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望雨
|
2014-12-02 16:26:36
凤鸣老弟,我自信我不会输给您。别看您卖弄了一些什么“选言判断”、“全称判断”之类的逻辑术语来吓唬我。
咱还从散文的内涵以及外延说起,你以为说清楚了,其实你还糊涂,陷在泥沼里的是您;您以为您正走在正南正北的大路上,其实恰恰是您迷失了方向。您把小说和散文的分野定在是否允许虚构上,这是明目张胆地混淆概念。让我来告诉您(真遗憾,这是我给学生讲课时用的讲义):区分小说和散文界野根本不是什么可以虚构与否,而在于是否举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环境描写,小说三者不可或缺,而散文则不,它可以天马行空,怎么写都可以,只要掌握形散神不散的原则叫可以了。您曾搬出意识流、先锋派来企图推翻传统的观念,可惜它们成不了您的稻草。那个意识流看来没了意识的理性,没了过去和现在的时间感觉,也没了逻辑关系的演进,完全由潜意识支配行文,其实,它的潜意识并不是精神病人那样无章可循,它的主观感觉还是反映一种或隐或现的形象的。至于什么先锋派,我老实承认没大读过,不过我敢断言,它决代表不了小说的主流,就是说,它颠覆不了传统上小说的内涵。小说完成三原则的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那就是虚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嘛,如何去“高”?手段之一就是想象虚构。但是,虚构却又不是小说的专利,散文也可以! 秦牧说过(又是秦牧):散文和小说是邻居。既然是邻居,那么互相借一下东西用是可以的。 什么是散文?这说来可就话长了。从古到今,它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丰富扩展变化。最初,只有诗和文,诗经所载形式以外全是散文。后来,又有了散文(散语)和韵文(韵语)之分,韵文里边又出现了骈俪,那发展变化的时间和朝代,我脑子不好,难以确切地指出。还是跳过一大段,直接来到现代吧。即使现代到当代,也有过多次嬗变,有过与其他体裁的错杂,模糊概念的交叉,终于形成了与小说、戏剧、诗歌分庭抗礼的独立。但广义散文涵盖的面非常广,报告文学、传记、回忆录、游记、随笔、速写、特写,乃至杂文,都属于散文的范畴。从狭义的讲,那是就是文艺性散文了。即使文艺性散文,也还可以分成述事写人的、抒情的,还有一种诗文合一的,称为散文诗。您不是要一个全称判断的推理吗?那我给您一个:凡文学艺术作品都不排除虚构手段,散文是文学艺术作品,散文不排除虚构手段。可以吗?当然,广义散文中的报告文学和回忆录,不能去虚构,尤其是传记、回忆录。譬如,您想写您······哦!还是换换人称——譬如,我想给我爷爷立传,如果虚构,那就是大逆不道!莫言写小说可以,他把他爷爷写成强奸犯,没人管,还得奖。 下边应当说说散文的特质。归结起来,散文的特质是自由活泼、以情动人、形散神不散、有诗意美意境美。您想来个全称判断吗?好,我再给给您一个:自由活泼的东西没桎梏,而桎梏妨碍自由活泼,不允许虚构就是桎梏的表现,结论:想自由活泼,就允许虚构。 您不是说我找不着论据例子了吗?那我再给您。还记得《第二次考试》吗?现实中的那个主人公是牺牲乐得,可她在文章中活下来了,而且被录取了,皆大欢喜! 余光中的《蒲公英的岁月》,台湾简贞的《女儿红》, 都是穿梭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杰作,挺感染人。 无论写什么体裁的文章,也包括散文,感染力应当放在首位,虚构与否,看需要! 在作家笔下,虚构无罪,就看你虚构得像不像(艺术真实)! 我看可以了,找一句话作结语吧:让我们抛弃封闭保守自我束缚的散文写作观念,旗帜鲜明地提出“按需要虚构”论! |
|
|
|
天上雪
|
2014-12-02 18:38:52
首页精华帖!
