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文学论坛 回复本帖
修行

修行 秀才

  • 6

    主题

  • 19

    帖子

  • 1861

    积分

【争鸣】诗歌要让读者看懂!

2012-02-04 22:57:19

我的一个文学朋友,看了江山文学网上的一些所谓的“精品”诗文,给我说了一些话,现在我把她的原话摘录下来,请那些过于追求词藻华丽的诗人和江山评精品的编辑看看、想想,你们所写出的“精品诗歌,评出的精品诗歌,是多么的让人看不懂。

雪蝶 21:46:39
那上面有好多人写的很好的

雪蝶 21:48:02
不过,说句实话,有的人写的语言优美,含蓄晦涩,我好多读了几遍也不太懂别人写的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

雪蝶 21:49:02
还是象你写的这样直白点,感情朴实点来得温馨

修行 21:49:50
但有的人不喜欢

 

雪蝶 21:49:55
我看有的人就是别人评的按里面也没有读懂人家写诗的人要表达什么
这样的诗才是正常的诗歌么

雪蝶 21:51:25
以前读过汪国真的诗,感觉很直白的,很好懂也能引起心灵的共鸣

回复雪蝶 21:52:07
是啊,读不懂的诗,语言再华丽,读之淡然无味

修行21:52:21
你说的对

修行21:54:05
所以我反对在写诗歌诗时过于追求词藻上华丽与含蓄,那往往会破坏诗歌的一种纯美

雪蝶 21:54:59 

修行 21:55:17
你在这一点说的很有见解

修行21:56:02
这是写诗歌的大忌

雪蝶 21:57:45
我觉得一个人写诗,要让别人能明白他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要让人从他的文字中揣摩到他写诗的大部分的心情,从而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雪蝶 21:58:20
诗歌让人读不懂,还能评上精品啊

 

杨钟雄

杨钟雄 进士

  • 103

    主题

  • 1766

    帖子

  • 7549

    积分

2012-02-04 23:29:13
感谢修行,将这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带到争鸣论坛,希望大家都来各抒己见。
箬茗

箬茗 举人

  • 11

    主题

  • 171

    帖子

  • 3006

    积分

2012-02-05 02:39:37
诗歌让人读不懂大体有两种情况:第一,晦涩;第二,表达混乱。晦涩通常是因遣词造句或表达技巧造成的,比如吴文英和李商隐,李商隐爱用典,吴文英也好这一口,且他还爱用生僻字,所以他们有很多晦涩诗文。但晦涩诗文一样有艺术价值,有时它给人的审美享受甚至会超过那些通俗易懂的诗文。只在于我们是否喜欢。我觉得写诗晦涩得恰到好处叫含蓄,含蓄过了头就会晦涩了。不管是含蓄还是晦涩,这都不妨碍表达的情感思想,读者能否读懂就看阅读能力了。但有一点,我觉得不管是含蓄还是晦涩,它绝不等于故弄玄虚!!!至于语言是华丽还是朴实都无关紧要,这是语言风格,有人用语华丽,有人文风朴实,只要你言之有物,有思想的光彩,它都是可以的。所以华丽和朴实也只在于我们是否喜欢,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所以我觉得如果诗文是因晦涩使读者读不懂,那并不能说那篇诗文不好,这和读者的阅读能力有关。而若是因表达混乱让读者不明白那就是诗文本身的问题了,因为一首合格的诗或一篇文,它最起码表达要是清晰的,要有逻辑,要通顺,语言美不美就是其次了。个人浅见,手机发帖不便,表述不当请海涵!
杨钟雄

杨钟雄 进士

  • 103

    主题

  • 1766

    帖子

  • 7549

    积分

2012-02-05 09:38:32
箬茗的观点非常好,凡事没有绝对,见仁见智,萝卜白菜,因人而异。
山溪

山溪 白丁

  • 0

    主题

  • 3

    帖子

  • 9

    积分

2012-02-05 16:57:44
 

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诗

(杂文杂谈

诗人谈诗,一点也不奇怪,不是诗人的人谈诗,确实不伦不类。我不是诗人,但面对诗人们写的那些伟大的诗,总有想谈谈的冲动,好在现在文学是空前的开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写点心情的文字,也就信口雌黄罢了。

文字对事不对人,如果有那位诗人生气了,也很正常。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走过诗的岁月》,足以说明,我是多么喜欢诗,然而,这诗却在我身边若即若离,感觉有的时候离我很远,有的时候离我很近。

