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答微。
2009-01-15 00:23:32
答微编辑
首先得感谢你给我们社团的辅评
有这样的时间真是难得的
但是我不得不补充一句
我是耐着性子看完你所给的辅评的
这中间不排除忠言逆耳
但我今天在这也得忠言一番
看完你所有的辅评
发现了两点
一,打击为主
二,强调韵律
我想若是我们所有编辑都如你一般狠下毒手
我们社团估计也早就关门歇业了
不是说我们只捧不贬
但我们会贬得委婉含蓄而非闷棍对待
且不会在按中,而是在评论里或飞笺里
我想这样至少会照顾到作者的感受
但是很遗憾我在你的辅评里没有看到这闪光的一点
再说你要的“韵律”二字
试问没有韵律是不是就不称为诗歌了呢
而你在我们社团作者的散文诗里居然也提出了这一点
看了之后实在无语
你说你恨极汪姓诗人
可我不得不告诉你
汪姓诗人的诗歌啥都缺就不缺韵律
你咋恨极他来了呢
没错,诗歌是用来吟诵传唱的
但诗歌的精髓并非韵律而是意象
如果一味追求韵律,那叫歌词
歌词的确朗朗上口且易传唱
说了这么多
你也应该明白我们社团为什么删你辅评了
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
|
|
2009-01-16 01:44:23
就江山对诗歌的研讨和未来规划,江山有江山的思考。未分离出去,不等于不该分离出去。争论这些,目前意义不大。我们也是在讨论中。而且我们谈的是诗歌的定位,这是有特殊性的文体的思考,与其他文体,无关。不要混淆概念。
另外,此次额外添加辅按,是有特殊考虑的,并非惯例。属于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以前不是没有过么?以后也不会再有。没必要紧张到如此地步。呵呵。
|
|
|
2009-01-16 01:57:01
百花,也有种有类。至于对于我对诗歌的评价让人不愤之处,其实非常简单:两个字就解决--价值。
目前国内的文学界,小说还能改编成剧本,散文还能上央视的子午书简。直接讲:有价值,就能有价格。
诗歌呢?赔钱出诗集,然后到处送人,再然后被束之高阁,或者被当成垃圾处理卖钱。
不要提文学与金钱无关,诗歌是神圣的,是高雅艺术这些打口号。再拿两个简单的字衡量:流传。徐志摩的诗,可流传,大众流传。20多年来,大众流传了哪首各位崇拜的诗歌?就别再谈什么其他的了吧。
所以,不要动不动上纲上线。在觉得某事某人可笑的时候,自己是不是也正在被人笑?大家都自省自惕吧。呵呵。
|
|
|
2009-01-16 02:05:48
我这个人比较肤浅,大篇大篇的理论我不会说。不过我记得,自小进入文学的世界是因为我知道一句话叫做“言为心声”,形式是次要的,争端是没有必要的,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才是我们在写字的过程中最在乎的事情吧,不应该这样么?
