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管理 回复本帖
欣雨文萃

欣雨文萃 进士

  • 134

    主题

  • 702

    帖子

  • 10295

    积分

绝品组评论贴(不断添加中)

2013-06-09 20:27:14

《姐姐,你是我的母亲》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27812.html

 

绝品主编点评意见:文章很好地攫取几个情节和细节,描写了作为姐姐女大当母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人类人性的善良和延续的道德之美。文章选择了最动人、最感人、最适合的素材。有一位大家屠格涅夫说过:“谁要是写出全部细节,那就失败了。”对于散文的写作尤其是这样。作者掌握了这一点。本文就是作者用自己感知的完美和能说明整体的素材,而成功塑造了姐姐的形象。不足之处,在最后的收尾,过于沉侵在对整篇的结论上,对于作品的社会价值渲染不够。

作者回帖:

唐音宋韵        2013-06-08 13:08:59

  感谢江山绝品评议组各位老师对拙文的认可并指出文中的不足!问好各位老师!顺祝编安!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6-11 08:27:03

《狗命也关天》http://www.vsread.com/article-322408.html                              

比起小说这个高大形象的文学作品,散文可能被认为低了一头,但是,小说细致地描写了人物人生悲喜,散文却可以零散地聚焦于一个点,所谓形散神不散,聚焦的放大镜可以发现维生素这样的营养,也可以发现污垢的点滴。这就是写作散文的“心”和散文的“眼”。本文从世界的小小局部,从人生的一个侧面,看出和写就了这样一篇散文:从几只狗和人类的交流与互动,很真实地展现了地球这个自然世界里,有高等智慧的人群对待低等动物的不同认识和作为,从而揭示了人类的善良和丑恶的种种。读惯了所谓“主题先行论”指导下文章的人们,可能对于不那么明确宣示主题和议论的文章不屑一顾,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文学理论上的认识,似乎应该更深刻的、从潜在的内涵上去理解文章对于世界的批判。

欣雨文萃

欣雨文萃 进士

  • 134

    主题

  • 702

    帖子

  • 10295

    积分

2013-06-13 16:34:19

《舞蹈的灵魂(散文诗)】http://www.vsread.com/article-324721.html

全篇两个乐章都是以高脚杯作为灵魂的寄托,以时间为序,进行吟颂。第一章以肉体的毁灭来喻示灵魂的升腾,第二章主要以自然、精神的失缺来说明人们的灵魂仍会按积极的方向不会失缺。彰显了肉与灵的追求上,人们所应追求的仍然是伟大的灵魂,不能做一个行尸走肉,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如果两章的内容上,稍作调整下,会更加完美。这首散文诗兼深度、厚度与广度为一体,语言与内涵皆有可观之处;且作者将笔触直指灵魂深处,挖掘得较深,令人动心,感染力较强。把生活哲理融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自然贴切,让文字和人生感悟之间充满了妙趣。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6-25 11:17:05

【流年】翠翠(小说)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76560

好的小说,既善于融入广阔的社会人生,又能勤勉和深入地进行思考,对于广泛接触到的许多事物,能形成相当敏锐的领悟和充满独特的见解。当社会、人生、自然界纷至沓来的诸多印象、感受、和体验、体味,在心中这些形象不断升腾之时,小说就从作者的笔下汹涌而出,显得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细节频出,目不暇接。这就是好的小说受到关注的由来。拜读这篇小说后,就出现了一种喜悦,江山绝品又多了一篇既能写得形象,又饱含情感与思理,虽然掌握文字技巧还略显不足,但是人物和鸟儿的描写,足以覆盖。苦心的锤炼和历练,一定会走向更加成熟。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6-26 20:11:21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33648                                                          《散文:妮儿,你别走》                       