远的时候感觉自己也回到了古代,羽扇纶巾,纵情江山,风度翩翩中引吭高歌,什么李白杜甫白居易,什么易安纳兰唐婉,还有什么唐宋八大家,江南四才子,在洛阳纸贵中早已走远,只有我自己,像梦游太虚幻境一样,把酒凌风,纵情诗坛。

想到了李白的狂荡不羁,在斗酒诗百篇中,“仰天大笑出门去”,不要杨玉环磨墨,不要高力士脱鞋,就醉草虾蛮书。想到了忧国忧民的杜甫,在蜀中草堂上,为天下文人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想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把绝代天骄的杨贵妃诠释得活灵活现,“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令天下男子心荡神驰。

爱的纠缠,历来写意了多少才子佳人。天下负心的,最是“郞”,雨打芭蕉,几盏陈酒,真的是凄凄惨惨戚戚,罢了,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生当为人杰,死亦做鬼雄”,楚霸王的情怀,有谁能懂。

只有柔媚的纳兰容若,还在“梦江南”中清唱“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在自知的痴情中,流连忘返。

江山不老,人才辈出,在豪情满怀中,我多么想写出一首空古绝今的诗作。于是,天色蒙蒙亮,我去大山之巅,背唐诗宋词,于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那间一无所有的陋室里,我还在苦思冥想。

总算杜撰出来几首了,自我感觉不错,字词华美上口,就欢天喜地的拿给朋友们看了,他们说,什么“平平仄仄平平仄”,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韵律不对,是打油诗。

从此,我就不知道古诗词是怎么写的,但仍然执着的品读欣赏背诵那些经典的诗词。

近的时候感觉这诗是那么深奥,仿佛一个个最高端的科学难题,至少比陈景润解开的那个数学难题还难,比我们小时候饿着肚子去砍柴挑回来还难,都是一个个汉字,人家诗人们就能低吟浅唱,石破惊天,寥寥数字,好像包含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花鸟鱼虫,人文风情,自己挖空心思,还是只能成为无奈的打油诗,于是,对诗人,我肃然起敬。

翻开诗的历史,那些散发着深厚人文哲理的古诗词,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无不开创了诗歌新纪元,经历了千年的时光,仍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旷久的洗刷下璀璨夺目,在代代相传中经久不衰。也许,很多人会说,留下来的,那是时光洗礼后的精华,不错!

但想想人家古人对待文字的严谨态度,在“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中,几天几夜,不吃不喝,走来走去,想,“推”者,是门没锁或者庙里有人,是不经主人家同意擅自进入,“敲”者,表现了一种儒雅。于是,双手比比划划,反反复复的“推敲”,才做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

最佩服的,是他们在没有现在的汉语拼音的前提下,把那些诗词的韵律运用到极致。传说中,一个人一辈子,也许才写出那首堪称绝品的诗词,其付出的精力,远比曹雪芹写红楼梦也许还要多。

古诗人,才是伟大的诗人,后人无不仰视。

是鲁迅胡适郭沫若之类的所谓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唯恐天下不乱,就制造什么新文化运动,无情的推翻了浓缩了古人智慧和心血的古诗词,倡导什么白话文,让遵循了五千年忠孝礼仪的文人们丢弃了道德伦理,当然更重要的是丢弃了诗韵诗风,乱哄哄的兴起现代文学现代诗,特别是兴起了杂文,成为文人们相互诋毁和攻击的武器,有本事你作首像“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的古诗词,去骂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呀,真是的。

说这些,我也不是说要像张勋一样要复辟,退回到原始社会去,是说现代人好的事情不会做,古人好不容易创造了经过时间证明是美奂无比的古诗词,就被他们改得面目全非。

这也难怪,以前的诗人写诗,是经过生活的“考察”,情感的磨练,深思熟虑,历经多少次的修改才得到一首好诗词,像李白之类的,喝几碗武松喝的那种低度酒,就诗百篇的奇才并不多,更何况他有的时候也作打油诗呢。看到崔颢率先等了黄鹤楼,于是,就心情不愉快了,随手而作打油诗“一脚踢翻黄鹤楼,一拳砸破鹦鹉洲,此地有景题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而现代人写诗,很多就写成幼儿园小朋友的童谣了,唱着“小松树,快长大”之类的歌词,孩子们可喜欢了,而更多的,是像山里的人们唱的山歌,毫不思索,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拿去跳二人转相当不错,但要登上诗歌的圣坛,还不被后人笑掉牙。