|
|
|
2009-01-16 02:09:46
1、就本次加辅评事件,还有什么意见。请明确提出。
2、关于诗歌问题,本月末将开始大型活动。这里没必要继续,浪费时间。呵呵。
3、对于目前江山对诗歌的加精华标准,将逐渐向韵律过渡,这属于已定方向。
4、无韵的诗句,内容充实,质量上乘的,该加也绝对不含糊。但是会从严。
其他问题,恕事务繁忙,不一一招呼了,呵呵。
|
|
|
2009-01-16 02:43:03
答微阁下,是否偏离了我们所提出的中心思想?“就江山对诗歌的研讨和未来规划”,首先我们在这里有疑问的并非江山对诗歌如何如何,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针对某一种文体进行讨论。我们的疑问在于阁下对文章的辅评,以及这些辅评背后是否就是精品的标准。
您对我16楼的帖子如此答复,“说两点:1、写文字,目的是什么。----大家阅读。”。我在帖子中已经说了,“我一直认为有太多人给文字附加了太多注脚,这些注脚实际上偏离了文字创作本身,将写手引入其他领域。所谓标准,所谓分析,所谓批评,都是在文字产生之后才有的东西。没有文字,就无所谓标准或者批评,任何的分析都是空中楼阁”。您说到写文字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阅读,那么我想问一句,是否所有的写手都是在这样的目的指引下来进行创作?写作首先是写手自己的心理宣泄,如古人云“不平则鸣”。现代心理学有这样的结论——大凡伟大的作家,往往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受难倾向,这种倾向首先基于作家对世界的现存状态强烈不满所引发的。同时,也是作家对自我的反思与扣问,而所谓忧患性的人格特征也在于此。如果要深究到目的的范畴,那么我认为心理宣泄才是文字创作的最深层、最潜层的目的。而阁下所说的为了给大家阅读而创作,这样的说法恕难认同。试问,有几个写手在写作的最初是为了让大家都来看,有几个影响深远的作家是为了让大家都来看而走上文学的道路?很多写手只是想把自己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记录之后才想到是不是要给大家看,如果给大家看该在哪里投放,投放之后会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或者批驳的意见。假设在创作之初就想到什么要给大家阅读所以写这些文字,我只能说这样的创作动机未免有点牵强。
对于阁下“存在,合理。但是,存在,未必正确。应该思考的是存在的正确与否。如果该作者有什么问题,我可以与其就个性问题讨论。建议你在个性和共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理论上多参考一些资料。特别是关于文学个性化的问题。”的言论,我依然不能认可。如果对已经存在的现象不是先去研究其如何产生、发展直至成型,而先去研究它的存在是否正确,这是否有本末倒置的嫌疑?老话说得好,釜底抽薪。不明白根源就去评判其对错,我们的客观态度在哪里体现?再者,正确与否真的就是一个明确概念么?我们看到,很多超凡的作家、艺术家在身前从没获得过半点认同,而在死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漫长过程中才逐渐被认同。阁下认为是这些作家艺术家们错了,还是受众错了?我认为,都没有错。对错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始终在发展变化的动态词汇。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对错观念,无法取代另一个时代也无法被另一个时代所取代。我记得在初中课本里我就接受过这样的理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主观思想应该也是发展变化的,否则就是落后的。其次,阁下说到个性和共性、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组概念,我想阁下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认为我是一味推崇个性而否定共性,只愿意看到特殊性而无视普遍性的可笑角色。但,阁下是否看清楚了我在帖子中所表达的意思?我是这样说的,“没有个性的写手,没有个性的文章,是无法获得读者的。追求个性化应该是所有写手的共同特点,何况写手的创作过程天生就带有个性的特质。即使是刚刚学习写作文的小学生,也会在作文中带上自己的独特个性”。追求个性实际上就是写手的共性之一,只要是认真写作的写手,只要是希望自己不断提升的写手,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独特风格。而我作为编辑,尊重的就是写手们的这一共性。我没有因为个人喜好去赞赏或者批驳谁的文章,也没有用我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我所遇到的所有写手,在这点上我自认为能够对得起认真写作并且投稿到我们社团的每一个写手。我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判断,就指出哪一位写手代表特殊,哪一位写手代表普遍,更不能因此而去打击或者批驳。此时的特殊,不一定在彼时就不是普遍;此时的普遍,不一定就没有变成特殊的一天。依然是那句话,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如果一定要探讨特殊性,那么我想说,正是因为具有特殊性才能让一篇文章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它同时具有普遍性而能够获得读者及共鸣。只要有一个人,那就是意义和价值。就算一个人都没有,那至少能够证明作者本人曾经作为一个文字创作者而努力过,也同样是意义和价值。被阁下打击的写手,您真的觉得他们没有自己的读者吗?真的没有人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产生共鸣吗?