|
|
|
|
鸿渐于陵
|
2014-12-03 17:39:53
好热闹啊,这两天有点忙,没顾得过来跟江楼老哥辩论抬杠,这不,我忙得差不多了,我又来了! 在静如画的贴子里,您提出质疑:秦牧这“御用文人”的封号是谁封的呢?然后二哥江凤鸣说您反击有力得一分,雪飞也问我哪里淘换来的御用文人一说吗,说我举证不实。要知道二哥和雪飞可都是我的支持者啊,看来老哥诘问极其有力。 至于我为什么说秦牧是御用文人,在静如画的帖子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妨再重复几句。在60年代初,数千万人死难,饿蜉遍地,广州岂能例外,秦牧却以一篇《花城》来粉饰太平, 以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做事例来弘扬所谓的社会意义,胡说八道,毫无诚信,而且还被编入教材,毒害一代中国人 ,这不是御用是什么?即便不说他是御用文人,他也有御用文人的心理,最起码这篇文章被御用了,这总该没问题吧?
但是,我首先得承认,我没有在其它任何资料上看到过有人称其为御用文人。但是我想御用文人是不会有什么专业认证来认定其职称的,即便有人说他是御用文人,他就是了吗?没有人说他是,他就不是了吗?鲁迅说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先生就是走狗了?九一三后,把林彪军事家的头衔都拿掉了,林彪就不会打仗了?难道一定要有高人名人这样评价秦牧,我才可以这样说?这是什么逻辑呢?我个人根据他的文品说了他一句御用文人,又有何不可呢?就因为鸿渐不是高人名人,太普通啊。 二哥,关于这个问题,我不同意给江楼老哥加一分! |
|
|
|
江楼望雨
|
2014-12-03 19:04:33
嘿嘿,鸿渐啊! 揪住你那个“御用文人”要出处,那是抬杠的需要,你看不出来啊?把那一分扣去吧。 不过对于秦牧《花城》的评价,我还是有我自己的看法。花市在广州是真的,实有其事其景,尽管我没去过。还有真实的是那些卖花的看来不是象今天花市的发财的贩子,那是一些花农,他们出筋拔力培养出鲜花趁这好机会来换钱买粮食填肚子,这,在那种情况下,你让作者去写真实?毕竟鲜花被买走了,不是大款买走的(那时没有大款),花市的花给了人们美好的情怀。换了您,您怎样去写这个花市?您可以回答我说:我回避不写 ! 那咱们就不争论了。 |
|
|
|
鸿渐于陵
|
2014-12-03 19:25:43
老哥替我回答了,还真对啊!若是有人用枪顶着我的头让我编造故事骗人,我也虚构这个花市散文,若没有,我就会选择不合作。
|
|
|
|
江楼望雨
|
2014-12-03 19:42:06
鸿渐:咱们让这个贴子沉了吧,辩不出结果的。记得好像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过一次“散文是应该写实还是写虚”的大讨论,那是全国性的,没任何结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江凤鸣给我搬出了逻辑学,须知散文体裁是不能用逻辑推理来定义的,他现在又开打瞌睡会议去了,您也没了帮手。拉倒吧。我又有了一个由《花城》派生出来的话题,明天贴出去,咱抬新一轮的杠! 好吧?
|
|
|
|
天上雪
|
2014-12-04 08:50:46
江楼老师,二哥,三哥,哈哈!这回水榭热闹了。我看着我们的论坛那个人气哗啦啦地直线上升,啧啧,心里那个叫做高兴劲,就别提多高,哈哈!继续继续,立马换地方。抬杠继续,精彩继续,高人们辛苦了。我手机,回到家再奉上热茶!!多有怠慢,恕罪恕罪!!
|
|
|
|
纷飞的雪
|
2014-12-04 10:15:27
嘿嘿,我就看看,不说话。 向各位学习。
|
|
|
|
燕剪春光
|
2014-12-04 14:16:41
真理不辨不明。这样的探讨值得提倡。我且看热闹,不表态
|
|
|
|
天上雪
|
2014-12-04 18:15:33
请茶请茶,哈哈!
|
|
|
|
散兵猎手
|
2014-12-06 23:11:29
从本质上说所有的文体都是虚构的,小说如此,散文亦是如此,没有作者能够真正把彼时的真感觉与经历没有一丝偏差的还原。你创作,你就是在虚构。你回忆,已经存在失真。问题的关键在这里:是谁把“真实”(非虚构)这一神圣的标签授予给了散文,让它从此里外不是人?而小说,一开始就告诉读者,这是虚构的,也就不存在这种“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尴尬局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