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编辑部
|
谈谈小品创作中的几个问题2016-03-20 20:50:16
江山id:乔山吕松柏,原名吕松柏,退休前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文化馆工作,馆员职称,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戏剧家协会理事、荷塘月色社团顾问。到目前为止,共创作大戏5部,其中,十场历史剧《耿弇拜将》参加了陕西省剧协剧本创作讨论会,被评为剧本创作一等奖;九场历史剧《少女杨玉环》参加了宝鸡市艺研室召开的剧本讨论会,被评为一等奖第一名;还有十场现代戏《大路歌》、12万字的电影文学剧本《法门寺》、十场历史剧《绛帐传薪》等。除这五部大戏外,多年来,还为本县30多家党政部门、企业单位、厂矿学校创作小戏、小品30多个,这些参演的小品,绝大多数获奖,其中为县地税局创作的小品《收税路上》获一等奖;小戏《三媳庆寿》经扶风县剧团排演后,在宝鸡市小戏小品调演中,获得全部奖项的一等奖(编剧奖、导演奖、作曲奖、剧目奖、演员表演奖等),除戏剧创作外,这些年来,还在全国60多家报刊上发表散文200多篇、小说60多篇。出版了散文集《白天的月亮》一部。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61256.html
谈谈小品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一)
戏剧是一切艺术形式中最高最难的一种形式,舞台是个六面体,只露着一个面向观众敞开口,台下千万双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这一面,不允许你有任何的瑕疵和纰漏,真是太难太难了!在许多朋友的鼓励敦促下,我于2000年起才开始了小戏小品的创作尝试,没想到首战告捷,创作的小品《收税路上》获得了宝鸡市地税系统文艺汇演甲等奖,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拾,竟尝试着将小品改成小戏,正好宝鸡市要举行小戏小品调演,县剧团就排练了这个戏,在市上参赛后获得一等奖。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开端!从此我就迷上了戏剧,与她相伴到如今。现在,我就回过头来,首先谈谈我是如何获得创作素材的,是如何判断“有戏没戏”的,获得素材很重要,掂量“有戏没戏”更重要。 原始素材是这样的:地处山脚下的一个小镇税务所的三位税务征管员,这一天上山去一个采石场收税,有个新来的女税干,初次上山,穿了一双高跟鞋,谁知山路崎岖,坑坑洼洼,这一路可苦了她,半路上,一只鞋跟歪掉了,走起来高一脚低一脚,只好将另一只鞋也脱了提在手里。去半路上一户人家借鞋穿,不料想人家一看他们是税务人员,是收钱要钱的,不肯借鞋给她穿,就这样光着一双脚走,脚底下磨破了,过河时还是所长背她过去的......这个片段,活灵活现,风趣热闹,很有生发戏剧情境的“戏核”,当然,这件事当中,农户不给借鞋这个情节有些消极,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正能量”,这是税务所长为了说他们税收工作的艰难与不被人理解,但是我们可以变通,反其道而行之,变消极为积极,有了借鞋这个可以生发戏剧情境的“戏核”,小戏小品的情节很快就成型了。
我们可以想象:有个从学校毕业新分配到山畔小镇税务所的女税干,头一次上山去采石场收税,正巧她男朋友的家也就在半路上一个村庄里,她跟男朋友讲好,虽然你不在家里,我正好从你家门口过,想顺便去家里看看。谁知崎岖的山路让她一路上吃尽了苦头,而采石场的老板更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不情愿照章纳税,但她坚持原则,按政策规定征收税款,而采石场的老板张大叔却千方百计,软缠硬磨要她减税,矛盾发生,你不减税,我就刁难,一路上三道关口女税干非过不可,而张老板三次刁难一次比一次尖刻,我在原故事的基础上生发放射,设计情节:高跟鞋掉了,钉鞋跟,要钱,被荆棘划破了胳膊,贴草药,要钱,脚破了不能趟水,不能过河,背她过河,要钱,结果,这位女税干,就是张老板的儿子恋爱的对象,儿子一个电话打给张老板,说今天对象要来家,就是这个女税干,这样,包袱一旦抖开,哗一下引起一片笑声,张老板又羞愧又高兴,张老板的老伴又疼儿媳,又骂老伴不长眼,爱钱不爱国,不想照章纳税而想投机取巧,张老板受到心灵的洗绦,乐意如实纳税。