另外,阁下认为创作是在大原则下进行个性创作,关于这点我想是我写得不够清楚了。我在帖子中已经说过,任何创作都是先天带有个性特点的,哪怕是刚刚学习语文的小学生,也会带上自己的个性特点。我的意思,不是说创作的目的是个性化,而是说创作这个过程是天生具有个性化特质。就好像阁下在写辅评打击写手的时候,也许并不是出于打击的目的,但由于阁下自身的性格特点及文字偏好,而最终产生了打击的效果。不知道这样阐述阁下是否不会再误解我的意思,我想我已经很直白了吧。
另外,对阁下在22楼说的“没必要紧张到如此地步”,我觉得是阁下太紧张了。我们不过是为了求证是否应该用阁下的辅评来代表精品的标准,以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明确方向。当然,我们也是为了替那些被打击之后对继续来江山投稿持有怀疑态度的写手消除他们的疑虑。没有哪个写手会在被打击之后没有半点情绪,并且大多数写手会问一句“为什么”。我们就是来替他们来问这句“为什么”,也为我们社团问一句,“为什么”?
在深夜看到阁下的答复,于是赶忙来消除误解。如果言辞上有什么冒犯,还请阁下不要介怀。
|
|
|
2009-01-16 03:01:20
白天没时间,刚很认真地拜读了上面的所有回复
你说“20多年来,大众流传了哪首各位崇拜的诗歌?就别再谈什么其他的了吧。”
呵呵,你不清楚不表明我们不记得
舒婷顾城海子,他们谁没有争相传诵的诗歌
不要只记得一个徐志摩
如果说当代诗人,那需要的仅仅是时间而已
你也应该知道梵高的画生前一文不值而后价值连城吧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你又说“编辑,不只是按发表键盘,或者赞美作者的。有义务和责任多给些指导和引导。”
我们没有过指导和引导吗?
我说过我们不会以这种形式去指导去引导
那会把社团把江山引向绝路
而答微编辑你在做的正是江山其他任何人不会做的事情
其实我们都是在为答微编辑是否该依据诗歌有无韵律而去判其优劣
答微编辑的结论也已经出来
“1、江山对诗歌的审核,近期,将偏重韵律。这属于政策。”
“3、对于目前江山对诗歌的加精华标准,将逐渐向韵律过渡,这属于已定方向。”
暂不说诗歌你用这种标准去衡量优劣
我可以摘编一则你的辅评:
“PS:终于看到篇不错的散文诗,只是还需要在韵律上多下功夫,以可琅琅上口。[答微]”
这是社团写手发表在纸质媒体的一篇散文诗
我就纳闷散文诗怎么也要押韵了呢,显然是强人所难滑天下之大稽!
再说既然是政策,那么必定有研讨和商榷
我不知道这项政策经过了几人的讨论而制定的
如果仅仅是个人行为,那么也只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他人
对写手对社团对江山毫无益处可言
我再次强调一下我们的态度
我们只是想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接受写手的文字!