 文章类似于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思想家和各种艺术家就以各自的方式,解开我们对现代文明生活的迷思。散文攫取了边缘、边远、山乡的典型性环境,吸纳了在这样典型性环境中的古老道德规范、风俗习惯、传统观念熏陶之农民形象,攫取了在社会和人性中最典型的情节和细节,解构了这样环境中人们的那苦闷、那哀怨、那艰难和那不屈于生活束缚、争斗的精神和不争的失败,很好地描述表现了这个家庭的状况,从而给读者一个思考的故事,适当得体的解读了社会和人性的归宿和升华。对于作为作家、作者,也必然是多情的。多情则善感,善感加善良则必然多忧多愁。大到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小到伤虫痛鸟,恋木惜花。所谓情寄八荒,思接千载,难得有长久的欢乐,片刻的清闲。因此,不应该把这篇散文看成人物情感散文,他是社会和人性的归纳。文人之苦,文人之乐,全在于此。 作品在情节上略有不足,个别情节缺少有力的举托,是作者在拿捏创作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故事上面,显得略有乏力,应该继续汲取文学理论的精华,继续提高。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6-27 19:38:13

【酒家诗歌】21克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30222.html

真正的诗是心底里的歌。作者用21种心情,展现着在那个时空期间的心情。记下了。否则或忘记或者变味道。这就是诗歌的出现。本诗歌作者对于宇宙人生,是入乎其内,又是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出乎其外,故有兴致;入乎其内,固有生气。清·王国维说出了作诗的要义。因为,诗歌不能凭仗着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本诗歌作者心静会如一池湾水,所以在风吹皱了水面时,就衍生出了《21克》。我们看到,作者在这时,宇宙万类就都活动起来了,因此,这风就是直觉,灵感,波纹甚至波涛就是这《21克》高涨的情调,于是,作者的诗就写就了。拜读。

欣雨文萃

欣雨文萃 进士

  • 134

    主题

  • 702

    帖子

  • 10295

    积分

2013-07-02 08:41:37
 新诗,不是顺口溜,那是文学艺术在心中的升华,那是生活中精炼出的语言,那是潜意识在心中的喷发,那是喷发中剔除了杂质的精华。有人写诗,语言调动不充分,就是因为缺少激情和提炼。有的人使用直白词语,但是直白并不代表没了艺术。作者恰当地掌握着新诗里文学和生活的诗味,于是作品就给人以美感和贴近了生活和感情。拜读。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7-04 11:07:0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36861.html

《求知路上,艰辛走过》

对于几十年前的一段公案,从自身感受、经历进行了回顾。文章从学习的重要性和当时社会的弊端,展示了那段历史对于人的摧残和误导,对于人性的忽视和不齿,使得一代青年耽误在起跑线上,也使得人才出现了断层。更为重要的是混乱了视听,严重地破坏了道德规范的传承。散文对于社会的描写,出于某些原因,不一定要直白地说出制度问题,读者有心,会从中读出端倪。本文的不足是,有些文字表达略显掣肘,或者有的地方过于自我陶醉,冲淡了文章的实际意义。文字和标点错误极多,社长、主编花费了很长时间修改。须知,某种意义上说,一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这点很多作者不重视,急于发表或自我欣赏。在文学创作中,要能够否定自己,否定一些文字、段落,才能写出更加好的作品。不一定对,也是借贵方一块宝地,说给广大江山文学爱好者的话。拜读。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7-05 08:20:22
心灵小说《十面埋伏》
小说攫取社会一个侧面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描述了一位农村到城里的女人在生活、情感、家庭、人际上的种种情节,揭示了从农村的朴素道德情感转型到城市生活后出现的几种思想道德的冲突,执着和迷茫、享受和无为,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对待,是揭示给读者的一个思考问题。小说比较好地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文章在情节的脉络设定上,还略显不足。直叙和转述手法,在写作上是难于掌握的,本文在衔接和使用上的明朗化和确切性欠缺,还应吸取和历练,以在以后的创作上有新的突破。
石霞山人

