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08 13:23:19
将最优美的诗,献给古老的板桥。不屈的身躯,敢与命运抗争,驮着希望与悲伤,送走贫瘠与荒凉,与山里人一起丈量那老去的沧桑。你那曾经折断的翅膀,如今复原,飞出大山,衔回山里人脱贫的梦想。欣赏,视角独特,融人的思想与板桥,韵律优美,耐人品赏。
美诗配美图,相映生趣,勾起人丰富的想象。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09 09:37:40
 高一.三班打篮球输了,女生女生垂头丧气,主力队员心里有气,雷老师更是感到没面子。但是,埋怨解决不了问题,找原因有不得要领。其实,原因是很明显的,雷老师只看到同学的缺点错误,批评失当,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郑大力尽管思想落后,说话没遮拦,但有点也是很突出的,劳动积极,打篮球特棒,然而,雷老师抓住小辫子不放,怎能调动起郑大力的积极性?再加上兰平与郑大力疏远了,缺乏配合,不能在同一场上打球,不输球才怪呢。同时,从篮球场上的失败,可以看出雷老师工作的缺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像张慧明这么能干,学习优秀,出板报一流的学生,冷落一旁不用,只抓住他与郑大力关系好的缺点,不予重用,不给人发挥特长的余地,如何能教育好全班学生呢?这一章通过篮球赛失败揭示了教育上的弊端,主题明确,事例典型,人物的个性鲜明。
  一幅校园里活生生的情景画,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校园风貌。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09 10:22:38
教室后面出新板报了,但是干巴巴的,没有插图,这让郑大力很看不上,数落起来,让刘伟很没面子。张慧明虽然心里不好受,但依然坚持写日记。郑大力对他写日记很不理解,但张慧明却劝郑大力不要退出篮球队,不然。自己就没所有生活的舞台了。于杰对郑大力可是一直抱有希望的,尽管多次帮助都令他失败了。他觉得郑大力需要温暖,需要耐心,一定会教育好的。又要发展新团员了,赵丽娟是发展的对象,还有冉姝莉、刘伟、兰平、卞翠香等,这些人积极性特高。遭到冷落的张慧明想和刘伟说说话,但刘伟因为张慧明与郑大力走得特近,便不与张慧明友好,张慧明心里像翻了五味瓶。细腻的文字,真实地再现特殊时代的校园生活。欣赏,推荐阅读。
青春时代的热情与烦恼,校园里的矛盾冲击着年轻人的心灵,深深扎根,影响终生。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09 11:07:54
杨艳红与冉姝莉在尽情地谈论理想问题,忘记了热闹的排球比赛。杨艳红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当一名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尽管宣传读书无用论,但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影响下,在小说中,元玲就是这样的典型,尽管她被打成反革命,但她的教育思想早就埋在杨艳红的内心深处,影响着这位纯洁热烈的年轻人。冉姝莉虽然持否定意见,但也并没有将杨艳红的偏激言论当成洪水猛兽。排球赛结束了,赵丽娟所在的排球队大获全胜。这一章充分展示那个时代的精神领域的激烈斗争。
情景相映成趣,人物对照鲜明,富有生活情趣。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09 20:35:51
三首字谜诗,追索汉字组合妙趣,陶冶文化人情操,增长智慧,增进友谊。一首小诗,教育你我,走好生活之路。欣赏,学习,问好。作者的执着精神令人钦佩,作者的坚持精神创造奇迹。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0 00:25:30
一颗雨花石化来的园丁,历经从学校到学校的酸甜苦辣,经风雨,见世面,对教师这一角色可谓又爱又恨,有喜欢又伤心。开篇即写出你苦修行成绩优秀,迈向高等师范学院,又因思想单纯,被学校蒙骗走进山区教书。走进山区学校又没有心计迈出去,只好扎根山区教育,又经历班主任的炼狱生活,对教育可谓了如指掌。放假期间同学聚会,畅所欲言,回忆曾经上学期间的师生情,同窗谊。回忆起往事,对恩师心存感激之情,如今,自己也上讲台,五味瓶总算打开,万千滋味尽在其中。
序曲,有一种浪漫的情调,借《红楼梦》的开头写法,引人走进教育的神圣殿堂。
对雨花石化来的人物的塑造可谓血肉丰满,棱角分明。
走进去,就没有想到回头,教育是一个圣洁的不归路。
故事,对生活中的阴暗面有所揭露,让人可以从中多长几个见识。
一部难得的校园长篇巨作,推荐阅读。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0 01:19:54