|
|
|
2009-01-16 03:12:56
我发完帖子以后,才看到阁下在22楼的言论,所以上来补充一点。阁下说:
百花,也有种有类。至于对于我对诗歌的评价让人不愤之处,其实非常简单:两个字就解决--价值。
目前国内的文学界,小说还能改编成剧本,散文还能上央视的子午书简。直接讲:有价值,就能有价格。
诗歌呢?赔钱出诗集,然后到处送人,再然后被束之高阁,或者被当成垃圾处理卖钱。
不要提文学与金钱无关,诗歌是神圣的,是高雅艺术这些打口号。再拿两个简单的字衡量:流传。徐志摩的诗,可流传,大众流传。20多年来,大众流传了哪首各位崇拜的诗歌?就别再谈什么其他的了吧。
说实话,看到这样一段话,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文学网站的负责人应该说的话。如果仅仅用这样的标准去考量写手的作品,且不论是什么文体,这标准本身就是非文学性的。文学要发展,不是用卖字赚钱来吸引更多人去创作,而是应该抛开市场经济观念、无差别地公正客观看待所有作品。当然,现实很残酷,谁都要生存。但如果用一句“有价值,就能有价格”来作为结论,难免让人心寒。江山如此多的写手,都是为了那点V币来的吗?放眼全球,数量惊人的创作者都是为了钱吗?请问阁下,您是否觉得我在这里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当一个编辑而分文未取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我也在挣V币,然后把这些V币换成游戏文,用来支持社团文章的打榜。于我个人,没有半分钱的收入。但我不认为这样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我不是为了那点钱而做这些事情,我们社团的编辑也不是为了有点额外收入,实际上就江山给的这点V币还不能改善谁的生活吧。也许我所追求的非功利性的价值,不能入阁下法眼,但这就是我所坚持的。对于阁下的“有价值,就能有价格”,我在这里申明,我个人从此不在江山投任何稿件,只做我编辑的本职工作。如果阁下不能容忍我这样的异类存在,一定要抨击到底,也无所谓,我大可以连编辑都不做,从此以后不再出现在江山。我不是什么名人,也不是大有来头的人物,仅仅是一个无名小卒。我做这样的申明,完全是因为无法容忍自己所坚持的文字创作被如此践踏和玷污。深知自己无法与整个网站抗衡,所以我选择独善其身。看到这篇帖子的,都可以见证。
以上言辞不代表任何团体,纯属个人行为,请阁下不要连带上我们社团或我们社团的其他人。谢谢。
|
|
|
2009-01-16 04:17:18
学术辩论也好,交流沟通也好,大家本是平等的,站的角度不同,观点不同而言。
但是看到“我在这里申明,我个人从此不在江山投任何稿件,只做我编辑的本职工作。如果阁下不能容忍我这样的异类存在,一定要抨击到底,也无所谓,我大可以连编辑都不做,从此以后不再出现在江山。”以及后面那些废话。什么与网站抗衡等等的时候,感觉非常厌烦。----只不过是正常的讨论,辩论,非扣帽子,上纲上线。好像受了多大委屈,有了天大冤屈一样。
别的不说,我起码是在和你平等交流、辩论。是强权了还是压制了?是打击了还是报复了?你能把自己放在不代表你社团的角色上,就非把我死按在代表江山的角色上?无聊。非常无聊。这样的做法和说法,我个人,非常厌烦。非常。你随便吧。
|
|
|
2009-01-16 10:59:39
既然你已经说这样的话了,那我没必要继续保持客气。你不代表江山,是么?我们一再说明是对江山的精品标准有疑问,而你一副学者口吻在这里回答我们的质询,你不代表江山的话你出来回答什么?动不动就搬出什么“1、江山对诗歌的审核,近期,将偏重韵律。这属于政策。”、“3、对于目前江山对诗歌的加精华标准,将逐渐向韵律过渡,这属于已定方向。”之类,这不是你代表江山在说话?好,如果你非要说你以上所有言论不代表江山,那非常好,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你这些言论实际上没有任何市场。你不是要市场价值么?可惜了,你自己都没有市场价值,却还要用市场价值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真是可笑。我们在问精品的标准,你自己搬出大套所谓理论来和我们“讨论”诗歌,请问,你是作为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在这里高谈阔论,你凭什么用你自己的观点到处写辅评打击别人?还说我们给你扣帽子、上纲上线,建议你回过头好好把这个帖子从头看到尾,看看到底是谁在那里压人。我说的都是废话,你要这么认为,那是你的事。我认为你说的甚至连废话都谈不上,耐着性子在这里跟帖,不过为了替写手们表示不平及不满。你爱厌恶就厌恶去好了,讨你喜欢也不见得是件好事。不见得你就讨人喜欢。
|
|
|
2009-01-16 11:36:29
看的我眼晕,实在没精力看你这个人一个劲咆哮,爱咋咋吧,你乐意你一个人蹦跶去!也许有时候人的观点难免偏激,但你至少可以思考一下别人的说法,干嘛一棒子打死!
