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凤鸣
|
『梁溪凤鸣』论风逝作品的社会责任意识2014-07-26 19:49:29![]()
三十六年前,当时我还是部队里的一个小小文书。那时候社会上正在热热闹闹地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一个周末,我从太行山下来,步行走了十里路进城,然后乘火车六个小时,进北京。为的就是买一本书——《论文学》。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二月版。那是一个无书可读的年代,到处都闹书荒。远不像今天这样,无论你走进书店还是图书馆,书多得让你来不及看。 买到高尔基的书,我如获至宝。一连读了四五遍,读到很多重要段落,我今天还能大致地记得。我对这本书的痴迷到了违纪的程度——我在进攻演习的三个冲锋枪弹匣中,用书换下一个弹匣,装进子弹袋。好在我是特等射手,总是首发命中,没有露出破绽。 高尔基老头在书中告诉我: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文学的任务是反映和描绘劳动生活的图画,把真理化为形象——人物的性格和典型。显然,高尔基是个现实主义作家。 说实在的我非常喜欢这个俄国老头,他是我的文学启蒙者。我读的第一批洋人小说,就是他的《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自传三部曲。当然,他也有极其浪漫的作品,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海燕》。 来到流年,风逝是我接触最早的作者之一,我们相识的时间,还要提早在到江山之前。风逝的作品,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无论小说、散文,那怕就是诗歌中的意象都是现实中可见的。 风逝文学作品中最可贵的地方,不仅仅是她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而是她自觉担负的社会教化责任。她的所有作品都自觉地“文以载道”,充满正能量,充满社会正义的力量。当然跟生她养她的胶东这块热土上的所有具有社会良知的作家一样,她的作品在一板正经的主题下,有时也不乏一些黑色幽默。比方《再给儿子当一次马》、《窝囊男的幸福生活》、《歪嘴八爷的“爱情”》,不过,读风逝小说,那些黑色幽默提不起读者的笑意,却会让人感到难过的压抑。 如果说“文如其人”这个命题是个真命题,举例时可以举风逝。从她的文章你可以想到她本人。简单明了,爱憎分明,眼里揉不得沙子。她的行文都很简洁,结构也很明快,起承转合非常分明,具有显而易见的内在逻辑联系。就算是最不易用非虚构语言、最不应逻辑分明的小说,风逝的句子,一样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而且直奔主题。 这一切大概跟她的职业有关,她是个很具有职业责任与职业道德感的教师。唐宋八大家排名第一的韩愈尝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风逝,把她师者的责任,也挪到了文学作品的写作上。唐朝人韩愈说“文以明道”,宋朝的周敦颐发扬为“文以载道”,他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他们认为: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 我不敢臆断风逝一定读了韩愈和周敦颐的学说,但是她却在自己的创作中,自觉遵循了这样的创作原则。 最能说明风逝创作风格的是她的绝品小说《新墙头记》。这篇小说细节逼真,几乎全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新时期的不肖子孙,以道德的力量,鞭笞拷问见利忘义的脆弱亲情,用事实告诉人们,“养儿防老”难防老。是一篇震撼心灵之作。 高尔基说文学作品有三个主要要素,分别是语言、主题、情节。分析风逝小说中的这三个要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解读她的作品。 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主要工具。 文学语言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用来描写的语言。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让我们来看风逝的语言风格。 “在所有的月相中,最喜欢的是满月,尽管它太丰腴,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月满则亏’,而且也明白‘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的道理,但,它毕竟是团圆的象征。”