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凤鸣
|
【凤鸣梁溪】闲话吴方言中无锡话的“别扭”2015-07-12 13:58:56
什么叫方言,就是一方人说一方话。吴方言是吴地的方言,吴方言的核心区,大致就是今天的苏州、常州、无锡、上海、湖州、嘉兴、杭州一带,如果广义一下,那就到了皖南、浙江,甚至是江西部分地区。 无锡是吴方言的核心区,这里的吴语发音,比苏州硬,比常州软,但是不如苏州官话和上海话好懂。难懂不是发音的腔调,而是字音的改变。这个让说普通话的北方人,很头大。 比方“黄”,会读成“完”,“糖”会说成“谈”,“汤”又读成“贪”。过去,我们小镇上人家,锅灶上除了锅,还有个汤罐,这是利用烧饭时炉灶里的余热加温汤罐里的水。这水就叫做:“汤罐水”,可用来洗脸、洗脚。无锡人的发音里,“汤罐水”就读成了“贪官水”。无锡人“帮忙“,读成“搬满”。于是,“帮忙弄点汤罐水”。就成了“搬满弄格贪官水”。外人听了好笑又费解。不过,你细想想,也有道理啊,贪官不就是喜欢顺手牵羊,占便宜吗? 无锡话为啥难懂?我个人体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八个指头挠痒痒——比普通话多几道道 普通话其声韵系统共有23个声母、39个韵母。无锡话有34个声母,48个韵母。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而无锡话有8个声调。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而无锡话保留着大量的入声字。无锡人学做古诗词的人很多,因为他们的语言里保留了古代的入声,这个比说普通话的人就有了语言上的优势。不过,无锡人也有表达的苦恼,很多方言的发音,在普通话里找不到对应的字词,这让出门旅行的无锡人也脑袋西瓜大。 有一次,我跟办公室的干事老陈到廊坊出差,他一句普通话不会说,打出租时呜哩哇啦的,司机说他是日本人,不愿拉他,喊他下去。我赶紧地解释:他是韩国人。人家才勉强地拉他。再后来的行程中,只要跟北方人接触,他就自觉装哑巴。这次旅行,从北京到天津,他下车就拉着我的后衣襟,生怕到人多的地方给挤丢了回不了家。 第二、总想跟普通话作对——话都倒过来说。 下面举几个例子:月亮,无锡人说成“亮月”。如果月是主语,普通话是主谓结构,无锡话就成了偏正结构了。普通话说转弯,无锡人说成“弯转”。普通话说力气,无锡人说成“气力”。普通话说喜欢,无锡人说成“欢喜”。普通话说着火,无锡人说成“火着”。普通话说热闹,无锡人说成“闹热”。这似乎是南北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了,北方人认为热了就要闹。比方前几天风逝在流年编辑群里说,天热,胶东干旱,百姓没法种地、生活,上街闹事了。而无锡人觉得热是闹出来的,一闹就热,不闹怎么会热,就算是夏天,你老老实实在空调房里待着,他那夯就会热(捏)格呢? 第三、无锡人实在——说感受,不玩概念。 普通话说四季,说的是概念,说夏天、冬天。无锡人说实在,说的是感受,“热天”、“冷天”。普通话说“自行车”。无锡人觉得那个玩意,他不会自行,是自己两腿蹬的,所以叫做“脚踏车”。普通话文绉绉的把继母,叫做后妈。无锡人带着感情,喊作“蛮娘”,说是“六月里的日头,蛮娘的拳头”。一个“蛮”字,有多少生动啊。不过这个偏见也就在里边了。普通话说“再见”,无锡人说“明朝会”。北方人说话就是含糊,“再见”,鬼晓得啥时候再相会?无锡人一句“明朝会”,尽管不是说,明天早上咱就再相会。可是他具体、实在啊。 第四、无锡人简要——一个字说明问题 普通话里有很多双音节的词,到了无锡人嘴里就全给简化了。说孩子调皮,无锡人就一个字“皮”。说人讨厌,无锡人就一个字“厌”。