|
|
|
2009-01-16 11:57:08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您的辅评的目的何在,是打击编辑和写手,还是控制精品,如果是后者,请恕我直言,无计划、无组织、无效果、能力低下。并且,如果你强调你不代表江山,那请问你用什么身份在编者按里面写辅评?如果是前者,那么您的确是一个成功者。
而且,即使您继续您的辅评,我还是要删,不是为我自己这个编辑,而是因为您这个辅评既没有金钱价值,也没有文学价值。
|
|
|
2009-01-16 12:05:38
1.“中国历史上,风雅颂,离骚,是先河。汉赋,是发展。唐诗是辉煌,宋词,是创新,元曲,就更不用体了。”
这里你开出了一个发展序列是吗?首先,这是一个逻辑未竟式;--“元曲,就更不用体了”。其次,蜻蜓点水般地学舌教科书不如真知有价值;就古典诗而言,屈原是无人逾越的高峰。你有兴趣的话。我非常愿与你就此铺开专题。
2.“新文化运动后,可称为代表做的徐志摩”--你真敢随便下判断!鲁迅和郭沫若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一个代表批判现实主义,一个代表革命浪漫主义高峰。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徐志摩居然没有转出一己小内心,很可悲。可能也只有代表你吧?
3.“其他,各民族的诗歌,长诗格萨尔王,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不用韵了么?”你好像听说过一些书名,请问当代最伟大的使诗《理所当然》你有读过吗?读过的话,你就不敢说“不用韵了么?”。顺利成章、你的这些话“自80年代后期,朦胧派出现,加个意识流,人人都去追求意象了,诗歌的整体步入一个大误区。
无韵不成诗
对诗歌的要求,也将逐渐由单纯的重意,而逐步向意、韵过度。这是大势所趋。”,不攻自破。
你根本不明白散文与诗的分界在那里。
|
|
|
2009-01-16 12:40:44
江山只要小说,散文、诗歌在江山本就没有价值,一篇省级报刊征文特等奖的散文到现在给不了一个绝品,还有必要讨论下去吗?都歇息吧~
|
|
|
2009-01-16 13:56:17
翻阅这个帖子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十分有趣的事情,首先,我们的答编提出了一个令我十分费解的概念,“诗句与诗歌”,说是诗句可以成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不能跟诗歌混为一谈。那么我请问,您所说的诗歌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我想不用说是写文的人,就连看文的人也一样清楚,答案就是——诗句。没听说过句子可以成为单独的一个文体的,您所着力剖析的这两个概念是不是很没有意义呢。
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个诗歌究竟是否要讲求韵律的问题,以及江山对加精的判定问题。
我们先来说说前者,在汉语诗歌从古典迈向现代的过程中,语言的转换是其中关键性的一环,是现代新诗获得自我认同的主要尺度,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语言韵律化与否与诗歌的内在价值是否形成必然联系是一个很好的命题。客观的说,我认为诗之所以为诗,是必然有着与其他文体的根本区别的,而这个区别究竟在哪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告诉我们,“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写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此,与历史比较起来,写诗这种活动更具有哲学意味,更能表现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接近事物的真理。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与表现方式,更注重意象与精神的表达。
古典诗学主要关注的是创作问题,诗法也就成为其主要内容。但现代以来,这种拘泥于形式的做法显然已经越来越不被人们所认同,韵律与诗法,是一些古典诗歌研究者和立志把握诗歌来龙去脉的人的研究命题,而不是我们这些爱好写诗的写作者们限制自我发展的定律。难道我们要背弃这种随着历史发展而来的创新重新回到被格式韵律所束缚的古人写作之中去么。