有的人写的,是脱离人民大众的新诗,云里雾里,看半天,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是读者笨,是写的意思,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当然,现代诗也有经典的,所谓的经典,是大众能够接受的,具有美感韵律的诗歌,像那些诗坛大家写出来的,就很经典。

但我想,他们没有出名之前,估计写出来的,和我们现在写的也差不多,是出名后,报刊杂志约稿不断,加上那些道貌俨然,装作很会读诗的评论家们挖空心思的渲染,用尽人世间所有形容词的宣传,才使那些诗随着人一起出了名。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的诗人是死了后的诗才出名,或者说更出名,就像现在的先进模范人物,活着时候一点也不模范,到牺牲了,他们的灵魂就高大起来,“须仰视才见”(鲁迅语)。

有人说是诗人大多是多愁善感,就很多嫉世妒俗,就一个人去他的世界里遨游了,后人为了安慰他那颗破碎的心,就把他的诗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云云。

朦胧诗,伤痕文学,无不如此。

现代诗诗人,良莠不齐,问题是还故弄玄虚。用那些华丽的辞藻,堆砌了文字,看看现代诗的文学大家,从艾青到雁冀,从贺敬之到臧克家,从李公朴到闻一多,从郭小川到顾城海子,哪一个用了华丽的字词?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朴实的叙述中,一片对奶娘母爱般的拳拳之情,溢于言表,读来感人肺腑,没有娇媚之态,没有自作多情。

“爱情,像朵花吗?花朵的生命太短暂,短暂的令人忧伤。”雁冀《爱的思索》,是经久不衰的力作,把爱情,人生,彷徨,无奈,彰显到极致,声声呼唤,就像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一样朴实感人。

男女之间,有太多的恋情,现代人也许不知,但生长在那个时代的人,无不为之动情,动心,甚至为有了这首诗歌而感激涕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当读起《有的人》,就不得不敬佩臧克家,在朴素的叙述中,给人一份哲理,无限思考。是呀,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百年之中,有谁?在人民大众的心中不朽,当然包括他纪念的鲁迅先生。

贺敬之的《回延安》,朴实的字词,拟人的手法,“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红旗飘飘把手招”,诗人的情怀,还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在延河之水徘徊,激荡。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废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看你变成什么样的世界。闻一多先生的《死水》,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暗无天日,一字字平铺的语言,没有修饰,但它和《七子之歌》一样,在《最后的演讲》中,“前脚跨出打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践行了革命先驱的铮铮誓言。

想起了海子,人们无不惋惜,为什么,你年纪轻轻,就去卧轨,难道,那两条铁轨,真的就能铺到天上,难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除了在《麦地》里“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就没有你的眷恋了吗?

“你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你看云的时候很近,看我的时候很远”,还是顾城潇洒,“黑夜给了我黑夜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朦胧诗早已在不知所云中远去,只有留下了伤痕文学的影踪,沉醉在午夜时分。

问爹问娘问夕阳,天上有没有北大荒?团泊洼已长满蒿草,郭小川还在问“你真的那样静静的吗?”,那是问那个年代,为什么文人的处境就那么艰难,为什么黑白颠倒,为什么秋风萧瑟。

极目时,青天一颗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

 一切,远去了。

还是佩服李煜,一代君王,在南唐的硝烟中,遗忘了姑苏的情,江南烟雨,雾里看花,不过是缘来缘去缘如水,只有江南的小雨,还在诗人的梦里走过岁月。只有“相见欢”的情,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还是佩服曹操,文韬武略,把酒凌风,在《观沧海》中,吟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北方一统,挥戈南下,八十万军队,瞬间灰飞烟灭。是因为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如果不为了大乔小乔,不为了铜雀台,伟绩可与秦始皇伯仲之间。是因为“东风”就与周郎边,铜雀深闺没有锁“两乔”,惜哉痛哉。

还是佩服毛泽东,豪放和大气,在“沁园春”里看千古江山,没有秦皇汉武,没有唐宗宋祖,更没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大气,只有在“念奴娇”里“横空出世莽昆仑”,把那座山裁为三截,一截忘记在欧洲,一截送给美洲,一截还东国,从此,“太平世界,环球如此凉热”。

其实,不论古诗或者现代诗,只是诗人们一种情感的释放,当代人当代事,谁也不用嘲笑谁。没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后天的努力,才会写出旷世之作。

我知道,古诗词不好写,填词的辛劳,有谁知道,读来人人都知朗朗上口,那是十年寒窗的付出的收获,八股文不可能消失,诗人的情感就没有终点。

问当今人,懂古诗词韵律的人几许?