说女人穿得时髦,无锡人一个字“俏”。说一个人谋生不易,无锡人也一个字“爬” 第五、无锡人多创意——字词多义发散。 比方普通话里的一个“老”字。无锡人会创作出很多形象生动的词来与普通话对应。举例来说:普通话说从前,无锡话叫做“老底子”。普通话说熟人,无锡话叫做“老面孔”。普通话说脸皮厚,无锡人说成“老面皮”。普通话说某人精明强干,无锡人说成是“老门槛”。普通话说老一套,无锡人说成是“老汤戏”。就是普通话里老太婆骂丈夫做“死老头子”无锡大妈也骂做“老棺材”。哈哈,生动不? 第五、无锡人善独创——说话用词独一份。 还是举例来说:先说我们常用的代词。 普通话说我们,无锡人说“俄俚”。这也不同于苏州人、上海人、宁波人的“阿拉”。普通话说你们,无锡人说“你俚”。普通话说他、他们,无锡人说“佗”、“佗俚”。也不似上海或其他吴语方言去说成“伊”、“伊拉”普通话里表示更亲昵关系的咱们,无锡人说成“倷伲”。 普通话里的妈妈,无锡人叫做“姆妈”。普通话里的奶奶,无锡人叫做“老亲娘”,小孩子则昵称为“嗯娘”。更奇特的是普通话里的“伯伯”,专指父亲的哥哥,而无锡人称父亲的姐妹,也是“伯伯”。差别在于称父亲的哥哥,为“老伯伯”,弟弟为“阿叔”,而称父亲的姐妹,为“大伯伯”、“小伯伯”。普通话里称父亲的姐妹,通常为姑姑,姑妈。上海人、南京人则称作:“嬢嬢”。普通话里女人称自己的配偶为“丈夫”,无锡女人则称作“老倌”。而无锡男人则把自己老婆叫做“家主婆”。无锡女人自古社会地位高,多是一家之主。“家主婆”也反映了这个现实。 还有些词汇,那是只有无锡当地人才懂的“鬼话”、“黑话”。说普通话的北方人,是一点都没法听懂的。下面也举例说明。 普通话说左手,无锡话叫做“济手”。普通话说右手,无锡话叫做“顺手”。普通话里的澡堂,无锡人叫做“混堂”。普通话里的风筝,无锡人叫做“鹞子”。水田里的蝌蚪,无锡话叫做“咸婆婆”。普通话说“我迷路了”,无锡话说成“我木落了”普通话说安排,无锡话说成“支架”。普通话说后悔,无锡话叫做“懊佬”。普通话说的舒服,无锡话说成“适意”。普通话说紧急,无锡话为“急呛”。普通话说厉害,无锡话是“结棍”!普通话说能干,无锡话叫做“还拉”(读作围拉)。注意哈,我这里说的对应词,都是按照普通话发音的,不是音译。 你想想啊,北方的朋友,碰上无锡人说的当地的这些跟普通话毫无对应,没有一毛钱关系的词汇,你怎么能听明白呢。只好感叹:“见鬼了!” 不过,包括无锡话在内的吴方言,除了保留入声外,是很少有仄声的。特别是苏州话,上海话,基本都是平声,听起来软款款的,好像鸟鸣一般婉转,甚是动听。我的北方战友来看我,总是感叹:唉,你这鬼地方,咋都说鸟语啊? 我就告诉他们:俄俚地方,自古为凤图腾,白鸟来朝,鸟语花香,时间久了,人向鸟学,也就尽说鸟语了呗。其实,古代吴国,也有自己的文字,称作鸟篆体,只是后来吴国被灭掉,文字也就失传了。 |
|
|
![]() 天上雪
|
2015-07-12 14:32:19
哈哈,二哥,我咋觉得你这里的无锡话某些与我这边的方言很相似啊。空了听二哥说几句无锡话,哈!
|
|
|
![]() 天上雪
|
2015-07-12 14:32:50
搬满弄格贪官水
![]() |
|
|
![]() 永远红梅
|
2015-07-12 16:08:26
哈!鸟语好听啊,我就是听不懂,也不知说些什么?只好干着急,改天,我也学两句鸟语,凑凑热闹!搬满弄格贪官水!
![]() |
|
|
![]() 永远红梅
|
2015-07-12 16:13:13
北方的朋友,碰上无锡人说的当地的这些跟普通话毫无对应,没有一毛钱关系的词汇,你怎么能听明白呢。只好感叹:“见鬼了!”
![]() |
|
|
![]() 风逝
|
2015-07-12 17:12:36
二哥,真能扯啊。我们干旱,百姓闹心,你却在“热闹”着!有没有同情心啊?哼!