石霞山人 秀才

  • 24

    主题

  • 258

    帖子

  • 2853

    积分

2013-07-05 22:05:01

走到近前看柳永
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321166.html       
“走到近前看柳永”,我们要注意到他原名柳三变,其少时汴京应试,交欢于歌妓舞女,描烟花旗帜而词曲闻名,自成风格,“怪胆狂情”,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其才,这皇帝老儿却批之四字:“且去填词。”于是受到歧视、排挤和打击(不仅仅是“记住了”),从而官途无望,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浪于汴、苏、杭,其传词近200首的《乐章集》,以雨“霖铃”为代表,以“望海潮”为著名。表现了他的狂荡生活和浪子作风;大量描写妓女,而大受妓女们欢迎(一些古代优秀诗词流传至今,很多都得力于妓女传唱。因为古时妓女大都经过专门培训而才艺双全,多重而崇拜文人。不像今时娼妓只看银两不看人)。用现在话说,他的作品应该算是都市文学,其成就也应该属于文化与精神方面的。所以,近前看柳永,必先近词看,我们不难看出,是那个时代造就了那么一个词作大师。由是观此文,虽切点稍欠准确,思想稍有游离,但选材较新,观点鲜明,旁征博引比较得当,立意在于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扬,且行文明快流畅,语言干净利落。对照江山绝品标准,上下比较,看柳永,堪为一绝!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7-07 11:49:0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21166&pn2=3&pn=1

《走到近前看柳永》

这是一篇着重于述说柳永人生人品的文章,引用了一些柳永诗词,分析柳永的一生,但不在品味诗词。柳永一生潦倒,仕途无望,死后一贫如洗,由妓女凑钱安葬。他的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嘲弄了功名利禄,表达了怀才不遇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柳永一生,词作很多,后世传唱,影响很广。本文从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的角度,介绍了柳永对于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作诗先做人。研究古人,使得我们知道文化人必须忠于自己、忠于客观,忠于时代、忠于这片土地。好的作品,必然是作者陶冶物情,体会光景,贵在出于自得。深究事理,判得事理曲尽,那么,这样的作品就不会被磨灭。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7-10 15:33:47

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7-10 15:30:48

【江山散文】《三亚,灵魂之旅》

  散文,是海阔天空的领域。做为游记散文更加如此。游记散文,引入古迹胜景,引入人文默读,引入前人足迹,引入细心思考,就更能彰显出文章的厚重。一般的书写游记散文,大都是走一路看一路,甚至在描写景致上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更不用说写这个性了。所使用的那些词汇,也是用在哪个景观都可以的泛词。本文作者,恰恰是在游历中不忘沉思,在创作上不乏厚重,因此,写出了特色,写出了人文,写出了个性,写出了那个地方的种种内涵,不失为一篇大家手笔的游记散文。推广阅读。学习了。

 

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7-10 15:30:48

  散文,是海阔天空的领域。做为游记散文更加如此。游记散文,引入古迹胜景,引入人文默读,引入前人足迹,引入细心思考,就更能彰显出文章的厚重。一般的书写游记散文,大都是走一路看一路,甚至在描写景致上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更不用说写这个性了。所使用的那些词汇,也是用在哪个景观都可以的泛词。本文作者,恰恰是在游历中不忘沉思,在创作上不乏厚重,因此,写出了特色,写出了人文,写出了个性,写出了那个地方的种种内涵,不失为一篇大家手笔的游记散文。推广阅读。学习了。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7-10 15:35:40

复制的是地址,没出现,却多了评语,不还意思啦!致歉!——欣雨文萃

地址是:http://www.vsread.com/article-337472.html

石霞山人

石霞山人 秀才

  • 24

    主题

  • 258

    帖子

  • 2853

    积分

2013-07-12 19:53:06
      西递乃中国第一古村,是徽商发源之地,作者此文将其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令人如临其境,如履其地,叹为观止。描写细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有如一条金线串一颗颗珍珠,闪烁生辉,其美纤毫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光彩熠熠。语言明快清新,优雅有致,长短句的配合与排比的章法娴熟自如,技巧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内容稍有遗憾的是,对那里建筑环境的一个突出特色没有描述,那就是这个古老村庄溪流绕宅穿巷,有的甚至活水入堂而天井养鱼。古人为防火引水而建村,似应有墨可描。然纵观全文,是为精彩,上此一绝,欣然而甚慰!
石霞山人

石霞山人 秀才

  • 24

    主题

  • 258

    帖子

  • 2853

    积分

2013-07-12 19:56:27

妮儿,你别走http://www.vsread.com/article-333648.html ;