诗的美感有着三种境界:物我同一的境界,世事连心的境界,自我放逸的境界。而实现诗美的三种价值则体现在标示主体精神力量的价值,为世事立心的价值,为时势兴气象的价值。诗美主体应葆有充分的人格独立美,并以此“拥抱”客体,为人生乃至人类精神创造更高境界。因此,韵律并不是评判诗歌价值大小的主要标准,“诗言志,歌抒情”这句话我想大家都听说过,诗歌的精神内核才是它最具闪光的部分。一个过于追求韵律的诗歌并不会比注重内在品质的诗歌好到哪里去。况且,我相信,没有人在这里写诗是带着要让它有所谓的“流传价值”的目的的,只是出于纯粹的喜好与表达的冲动。
当然,我并没有否认韵律在诗歌的美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确如您所说,从风雅颂到唐诗宋词,讲究韵律的诗歌代代涌现过大量的好作品。可是,我想请问,您之所以喜欢它们,究竟是因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内在,还是它的韵律呢?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会是前者吧,如果是后者,那我们去把韵脚一个一个码起来不就可以了么,还费什么心思写什么诗呢?重要是重要,但部分毕竟只是部分,文章的整体才是第一位的。
毕竟,一切形式与外在,都应该是为内在本质服务的。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哪里,这很清楚明白。
您可以按照是否讲求韵律将诗歌分化为古体诗和现代诗,以及散文诗,甚至划分流派归属。但,毕竟,您不能否认现代诗的价值,更不能说现代诗不是诗而是别的什么东西。就好像说,您家一直以来都是吃芦花鸡,您就否认乌鸡也是鸡,这显然是不对的。
现代文坛,已经有很多人浮躁不安地去追求一些小成绩,执着于自己周边的小情小爱不去深究时代的精神需要与存在的内在意义。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还是有很多人,他们不在乎自己的作品是否有“价格”,不在乎自己的作品能多“琅琅上口,广为流传”,他们在坚守着文人之所以为文人所承担的责任,坚持着对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不断窥探与追问。我认为,这样的文人,这样的诗人,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的,是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诗人的精神传承紧密相连的。
从诗经到离骚,从屈原到李白,从苏轼到闻一多,我相信,当我们提起这些诗人时,更多的人会说,从他们的诗歌里,我们看到了厚重的思想与深邃的情感,因而感动,热爱,而不会说,因为他们的诗歌韵律感好琅琅上口我们才难以割舍。
这样说完,想必第二个话题我也将自己的观点表达的很明确了,我们不应该在文章的价值判定上检了芝麻丢了西瓜,片面地重视外在的表象的东西,我想一旦这样的风气兴起,一个文学网站基本也就快要走到穷途末路了。
至于加精和“价格”的关系,我认为是次要的,毕竟,大家来到这里是渴望创作与交流,而不是为了那么点V币来的,您说是吧?
我们的作者毕竟都还在摸索,并不够成熟,是不是应当充分支持和鼓励那些勇于尝试,真情创作的作者呢?
答微先生作为江山的编辑,您在这里所说的每一句话,提出的每一个观点和决定都难免会让人以为和江山网站整体的态度有联系。您在上文中左一个江山怎么怎么样,右一个江山怎么怎么样,当然会让我们认为您的态度就代表了江山的态度了,出于对这片土地的喜爱,我们难免要提出一些自己内心的想法,希望江山能够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个世界很大,文学网站很多,良禽择优木而栖也是必然的现象。若要让江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支持,希望网站能够多听听作者们的意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以上是个人一时有感而发,有点语无伦次,说得不好还请见谅。用这个ID是为了不和任何社团与他人牵扯上关系,如有您认为不对之处,还望指出,大家继续共同讨论,公平探究,谢谢。
|
|
|
2009-01-16 14:02:14
此贴的内容已经转为文学争鸣,很好,希望大家在江山阅读和江山论剑继续探讨诗歌的话题。
站务管理主要是发布网站管理方面的信息,所以此贴先锁了,望大家海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