同学们忘不了林老师,更忘不了即将毕业时到林老师家吃的师母的春饼。可惜,林老师与师母都没有经济头脑,要是能开个春饼店,那么,现在就不用住着小小的两居室了。同窗聚会,最扬眉吐气的,数当年与大学无缘的德茗了。如今,数他最富有,成了中国第一代万元户的典型代表。一群教书的师范高材生在谈论着教育的苦和乐,交流着教学中的趣闻轶事,感慨着教育与驯兽的话题,万千滋味涌出心头,纷纷出口。可谓两幅教育与社会反差的生活图画。
教师的观念传统,难以与社会的功利观念相容,不知该如何面对?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0 15:00:55
在桃园里摘桃,那可是妙趣横生的美差。既可以赏赏美丽的桃园丰收的美景,又可以品尝桃子的香甜滋味,更可以畅所欲言,说说开心话。郑大力不受任何拘束,吃吃桃子抽抽烟,张慧明却十分拘谨。赵丽娟被梅霞霞撺掇着也吃开桃子,冉姝丽也搀合进来,三个女子一台戏,红红火火,好不热闹。在桃园里描绘出了一场年轻人的浪漫秋景图,让人赏读不倦。
桃园美景的描写引人神往,秋天摘桃写意画别有情趣。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0 15:26:18
三位摘桃少女,没有摘桃时,激情澎湃,又是唱样板戏,又是朗诵高尔基的《海燕》,面对美景感慨万千,走进唱歌朗读的极致中去。在抒发兴致阑珊时,开始摘桃,摘完树下的,又去摘树上的,谁知,摘桃要拍照的兴味顿时索然。一只毛毛虫把她们的革命小将气势冲得渺无踪影。活生生的将女子的聪颖与胆小画在了秋日桃园美景中,让人喜不自胜。
开合有度,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0 16:01:21
在劳动休息的时候,郑大力建议李大爷给大伙分桃吃,李大爷欣然答应了。郑大力给男生分了大桃以后,就不管女生,赵丽君将筐里的小桃换了大桃分给女生吃。女生们多了,话就更多了。先从梅霞霞、冉姝丽、赵丽娟怕毛毛虫开始说起,又说道赵丽娟朗读高尔基的《海燕》,然后归结到实验室闹鬼,鬼的有无等离奇古怪的事情最后又说道军事基地的秘密。可谓海阔天空任君信口而谈。好一派关心人生,关心政治,关心国家社会的满堂红。
年轻人的心,装天装地,海纳百川。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0 20:44:13
由刘伟入团申请没有通过,雷老师想到了父亲对王校长与刘主任的评价,想到了陈副校长与王校长之间的斗争。他既相信刘伟的父亲是冤枉的,也觉得王校长说的话在理,但他又觉得陈副校长这位造反派的年轻有为。他欣赏陈校长的才干,敬佩陈校长的为人。雷老师内心在矛盾中激烈活动者,不知哪条路I才是自己该走的路?文字真切地写出了那个时代一位年轻教师的心理状态。推荐阅读。
人物心理矛盾的揭示,可谓恰如其分。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0 22:53:32
好靓丽精彩的手笔。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关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话题。一位滑稽小丑般的学生,精力旺盛,编故事请假、为自己迟到辩解的能力特强。谎言连篇,绝不雷同,演讲水平特高。可惜在教室里坐不住,无心听课,却又影响课堂纪律。一位膀大腰粗、说笑不止的女生,特喜欢上课时上厕所,请假后走出教室时的那种神态令人忍俊不禁。针对现在上课学生提不起兴趣的问题,又提出教师穿着时髦,超前打扮有利于吸引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惜这种做法不可能让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做接受。师生讨论教师的待遇、教师的心理压力、教师的苦恼等问题,可谓集中了教育的诸多典范,击中了教育的诸多弊端。读来富有启迪意义,可以作为教育工作的工作的借鉴,消遣教育的佳作来学习。
脉络清晰,记叙、描写、议论有机地结合,组成一个精彩的篇章。尤其是描写,幽默风趣,形象可人。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1 09:31:28
这一篇章极富有文学色彩,最能抓住读者的心。刘伟,一位在班里表现最积极,思想言行都几乎完美的学生,却在入团的问题上,遭受打击。然而,作者却没有一下子把这层纸捅破,而是用大量的笔墨描写高一.三班同学们对入团名额的猜测。尤其是对刘伟,大家都寄以厚望,刘伟也觉得自己最有把握。但结果出乎意料,这怎能不伤刘伟的心。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哭泣,劝慰,往往无济于事。这种欲擒故纵的表现手法,大量笔墨渲染刘伟入团大有希望这件事,让读者跟着刘伟喜悦和悲伤,那不被接纳的苦痛是谁也无法接受的。欣赏,推荐阅读。
真实地再现那个时代对成分过分看重的片面做法,打击了人的积极性,扭曲了年轻人的灵魂。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1 09:57:52