      这是一篇传统现实主义的散文作品,就像一部电影,通过“我”的讲述,把一个个镜头推到观众眼前。这些镜头,画面丰富而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而深切动人,不带任何杂质而纯净自然。细细观赏,我们的眼睛可以扑捉到一系列生动形象的特写,比如妮儿在红旗破碎的水库建造工地上挥汗奋战的劳动身影,这身影是顽强和坚韧的写照;比如母亲为妮儿求医跪拜桥楼殿,这跪拜能说不是母爱的彰显?比如一家三口夜走张家口、母亲跪求于医院大夫脚下,这一跪难道不够震撼人心?还比如,妮儿在弥留之际含泪表白,就是铁石心肠也为之动容而催之泪下……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或历史与现实看,这篇散文都表达了人性的亲情真爱,并无丝毫矫揉造作。不管时代怎么变,世风如何日下,人间尚有真情真爱在。尽管作品写的是过去年代的人、事,但这人、事,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以本人愚见,这篇散文十分难得。难得在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内涵和主题立意鲜明透彻,也在于架构的完整,语言的质朴。故而力荐上绝!言或偏颇,恳望大家、方家海涵!

石霞山人

石霞山人 秀才

  • 24

    主题

  • 258

    帖子

  • 2853

    积分

2013-07-12 19:59:31
       这个“元宝”,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方面说,这都是一篇很厚重的作品。厚重在于贴近现实,关注民生,着眼底层百姓,重墨写人。而这些人代表着现实社会的底层群体,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遭遇,他们的命运,是那么的紧扣人心。郑维奇和元宝,老孙头和王叔,这两组主要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各现性格特征。郑的精明、市侩甚至狡黠;元宝的老实、憨厚甚至愚昧;孙的忠实、善良以及表面的委屈;王的自私、抠门以及为富不仁,表现得一览无余。其他配角人物,如三姐、四姐、凌星儿也都各具性格特征。对比手法的娴熟运用,是这篇作品的突出特色,是人物塑造成功的重要因素。作者通过“我”的眼睛、心理以及言行一步步地把他们推进我们的眼帘,让人心灵震颤。成功艺术的感染力尽见如此。作者运笔老道,语言诙谐、幽默,时出精彩,令读者冷俊不禁而后唏嘘喟叹。但是,这篇作品也有两处失误,作者有意把人物集中在一间病房展开故事情节,而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病房都是分科的,主要人物元宝乃肋骨伤,不可能住到郑、“我”一个病房的;再就是杜冷丁乃医院控制药品,必由主任医师红处方开出,仅用于绝症晚期病人止痛,像阑尾炎、骨裂等一般病是不可能用上的。这虽都是小的失误,但却是细节的失真,而这种失真必然导致艺术的失真。因此必须修改,前者改为同一科病名,后者改用其他昂贵的止痛药剂。如此,这篇令人叫绝的作品入绝就更为完美了。一孔陋见,抛砖引玉而已。
欣雨文萃

欣雨文萃 进士

  • 134

    主题

  • 702

    帖子

  • 10295

    积分

2013-07-16 21:03:51
《一个小村姑的二十四节气》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333833    
江山绝品评议组               
天地阴阳,人情冷暖,和二十四节气一样,周而复始,但是,带来的却是因时代进步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触。作者对于生活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于天地时序有着深刻的理解。节气,是我国历法家一个传世的杰作,这篇诗歌也是一篇杰出的作品。古人通过观察记录,知道了每一个节气都有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作者通过对于节气的深入分析,联系到人世间的种种境遇,把二十四节气提高到人文哲理上,诠释了人间和世界里的四季和节气的特色,从而将诗歌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因而,我手披此卷,如饮甘露,深沁心脾,百读不厌。二十四节气也就如给人们上了一堂人生课,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以和气迎人,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细细读来,因阅读的个体不同,受益则不同。所以,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作者纵观节气,统揽人生,也就写出如此诗歌。读后沉思,我们也就学到了作者的心境,反复读诗,知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观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也就受益匪浅了。拜读,推荐! 