(摘自小说《瘦月亮》)就算写小说,风逝也不忘在开篇就对读者教诲一通。 “他装聋作哑,一直说着官场的话——‘是领导的厚爱,同志们的支持。’鬼才信他!这些在官场混了多年的人,谁也不是傻子。”(摘自小说《如果可以重新来过》)这样的反讽,不用多说。 “人哪,一辈子总会遇到那么不好走的几步,若当时咬咬牙勇敢地走对了,怎会有今天这种生不如死的局面?”(摘自小说《孽缘》) 风逝的语言风格,明快、简洁,来自民间,非常生活化。这些生活化的语言,经过她的提纯、提炼,放在小说中既起到了教化之功,又显得淳朴自然,毫无矫情之感。 文学的第二个要素是主题,风逝作品的主题,最能体现她的忧患意识。风逝的作品,无论散文还是小说,几乎都避开重大事件、重大主题。她善于从平凡人、平凡事中发现重大的社会课题。她的小说很多就是乡镇上的事,可以笼统地称之为“乡镇”小说。 乡镇,既不是农村,也不是都市。是两者之间的一个过渡。风逝就在这个过渡中,确定了自己的写作领域,写得如鱼得水。她的作品有着显著的“文以载道”的特点,但她的作品却没有干巴巴的说教,那些教化之功都深深地隐含在故事情节之中。 风逝的乡镇世态系列作品,我把她的主题概括为批判启蒙、社会分析、田园牧歌三个方面。前两个以小说为主,后一个以散文为主。 批判启蒙方面,比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写的是天下男人,几千年来都没有越过去的那道坎。人性的劣根性,根子很深。《不是不说就不会痛》说得是“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故事。 社会分析方面,比如《沉重的祈愿》鞭挞了见利忘义,坑蒙善良人的骗子。《新墙头记》批判了新时期的不孝子孙。《孽缘》写一个女子,因一次轻佻的行为,带来的一生祸患。 田园牧歌方面,比如《不解的际遇》写的是普世之爱,充满人性光辉。《纯真的苹果》写的是人间的真善美,一种至纯的人性美。《“气管炎”的一次“犯上”》既写了一个好丈夫的体贴入微,又反映了现实中“女权”的高涨。《太阳瓦面过》写的是中国小说最古老的主题,好人终得好报。《难肠》写的是个母慈女孝,其乐融融的故事。 风逝小说在主题选择上,大部分集中与家庭、两性关系、人性人情等方面。小中见大,寓平凡以伟大。 风逝的乡镇系列小说,让人想到了明末江南才子冯梦龙的“三言两拍”,其语言风格、教化之功,真有大同小异之比。 文学作品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风逝的故事情节是现实主义风格的,她的故事中的细节,你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影子。在她的叙事情节中,很少能看到魔幻主义、印象派艺术、存在主义美学的特征。她是非常写实的。实实在在地反映现实,反映现实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姜老师展开信封中的信笺,上面打印着如下内容:赵晓茵同学,你的作文《奶奶的包子》经‘雏鹰’杯大赛评选委员会的专家讨论审核,已经通过初赛,进入决赛。请交80元参赛费用于决赛评审费用。决赛审核费截止到5月30日,以当地汇款日期为准,过期者视为放弃决赛权。预祝获奖!”(摘自小说《沉重的祈愿》)这里的“获奖通知”逼真到可以作为“通知”的范文。 “笑笑三岁时父亲车祸身亡,六岁时,因失去丈夫一直精神恍惚的母亲落进池塘溺水而死,也离她而去。年过七旬的奶奶已经照料不了她的吃穿用度,嫁到离村子三百里路的姑姑将奶奶和她一起搬到了临阳城。”(摘自小说《爱,已无法负责》)这段话,平白得就像是邻家妹子的一段家常话。明白畅晓,把事情经过交代得明明白白。 “柳之春是个孤儿,在他上初中那年父亲开着拖拉机去给生产队送公粮,在迂回曲折的盘山路上为着躲避一个下坡刹车失灵的女孩,拖拉机掉到悬崖下,车毁人亡。得知噩耗,有着心脏病的母亲伤心过度也追随丈夫而去。柳之春是靠着大队每年发给他的生活补助帮扶着读完了高中。”(摘自小说《天堂之门》)这样的叙述,冷静客观,像是新闻报道。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读风逝小说,那些用白描手法展开的情节,与现实生活的逼真到了人物直接照镜子的程度。 用这么短的篇幅分析风逝小说。没有办法细说。我列出了不少的篇目,请读者自己去阅读。从中你会读到一个小城教师自觉担在自己肩上的社会道义责任。她用自己小说中的故事、主人公的形象,无情地鞭笞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人性劣根性,鞭辟入里地揭露现代社会在一切“向钱看”毒雾下的丑行,同时也热情地演绎出现代版的田园牧歌,用来歌颂真善美的时代精神。 