看似平平常常的现代诗,名人写来确实不同凡响,老百姓写来,就那么平淡。

其实,现代诗是最难写的,写深了,人们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写浅了,说,没有深意。做人真的很难,青菜萝卜,众口难调。

写现代诗能写得好,至少是大众都说好,那才算本事。

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诗,在时光的磨砺下,会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只要心有所想,情有所衷,是非功过,盖棺论定,自有后人评说。

山溪

山溪 白丁

  • 0

    主题

  • 3

    帖子

  • 9

    积分

2012-02-05 17:00:28
把这篇以前写的文章发在这里,与修行朋友和诗人朋友们共勉!
笑若灵舞

笑若灵舞 进士

  • 90

    主题

  • 1578

    帖子

  • 11994

    积分

2012-02-05 18:25:44

他们都说我不懂诗

有什么要紧

我只要知道,每个字都在讲述情爱就行

 

 

十五岚

十五岚 进士

  • 11

    主题

  • 312

    帖子

  • 8992

    积分

2012-02-05 19:26:29

恩,也赞同诗能使人看得懂这一说。问好朋友们!

十五岚

十五岚 进士

  • 11

    主题

  • 312

    帖子

  • 8992

    积分

2012-02-05 19:27:25
看得懂的不一定是直白的,直白的也不一定不是好诗。
修行

修行 秀才

  • 6

    主题

  • 19

    帖子

  • 1861

    积分

2012-02-05 23:51:35

非常感谢朋友们的跟帖!今天我和江山的编辑为了这事还专门探讨了一番,当我说出有的诗歌读不懂时,编辑笑了,说自己在编辑诗歌时也遇到过二、三首这样的诗歌,当时足足憋了近二十分钟也没写出一个字,后来经用了一个小时才完成按语。至于明白没明白、读懂没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什么意思连自己也不清楚。后来据这位编辑讲此类诗歌“精品”较多,像这样的诗歌,连编辑都读不懂、看不明白,何况读者乎,怎么还能是“精品”呢?这难道和欣赏水平、理解意识有关,我不敢苟同!

修行

修行 秀才

  • 6

    主题

  • 19

    帖子

  • 1861

    积分

2012-02-06 10:30:22
山溪朋友的这篇文章写的真是恰到好处,很说明问题,值得大家阅读!
修行

修行 秀才

  • 6

    主题

  • 19

    帖子

  • 1861

    积分

2012-02-06 16:21:09

我一贫如洗
但我却拥有一片白色的土地
我的白色接近死亡,接近虚无,
因而更接近本质,
我的白色不同于白雪覆盖,
拒绝浪漫和任何人的染指
夕阳西下
或是夜深人静的黑夜
在白色的领地
我搬运西西弗斯的石块

黑色的石块只适用
砌筑黑色的房子
像中世纪神秘的古堡
每间房子里
我都会安排一个幽灵
并和它们一起骄傲
一起孤独并失眠
我会把它们置于角落
任其发酵并开出死亡的花朵

你可以忽略建筑的细节
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
每一扇窗子上的污点
但要真正找到每间房子的入口处
恐怕要借助诺查丹玛斯
遗失的诗章

我拥有无数间零乱的房间
它们分别收藏失落的玛雅,诺亚的残片
法老的尸衣,泰姬陵和长城的砖石
我收藏疯子的基因和伪君子的DEA
收藏圣人,伟人的绝对隐私和
睡梦中的脑电图
我收藏一个民族最本质的头发
我收藏没有被话语者和史学家
污染的历史
并研究推动历史的所有欲望
和鲁迅的咳嗽

我会时常点上一根红蜡烛
检查我所有恋人骨殖的发酵情况
至于间隔的时间
弗洛伊德博士会告诉你
有时候这些蜡烛会引来
许多戴眼镜的飞虫
然而,所有的花边新闻
都会迷失在诺查丹玛斯的迷宫中
至于我偶尔系在某一间屋顶上
那棵树上的黄手帕
你尽可以看做是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
或是没有生命力的风景

总有一天,我会烧毁自己搭建的房屋
它们即使变成灰烬
也是不与水为伍的黑色石头

 