二哥是人精啊。既会北方的普通话,又精通无锡的鬼子话,还懂那么多南方地儿甜糯软语。嘿嘿,要是你生在古代,可以和苏秦一样靠着那条舌头周游列国,纵横捭阖,挂六国相印,吃香的喝辣的。 哦,其实就算生在今天,学识渊博、巧舌如簧的江二哥也是活得优哉游哉,也照样游山玩水,吃香喝辣的呢。 |
|
|
![]() 红袖留香
|
2015-07-12 19:21:06
二哥你这都什么鸟语,俺小狐仙可是听不懂撒。二哥,看起来有时间的话,俺还要教你讲普通话,哪天见到二哥,你满嘴方言,俺可没法跟二哥交流,还不急死俺呀!
|
|
|
![]() 五十玫瑰
|
2015-07-13 09:59:01
呵呵,有意思。我们西电集团,有好多南方人,我同学家就是无锡人,她妈妈讲话很好听,软软的像唱歌。我受他们影响,会做一些南方菜,会包肉粽子,做汤圆等等。三十多年前,我去上海时,自认为能听懂上海话,就一个人上了公交。当时,上海人排外啊!不过,本人也挺时髦,看不出是外地人。每到一站,都有人问我:“侬下车哇?”阿拉能听懂,不会“刚”啊!就点头。他们就说阿拉是“哑巴”。呵呵。
|
|
|
![]() 疏帘
|
2015-07-13 15:37:50
“六月里的日头,蛮娘的拳头”这一句比白雪公主里的新王后更形象地说明了世上只有亲妈好啊。
|
|
|
蓝月悠悠
|
2015-07-13 16:05:30
犹记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一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其中所写两个老人用吴地方言聊天逗乐,语音婉转,尤其好听。在教学这首词时,给学生描绘,学生都被吸引住了。可惜自己不会说,否则,一定会说上几句,逗逗学生。 |
|
|
![]() 一朵怜幽
|
2015-07-13 18:11:23
无锡话感觉还是能听懂一些的。我认为最难懂的是温州话。 |
|
|
![]() 江凤鸣
|
2015-07-13 21:36:54
回复琉璃:是吧,应该是的。因为古时候,吴越民族是一家。就算今天的越南的京族人,也是古吴越族的一支呢。
|
|
|
![]() 江凤鸣
|
2015-07-13 21:38:28
回复红梅:其实啊,如果你喜欢听评弹或者听沪剧、越剧,吴语方言官话还是能够听得懂的。
|
|
|
![]() 江凤鸣
|
2015-07-13 21:39:53
回复风逝:哈哈,风,你就好好表扬俺吧。
|
|
|
![]() 江凤鸣
|
2015-07-13 21:41:17
回复阿香:好吧,俺就跟你好好学普通话,不过我最近一直在努力学习,半年后,肯定跟广播员似的。
|
|
|
![]() 江凤鸣
|
2015-07-13 21:47:04
回复五十玫瑰:哈,上海话,应该是吴语方言中最好懂的,因为上海是个开放性的大都市,现代上海话,应该是融合了宁波、苏州官话,无锡、常州土话的大杂烩。加上受北方方言的影响,是应该能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其实上海的沪剧、上海滑稽戏、上海说唱都是非常优秀的剧种,可惜北方人听不太懂,不能普及。我个人以为上海的滑稽戏比相声好。但是北方人听不大懂,难以欣赏。
|
|
|
![]() 江凤鸣
|
2015-07-13 21:48:25
回复疏帘:哈哈,谢谢跟帖。
|
|
|
![]() 江凤鸣
|
2015-07-13 21:51:23
回复蓝月:辛弃疾是山东人,青年时代来到江南。他很多时间是居住在江西一带。当老师真好,可以为学生授业、传道、解惑。
|
|
|
![]() 江凤鸣
|
2015-07-13 21:53:30
回复怜幽:很对。温州话那是真难懂。就算浙江人也听不明白他们在说啥。我们这里有个温州商会,跟他们打交道,听他们满嘴跑舌头。
|
|
|
![]() 舒
|
2015-07-14 09:10:43
二哥,请问这句话用无锡方言如何讲:
“二哥,你真幽默。”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7-14 11:18:46
可惜了,拿来发帖子。这应该当成文章来发才好,可惜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