作为一个有着充分良知,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者,我以为风逝的小说是成功的,她的成功主要表现在道德层面、精神层面、社会意识层面。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风逝本身就是一位农门里走出的女儿,她对乡镇人们的关注,不是自外而内的,自高而下的,而是平视的,息息相关、血脉相连的。可以说她对乡镇上的人和事,知之深、爱之真、痛之切。她自觉地关注乡土、关注乡镇、关注乡镇上的人和事,乡镇在中国是个特殊的群体。 风逝在她的小说里,对人性卑劣的一面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和无情鞭挞,恨不得立刻铲除这些“恶之花”。她的小说是传统的,她所依据的道德力量也是传统的,但是她小说中的人物却不是简单的、漫画式的,恰恰相反,他们都具有复杂的性格、复杂的人生历练,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这一个而不是哪一个。 风逝在她的小说中也热情地歌颂了真善美。她似乎不自觉地试图塑造新的道德范式,养成新的适合今天文明的人文精神。她自觉地担负起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这样的文学使命。她是个“文以载道”的使徒,用她单纯而明净的笔,张扬爱心、贬斥贪欲,给人展示理想主义的光芒。 风逝是个现实主义作者。她的作品里充满了善良、醇厚、郁闷、无奈与期待。
![]()
|
|
|
![]() 清影儿
|
2014-07-26 19:58:16
这么长的文啊,这个这个,先抢个沙发哈,二哥家的,呵呵
|
|
|
![]() 江楼望雨
|
2014-07-26 20:48:19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风逝老师的作品扎根于生活;她长着一双慧眼,极其善于从别人熟视无睹的处所发现深刻,开掘源泉。她的文笔是朴实的,没见她弄华丽,但却是感人的;感人的力量来自深刻的思想。她从不哗众取宠,她笔下传达的是(正如凤鸣所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本人有胶东女子的特点:直快、贤德、绝无虚言假套;文如其人,她的作品映射着她身上的品味。 |
|
|
![]() 江凤鸣
|
2014-07-26 21:01:55
小影儿,以后不许随便就占沙发,占了沙发不说话要罚款的。
|
|
|
![]() 江凤鸣
|
2014-07-26 21:04:17
俺最近发现江楼老哥变了,变得十分可爱,不抬杠了。不抬杠是可爱了,但是没人抬杠他别扭啊。不过对于风逝,咱俩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哥,就假装咱是英雄吧,行吗?
|
|
|
![]() 鸿渐于陵
|
2014-07-26 21:58:55
鸿渐极为认同二哥对于风姐的评价,我认为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此。我说过,文学要为现实服务,而不应该仅仅是风花雪月和奢靡情怀。
|
|
|
![]() 风逝
|
2014-07-26 22:24:21
今天,和绵羊同学去逛街,累得脚疼,回家竟然忘记了好多事。 半夜跑到论坛一看,哎呦喂,俺们的顾问大人凤鸣先生呢不是早上告诉安要写挣银子的讲课稿吗,怎么却费心费力给俺那丑陋的文字写了一大堆?感动ing…… 二哥,你辛苦了!总是做这些出力不挣钱的事还乐在其中,目的仅仅为了快乐你的流年姐妹兄弟,二哥的境界令人仰视。 但是,要说的是,你过度拔高了那些毫无文采缺乏想象力的文字,这样在论坛写帖子宣传,其结果是让风逝的丑陋亮相,更寒碜啊。二哥,你先给俺造个地缝,要宽大的! |
|
|
![]() 风逝
|
2014-07-26 22:29:31
江楼先生好!您是因为咱是老乡,所以就这样抬举偏爱俺,我的絮叨的文子是达不到您说的高度的,但,我愿意以您说的作为今后的目标,去努力。 愿先生保重好身体,开心幸福玩文字! |
|
|
![]() 风逝
|
2014-07-26 22:36:40
鸿渐君啊,就不要和二哥一起起哄了吧,我在想,你是不是再和二哥一起想着来个恶作剧,把风丢到空中,然后好摔个稀巴烂啊? 俺缺乏想象力,因此,不得不照搬生活;俺没有文采,写不出绮丽文字,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你不知道看别人文字那么美丽优雅,编的故事那么曲折动人,俺有多羡慕! |
|
|
![]() 城里老猫
|
2014-07-26 22:55:20
风姐姐,二哥三哥,还有江楼老哥都在夸你,你就别再客气了,文那么好,能让这么有能力的人夸赞,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要是老猫,早高兴得请客了,嘻嘻,有空一定把你的mei文全部欣赏一遍!