刘伟入团没有份了,情绪低落,在选派代表参加学校学毛选大会的时候,也因为刘伟父亲是走资派被否定。于是另派兰平参加。班干部周大林是学毛选的出色者。在学毛选大会上,高一.三班获“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奖”,周大林获得的‘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个人奖’和‘背诵毛主席著作第一名’的奖状和一支英雄牌钢笔及一本‘毛主席哲学著作宣读本’。高一.三班依然是学毛选的标兵。这是那个时代极具代表意义的大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有待时间的考验。
当代的年轻人,读这部小说,应该是在读历史,很有阅读价值。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1 23:04:06
又是一出那个时代的“重头”戏。政治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学校可以随意听下课排练反击右倾翻案风节目。教室里没有老师上课,自然就解放了同学们。郑大力是其中最容易自由的人,他在这时就可以东游游,西窜窜。看看排练节目的队员,召集教室里的同学们下棋。但也并不是无人管教,教室里混乱的情况自然有班干部汇报给班主任雷老师。班主任知道后只是做了登记,并没有做严肃批评。那么排练的节目精彩吗?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精彩。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文革后期批邓时代的学校情况,很有学习研究的价值。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1 23:33:47
将一个江山的故事,用十六个季节的斑斓历史,演绎成文学的传奇。兄弟姐妹们分享着文字的绝妙栖息,汇集着浪漫的诗意,将江山文学的人物网名揉合成创意。苦恋诗人记着你的生日,担着道义,向你深深地敬礼,致以崇高的敬意。文字厚实,耐品。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2 10:32:11
充满抒情意味的文字。通过对“你”与学生的毕业离别的回忆,感伤离别时留下的诸多遗憾,将心中想说却未能说的话在苍白的纸上展现出来,给人以深深地震撼。作为教育工作者,往往以自己教出出类拔萃的学生而骄傲,但又为自己教出的学生道德的缺失而懊悔。然而,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好学生不一定是你付出的结晶,有遗憾的学生往往对你心存记恨,总埋怨你教育他的时候如何伤了他的自尊。于是,负责人的老师总是做着工作札记,厚实厚实的,权当是自己的《忏悔录》。满纸的伤感情,满纸的教师爱,可惜,学生有几位能体谅你的苦心呢?欣赏,学习,问好。
结尾的文字虽然几经重复,但我觉得这并非有意,这是情感的步步升华,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2 10:54:57
郑大力在玉米地里拉屎时,无意间发现一个黑色皮包,皮包里装着许多可疑物品,郑大力召集同学们想抓特务,但等了半天也不见特务的踪影。于是郑大力他们将皮包以及其它物品交给了学校,学校汇报给派出所,派出所的两个公安调查了半天,但终究也没有结果。郑大力渴望学校给以表扬,但最后还是没有答案。那么,那个皮包及其物品是谁的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精彩。
文字在朴实中流溢着幽香,情节富有诱惑力。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2 11:20:29
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走了,永远的离开了神州,永远的离开了他钟爱着的人民。他的人民,用沉痛的心情哀悼他,那种壮观的场面,可谓空前绝后。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一个校园中的一角。这一角可以说那是壮观场面的典范。虽然,学生们的笔墨笨拙,但那份真情,那种共同的心情是无可比拟的。同学们尽管对老师和同学有怨言,但对毛主席的爱,是共同的。那个时代,尽管不少人曾经被批判,被误解,但对毛主席的敬仰,是发自内心的。能看到这样的文字,值得当代人深思,值得当代的领导借鉴。
主席的那种与民同甘苦,公而忘私,一心只为治理国家的精神,政治腐败的坚定信念,值得敬重。
销愁隐者

销愁隐者 探花

  • 102

    主题

  • 4210

    帖子

  • 19041

    积分

2012-09-12 11:40:08
追悼毛泽东的活动格外浓重,那种气氛过来人回忆起来,觉得比父母去世后的那种心情还要沉重。不知主席去后,国家何去何从?主席去了,好比天塌了,地陷了,中国失去东方红了。校园里,没有了敌视,化解了矛盾,失去了言笑,满是吊唁的人群,满是自觉的行动。不用谁来鼓动,不用谁来督促,谁也不会觉得那是一种做作。那种真情的流露,用语言是无法形容的。欣赏,问好,推荐阅读。
文字中充满深深的真情,叫人泪如泉涌,痛哭失声。
共6页 12345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