欣雨文萃

欣雨文萃 进士

  • 134

    主题

  • 702

    帖子

  • 10295

    积分

2013-07-16 21:06:35
江山绝品评议组    《春天的故事》http://www.vsread.com/article-320244.html
   这是一篇深沉的思考,细腻的观察,过去和现在对比,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在似乎几个篇章毫不搭界的展示中,作者老道的笔触,观察中的思考,从窗外已经一次次出现的紫丁香寓意中,春天早已来了!成就了娓娓道来的带有深刻意识的散文。作者开始点明了近几十年社会的变化,却又对自己居住的西部那座墙皮脱落的老礼堂唏嘘不已,听不见了老礼堂里的高昂口号,显现的是一片破败,预示着那个时代,在西部这个落后的地区也已经日没西山了。在后面的几个不同地位,不同命运的城市和乡村,人物和事件,走走看看,想想思思,用观察到的细微的事物和人情,用古代和西方的建筑与当代的建设进行了历史性、富有哲人味道的对比,于是,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了不同的境况。回到开头的文字,告诉紫丁香,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不平衡的,文章结束又回到了紫丁香的小屋,却出现了一个小虫子,没有打他,因为,不知道是害虫还是益虫,只有等待着,先看看那五颜六色了。文章对于社会发展的思考,在不经意中的叙述里,都带有深刻内涵的哲理性,需要认真拜读。
欣雨文萃

欣雨文萃 进士

  • 134

    主题

  • 702

    帖子

  • 10295

    积分

2013-07-16 21:10:2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40061.html《】桃花源里人家——西递(散文)》

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7-13 08:53:45
  一篇很不错的风物散文。作者不是生硬地引用古代记载,也不是泛泛地走马看花,而是有针对性地从众多的文物古迹里提取自己感到喜欢的、自己能够理解和有了感触的东西,进行了思考、加工,用文字记载下自己眼中的西递。走到任何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那里都会有很多值得看、值得问、值得细究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没有深刻的体味时,就拿来写文章,肯定是败笔;而同样的一个地方里,没读清楚的地方,拿来写,也肯定是败笔。作者恰恰脱离了这种单纯的描写,上到了一个高境界,这是我们写作散文应该学习的。硬写,就是败笔的前导。

 

欣雨文萃

欣雨文萃 进士

  • 134

    主题

  • 702

    帖子

  • 10295

    积分

2013-07-16 21:13:12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35072.html《小说:元宝》

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6-25 19:57:44
  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方面说,这都是一篇很厚重的作品。厚重在于贴近现实,关注民生,着眼底层百姓,重墨写人。而这些人代表着现实社会的底层群体,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遭遇,他们的命运,是那么的紧扣人心。郑维奇和元宝,老孙头和王叔,这两组主要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各现性格特征。郑的精明、市侩甚至狡黠;元宝的老实、憨厚甚至愚昧;孙的忠实、善良以及表面的委屈;王的自私、抠门以及为富不仁,表现得一览无余。其他配角人物,如三姐、四姐、凌星儿也都各具性格特征。对比手法的娴熟运用,是这篇作品的突出特色,是人物塑造成功的重要因素。作者通过“我”的眼睛、心理以及言行一步步地把他们推进我们的眼帘,让人心灵震颤。成功艺术的感染力尽见如此。作者运笔老道,语言诙谐、幽默,时出精彩,令读者冷俊不禁而后唏嘘喟叹。

 

江山绝品评议组

江山绝品评议组 童生

  • 5

    主题

  • 42

    帖子

  • 999

    积分

2013-07-17 10:01:3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43256    小说《秀》

赞赏生活气息浓烈,乡土气息浓厚的作品!写文章做什么?如果自己欣赏就作罢了,如果是给人拜读的,那么,就要写出社会和人生,写出品位和人性美。好的作品,能使人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自己的人生责任、自己的人性美丑。从而,激起读者的勇气,唤起对人类的爱。当然,我不喜欢“问题小说和散文”,因,直白,必然苍白无力;没有深刻内涵,靠解读新闻和口号式的描写,甚至情不够性来凑,也必然寿命不会长久。本文,通篇没有这些,却更好地实现了人物描写的丰满和它的文学性、社会性。在大地上,尤其是西部或者山村,这样的悲喜剧还少么?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描写,从而唤起人性的美好,也就鞭挞了在社会上疯行的(尤其是城市,大城市)无良品格和灭失的人性。就像本文一样,通过“秀”这样一个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这种美的一面,同时也给人以深思。忠实于人类的真正灵魂,用率真的表现形式,写出来的作品就是大众的朋友。倾吐着喜怒哀乐的情怀,就是这个世界美好一面的备忘录。拜读,推荐!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