹开始的失败,是因搭伙认错了人。总以为自己的善良,肯定能换回他人的真心。事实,切实不然。一味的善良没有锋芒,只会换回小人对自己的变本加厉。从这创业搞水产养殖,使我领悟和懂得了很多。在最困难低谷时,才能看清,谁才是真正对我好的亲戚,和好朋友。

  搞水产养殖虽然被摔得不轻。但让我学会了如何辨别人的好坏,让我懂得了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哪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失败才是成功之母,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再苦再难都要自己咬牙坚持挺着,无需和他人诉苦,因为人世间,盼着自己好的人,少之又少。

  懂事儿子在部队,一直是报喜不报忧,而我也是不曾提及,家里的艰难困苦,只是每次给儿子写回信,泪水多次低落,弄湿了信纸,总是要换几次信纸。当初的心情糟糕的没有心情再看书写作,只有一门心思,把大闸蟹养好再说,东山再起。努力没有白费,终于从低谷爬上岸,从债台高筑,到成了村民人人仰慕的富户。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通读您的文集,您的文字虽然朴素,但字里行间透着辛酸与真实。您认为写好散文的技巧是什么?

公效梅:因为缺乏语文知识,也不曾正式学习培训过,就仅仅靠自己的业余爱好,下笔写自己的感想,写自己曾经的故事。还有身边的看见,遇见事和人。散文小说都是来自于生活,生活就是一篇篇散文和小说。写自己曾经的经历,要说技巧那就是,写作要真实接地气,多写多看,有一颗学无静止的心,在不断写作中学习进步。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您的散文如果说是你自己的经历,那么你又是如何想起写小说的?你认为要写好小说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公效梅:在我看来,比如鲁迅的《故乡》莫言的《我的母亲》路遥的散文《转眼就是两三年》等大作家们,也都少不了写自己的故乡,还有写自身的感慨。当然我是无法和他们相比。不过,写作一般都是,从自身开始写起,包括我也是。曾经投稿第一次江山《吃肉的梦》故事就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还有《对父亲母亲回忆》也是从自身写起的。然后再写周围看到的,和遇到的故事,多加观察,和加以构思创作。应该就是写小说散文所具备的。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您的回忆录可以说是一部血和泪的奋斗史。通读您的一生,让人心生敬佩,而今却能提笔写下曾经的点点滴滴。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公效梅:感谢红尘一莲老师的抬爱和鼓励。我的人生的确比其他人坎坷,家父的过早离世,赶上了动荡年代。婚后的苦难那是一言难尽。因为那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当我写回忆录时,竟然泪水模糊的看不见键盘打字。那些曾经的苦难,就像结痂的伤疤,一般情况下真不想去揭开,因为会很痛。可我还是坚持把回忆录写完,我想若干年后,当自己不能再写时,看看自己曾经写的回忆录,和自己写的其他作品,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写作一是靠灵感,二是靠自己的努力,就像每天出去晨练一样,必须列为必须课,无论自己多大岁数,只要头脑清醒,别把笔放下。也许你一旦放下,就再也拿不起来。每天坚持阅读,坚持记下自己看到的,遇到的事。还有那些曾经的往事,在头脑里,把事情故事情节,轮廓先规划好,再落笔写作。头脑也就像机器,必须要多动多想,才能不断有新作品问世。

红尘一莲:公效梅老师,您在江山时间已有7年,但也是柳岸花明的主力军,您对于社团,对于江山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公效梅:我在柳岸只能算是新生,虽然注册江山已经7年,真正了解江山柳岸是从今年春天写回忆录开始的。在各位社长的鼓励支持下,我才加倍努力写完回忆录。然后写了几篇散文小说。使我慢慢领悟到,江山柳岸社团的背后,有那么多人在默默无闻的付出,为江山柳岸努力奉献自己一份力量。比如刘柳琴社长,升级当了奶奶,家有坐月子的儿媳,还有婴儿,依然挤出时间坚持做编辑,令人敬佩。还有百社长,我感觉似乎一整天都守在电脑旁边。所以我相信,我们柳岸社团,有这样的主力军顶梁柱在。一定会越办越好,更多的作者进入我柳岸,有更多的作品投稿柳岸,繁荣柳岸。愿我们柳岸社团作者、编辑、社长,齐心协力,再创佳绩,柳岸社团定能更加繁荣昌盛。


【记者手记】


很高兴认识公效梅老师,也感谢公效梅老师的支持和情真意切。公效梅老师的经历,是一部血和泪的奋斗史。时代赋予了她太多的不幸和苦难,然而只有当时初中文化程度的她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她的文字朴素而又满含真情。就像她所说的,生活本身是由散文和诗歌合成,多少富有哲理的观点。她一路披荆斩棘而来,为我们打开的是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她的文字最显著的特点是真实,是与人可共情。而与她交谈的内容,她都能直言不讳,让人看到她的真诚。再次感谢公效梅老师的加班加点,也祝贺老师的文字越来越精彩!祝愿柳岸社团再创佳续!祝福江山越来越好!


【编后记】


因坚持不懈而终有所成,这是许许多多成功人士共同的秘诀。但是因为什么力量而坚持不懈呢?相信,对于这个问题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像本文作者一样回答说“与苦难经历有关”的就不见得都会如此了。不被苦难打倒,且在苦难中学会坚韧,在坎坷中学会坚强,并有所成就,且依然满怀热情,爱着这个世界,为这个世界而歌,成功后也一直努力,这真的是难能可贵了。这也是公效梅老师让我们看到了闪光点。愿我们学习公效梅老师的这份坚持,这份努力,也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江山记者部

江山记者部 布衣

  • 183

    主题

  • 237

    帖子

  • 234

    积分

2025-09-02 22:52:10
两位老师辛苦了,新的一期访谈有可读的亮点。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