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小品《人约黄昏后》http://www.vsread.com/article-624913.html是我县在开展平安建设时,我应县司法局的邀请为他们创作的,也是以上述座谈会的方法从乡镇司法员口中得到素材的,原素材是由三个情节组成的:一个是一户人家婆媳因琐事吵架,媳妇比较厉害,将婆婆赶出家门,住到苹果园里的庵房里,另一个是夫妻因干家务活儿而打架离婚,还有一个是男人赌博成瘾,偷了妻子给孩子买衣服的钱去赌博,还对妻子施行家暴。这三个情节,发生在三个家庭,牛马不相及,我将它们“乱点鸳鸯谱”,按照我自己的需要来个“拉郎配”,给它们“化妆”,将它们作以合理的“嫁接”处置,就形成这样一个故事梗概:这家丈夫打麻将偷去妻子准备给孩子买衣服的300元钱,妻子却怀疑是婆婆偷钱给了女儿,为此而婆媳吵架,气得婆婆住进苹果园的小庵房里痛哭流涕,司法员从旁边经过,听见哭声,将婆婆接到他家,问清情况后,再来找金虎,圆满地处理了家庭矛盾。以上就是《人约黄昏后》的形成过程。
小品《误会》http://www.vsread.com/article-615394.html的素材,我也是通过座谈会获得的,当一个医生谈到他有一次伏在一个病人身上掏证件信息时,有人就说他“压在病人身上掏钱”,这个细节,一下子在我的眼前闪耀起光亮来,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戏剧素材吗?这里头有很多能够生发情节的因素,而且误解本身就是一个很理想戏剧包袱和扣子,当我的小品写成后,拿给他们一看,他们就乐了:“吕老师,你可不得了,我们几句闲话,你就弄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小品来,演出来这样热闹好看的!”我说:“你们更不得了,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你们给治好了,妙手回春,更是了得!”
为什么要叫它“拦腰砍”呢?咱们仍以《人约黄昏后》为例,前面说了,这个丈夫因打麻将偷去妻子准备给孩子买衣服的300元钱,妻子却怀疑是婆婆偷钱给了女儿,为此婆媳吵架,气得婆婆住进苹果园的小庵房里痛哭流涕,司法员从旁边经过,听见哭声,将婆婆接到他家,问清情况后,打电话叫金虎来镇上,妻子却以为丈夫黄昏时候出去与野狐狸精约会,拦住不让丈夫去,正在吵闹时,司法员等不见金虎来,自己来找金虎,正好碰上了两口子吵架,就现场办公,圆满地处理了家庭矛盾。按说,这就是这个小品的起根发苗和发展结束,开头应当从丈夫偷钱去打麻将开起,但是,如果这样写下来,就拉得太长了,结构也就太松散了,也需要换几个场景才行,再说,你还得增添妈妈这个角色,没有她还不行,就是勉强写出来,你想想,它的戏味有多浓?它的看点又在哪里?所以就需要有个好的结构,我要给他来个“拦腰砍”,从中间写起,这样,一边从中间往下边写,一边回顾前头,引出发生在前面的故事,作为剧情向后发展的推动力,一环套一环,一浪高一浪,直到谜底解开,真相大白,金虎跪地,竭斯底里地高喊一声:“妈——我冤枉了你,我对不起你!”将剧情推向了高潮,为了更清晰地说明这其中的原委,现摘抄一段原文附在这里——
|
|
|
![]() 古渡
|
2016-03-20 21:14:40
老师讲得很好,辛苦了,赞一个。
|
|
|
![]() 酋黄
|
2016-03-20 21:36:01
经验之谈,拜读,点赞,致敬!
|
|
|
![]() 千里追梦
|
2016-03-20 21:36:28
学习了。老师辛苦了,给您敬茶!
|
|
|
![]() 天龙
|
2016-03-20 23:08:07
乔山老师辛苦啦!!讲得特别精彩,受益匪浅!!
![]() ![]() |
|
|
![]() 旷达人生
|
2016-03-21 09:54:33
听了讲课,受益匪浅!老师辛苦啦! |
|
|
![]() 阿巧
|
2016-03-22 19:36:11
谢谢乔山吕松柏老师的精彩讲解!深入浅出,受益无穷!
![]() |
|
|
![]() 清风淡雅
|
2016-03-23 16:35:26
吕老师,辛苦了!奉茶! 讲得太好了!受益匪浅! |
|
|
![]() 晴空依旧
|
2016-03-29 11:30:31
乔山老师辛苦啦!!讲得特别精彩,受益匪浅!
|
|
|
![]() 雪中情缘
|
2016-06-25 21:18:26
老师讲得好,认真学习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