这首诗歌明白其中之意吗?是不是写得很纠结、很抽象、像在研究什么,有点像神仙诗歌吧,怪不得我几位诗歌写得很好的朋友说“只有”神仙“才能看度懂,至于读者就免读了吧”。

修行

修行 秀才

  • 6

    主题

  • 19

    帖子

  • 1861

    积分

2012-02-06 16:25:15

这首诗歌明白其中之意吗?是不是写得很纠结、很抽象、像在研究什么,有点像神仙诗歌吧,怪不得我几位诗歌写得很好的朋友说“只有“神仙”才能看读懂,明白要表达的意思,至于读者就免读了吧”。

箬茗

箬茗 举人

  • 11

    主题

  • 171

    帖子

  • 3006

    积分

2012-02-06 18:12:41
现代诗歌本就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有些人胡言乱语,七拼八凑,他也说是诗咋办呢?!怪就怪现代诗没有一个严格的尺度。我还是那句话,不管是含蓄还是晦涩,它都绝对不是故弄玄虚!!!所以看不懂也许读者阅读能力不行,也或许是诗歌本身的问题!并不是所有我们读不懂的诗都是不好的,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
小人鱼在天堂

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

  • 435

    主题

  • 6107

    帖子

  • 39881

    积分

2012-02-06 18:39:27
已推荐首页论坛精华,感谢作者支持
杨钟雄

杨钟雄 进士

  • 103

    主题

  • 1766

    帖子

  • 7549

    积分

2012-02-08 09:56:28

这首作品,有其繁复的地方,但只要抓住一些主要的语句,其它的地方也自然可以明白。

 

比如开头“我一贫如洗,但我却拥有一片白色的土地”

意思大概是:虽然我物质上是贫穷匮乏的,但精神上却很真实,纯净,甚至很富足。

延伸了可以这么说,我有我的追求,绝不屈服于俗世之淤泥。

 

如此,接下来那些陌生的意象当然是对此的阐述与表达。

那是对自身创作的一种独白与剖析,譬如自己热爱的范畴、方向,以及关心的元素,

从运用的意象上看,比如“古堡、幽灵”、“显微镜”、“诺查丹玛斯”、“鲁迅”、“玛雅、诺亚”等等,

概括一下,可以归纳出:神秘、古典、批判、分析,以及最重要的,诗意。

 

比如结尾的“不与水为伍的黑色石头”,水是柔软的,变形的,而石头是坚硬的,

是对开头的呼应,再次强调一种心灵与品质上的坚守与不屈。

修行

修行 秀才

  • 6

    主题

  • 19

    帖子

  • 1861

    积分

2012-02-08 13:32:05
这首诗歌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就是“我虽然一贫如洗,但我绝不同流合污”,很简单一首诗歌,为什么让读者要费尽心思去琢磨呢?
轩程

轩程 进士

  • 66

    主题

  • 697

    帖子

  • 9044

    积分

2012-02-09 17:17:24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此话不假

太直白的语言经不起推敲,耐不住咀嚼

个人一般读不懂就看看句子的表达如何,领会一种情绪足矣

问候楼上的亲们~

杨钟雄

杨钟雄 进士

  • 103

    主题

  • 1766

    帖子

  • 7549

    积分

2012-02-10 00:05:49

呵呵,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是吗?

所以不必非得说服谁,我们享受的是这讨论的过程,还有氛围。

希望更多的朋友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绿草裙

绿草裙 布衣

  • 14

    主题

  • 80

    帖子

  • 240

    积分

2012-02-10 09:20:17

1、并不喜欢这样的诗歌。堆砌物而已,空洞而泛大化。

2、一直认为有意蕴的诗歌才有生命力。前辈闻一多先生对诗歌的审美就三点:意象美、建筑美、韵律美。诗歌向来都是“诗言志”。本人认为,只有当作者的“诗言志”在大家的情感上得到了轰鸣后,那才叫“志”。如果就作品再深入,那就是文学批评(可褒可贬)了,而文学批评也只是文学概念的一个环节。所以,任何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要走向成熟与辉煌,那是要经得起一个认知的过程。

修行

修行 秀才

  • 6

    主题

  • 19

    帖子

  • 1861

    积分

2012-02-10 11:41:52
绿草裙朋友所言很有道理,那就是诗歌是要让每个读者读懂的。我在新诗部落发了一首以诗歌形式写的诗歌,叫《诗歌的美》,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朋友不妨去看一下,也许对自己在诗歌创作上有一些明示!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