|
|
|
![]() 江凤鸣
|
2014-07-26 23:09:42
风,我认为我的评价实事求是。我不会轻易的去抬高谁。你晓得我这人本事不大,但还是有点清高的。我甚至很少去跟评。我明天去上管理课,这对我来说是熟门熟路。
|
|
|
![]() 江凤鸣
|
2014-07-26 23:16:48
谢谢三哥的认同。我对文字的评价,不以是否得精得绝为依据,因为那不过也是一家之言,或者几个人叫好而已。风逝的文字正如她本人所说,称不上华丽,但文学难道是以华丽来品评高低的吗?我相信高尔基的说法:文学的任务是反映和描绘劳动生活的图画,把真理化为形象——人物的性格和典型。风逝做到了这一点,她的文字就有了存在的价值。我固执地认为,无病呻吟的文字写得再艳丽,也只是个没有内涵的模特儿。人们欣赏的只不过时她的外衣,跟她本身没有多少关系。“文以载道”,“把真理化为形象”风逝的文字,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
|
|
![]() 江楼望雨
|
2014-07-27 08:30:29
回复江凤鸣: 最近是有些不大找人抬杠了,原因有二:1、找不着合适的杠子头,没的抬;2、天气太热,怕流汗。咱们再抬一抬?——老弟确有善于读人的慧眼,有本事您把流年人(包括编审、评论员写字的)全部读一遍,咱让水榭老版给您发奖金。 |
|
|
![]() 晓文
|
2014-07-27 08:45:48
一字一字品读了二哥的——论风逝作品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想说一句话——二哥所言极是!
|
|
|
![]() 红袖留香
|
2014-07-27 13:48:20
二哥,我很认同你对风儿姐姐文字的评价,她不是一个细腻的人,但却在豪爽中见真情!风儿姐姐,前几天二哥为我写的帖子,你说我幸福,那么请问姐姐现在感觉如何?是否也幸福得一塌糊涂!?
|
|
|
![]() 江凤鸣
|
2014-07-27 14:47:54
回复老猫:谢谢关注。那个风哈,假装谦虚,不大好,是不是?
|
|
|
雪飞
|
2014-07-27 14:58:20
风逝的文与为人都是我喜欢的那种,她的善良,为人真诚无不在她为文中体现,如江老师所言,风逝是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作者,她让我敬重!
|
|
|
![]() 江凤鸣
|
2014-07-27 15:00:17
报告江楼老哥,大热天俺也真不想跟您抬杠,不然中暑了不划算。不过俺可不同意你的提议,给这么些人写东西,你想累死我啊?嘿嘿,俺不上当。给小狐仙写,那是因为她小说写得魅惑;给风逝写,那是因为她的小说真实。她们共同的特点是敢于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现在文学界在提倡美文,那些无关社会痛痒的无病呻吟。我不反对风花雪月,这也是文学的流派,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转型期的社会,更应该提倡现实主义的作品。这是我写这样两个帖子的初衷。当然了,如果你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我一定写下去。毕竟在这个人人向钱看的社会里,俺也不能免俗。说吧,你给多少钱?
![]() |
|
|
![]() 江凤鸣
|
2014-07-27 19:22:36
雪飞,你的话,俺严重同意。
|
|
|
![]() 天上雪
|
2014-07-27 21:28:55
哈哈,二哥,你好厉害啊,
![]() ![]() |
|
|
![]() 天上雪
|
2014-07-27 21:29:54
话说,我们的风逝同学,确实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心怀大爱!所有这些,在她的文字里,都有很深刻的体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