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雨浓 回复本帖
凝冰

凝冰 举人

  • 76

    主题

  • 737

    帖子

  • 3041

    积分

2012-02-16 07:59:17

来看看哥哥,想哥哥了。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16 08:12:53

     毫无疑问,孙叔敖是贤臣;毫无疑问,楚庄王是贤君。

     然而,孙叔敖辅佐楚庄王,呕心沥血,终成楚国霸业。他的地位,甚至可以与齐国管仲相比。这样一位重臣,家境却贫穷如斯,以至于儿孙只能靠打柴度日。同是方伯(霸主)诸侯的名相,管仲富可敌国,孙叔敖身无长物。

     孙叔敖临死,嘱咐儿子,如果实在过不下去了,要去找优孟。优孟虽是艺人,没有辜负嘱托,通过扮演孙叔敖的形象,引发楚庄王怀念之情,这才使得孙叔敖后人生活得以改善。

     同为春秋霸主,从对待贤臣的态度及关心上,楚庄王比齐桓公差了许多。齐桓公厚赐,管仲不用为生计担心,所以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治国上;楚庄王薄赏,孙叔敖殚精竭虑之中,不免要考虑家人生活。齐桓公能力上也许不如楚庄王,但对待臣子的信任、胸襟、气度,却远超庄王。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16 19:49:36
 

实事求是地说,韩信这个人无论在性格上,还是在能力上都是有致命缺陷的,他能忍小辱却不能忍大辱,擅领兵却不擅带兵,善于谋兵事却不善于谋政事,以至于身败名裂。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韩信能忍胯下之辱这个故事当成容忍的范例,经常讲给身边的人听。世人认为,能忍方能成大事。一直到今天,忍辱负重这个成语都是作为褒义词来用的。其实,这个词用在韩信的身上,恰恰具有讽刺的意味。《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韩信曾经两次受辱,一是他经常到别人家里“蹭饭”,后来人家不愿意继续让他“白吃饭”了,于是巧妙地拒绝了他。这在韩信看来,很是接受不了。第二次,就是流传甚广的所谓“胯下辱”。我之所以说这种忍辱对于韩信有讽刺意味,也是基于此。作为韩信来说,既然如此能忍辱,何至于在弃楚归汉后,又不满自身官职小而逃跑呢?他这一跑,引出了一段千古佳话:萧何月下追韩信。然而,这个佳话属于萧何,绝不属于韩信。按说,以他的聪明才智,以及对刘邦阵营的了解,不至于采取这种方式。有人说,韩信之所以逃跑,不是矫情,而是真的想离开刘汉阵营。对这个说法,我不以为然,当时的形势,韩信如果既不选择项羽,也不选择刘邦,那么他还能选择谁?

不可否认,韩信是帅才,他所说的刘邦善于将将,自己善于将兵,有自谦的成分,在不过分贬低自己才能的同时,又拍了刘邦的“马屁”。应当说,韩信担任刘邦的大将军之后,在楚汉相争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用兵的经典战例。韩信用兵之灵活多变,战术运用之巧妙,不仅刘邦手下没有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甚至自战国白起之后,直至西汉王朝败亡,几百年间都没有可以比拟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性格上的原因,作为大将军甚至还担任过相国的韩信,却是在刘汉阵营中几乎没有朋友,以至于随着天下逐步平定,刘邦渐渐对他起了防备之心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没有一个人再提起他的功劳,殊为可悲。有一次,韩信去樊哙家里做客,这让樊哙非常高兴,对韩信甚至行跪拜的礼节,恭敬之极,可是韩信呢,却是很不屑:我居然落到了与樊哙为伍的境地!他的言行让诸多将领、官员敬而远之,那些人虽然很敬佩韩信的用兵艺术,但估计对他的为人却越来越讨厌,这种情况下,要是能帮他说话那才是怪事!

在评论白起的时候,我说过很多将军在战场上能够智计百出,在官场上却是极为白痴。韩信就是如此,但他与别人不同的是,可能由于自己从小的苦日子,所以让他极其盼望有朝一日能位极人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于是,在平定齐地之后,居然明晃晃地向刘邦要官,而且这个官不能说不大韩信想当齐王!大家知道,在这个时候,刘邦自己也不过头上顶着个汉王的封号而已。这个王爵,刘邦是给了,可是给的极不痛快。可以说,韩信的“逼官”行为,在自己与刘邦之间种下了一根很大很大的“刺”。就是因为这根“刺”,韩信最终把自己给扎死了。

有人把韩信的死,归咎于他想谋反,甚至列举了一些证据。然而,我却是不怎么相信。因为正如同萧何,当刘邦怀疑萧何谋反的时候,有人说萧何就是要造反,早在留守汉中的时候就反了。韩信也一样,楚汉相争多年,刘汉阵营的绝大部分兵力都在韩信手中,要造反也不是在把兵权交出去之后才反,这是其一;那么,以刘邦以及手下众多谋臣的才智,应当能够看出来,韩信这个人能力有,但身边却是很少有支持者,一个孤家寡人又能掀起什么“大浪”来?即便是在韩信任齐王的时候,当蒯通游说韩信拥兵自立,韩信还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见利而忘义乎?”从这番话里,我们可以知道,韩信把刘邦给他车坐、让他吃好的、穿好的作为很大的恩惠来对待,已经很满足了,一个只满足于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人,怎么会有造反的野心?

总而言之,韩信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也许追求并不高,但是由于用兵能力太强、立下的功劳太大,所以他必须得死,而且必须要以谋反罪名死,这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16 19:51:46
 

司马穰苴说过一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论国家大小,只有强大的军队做保障,才能维护海晏河清的安定局面。通俗地说,就是身体壮、拳头硬,才不会受人欺负。反过来呢,也是如此,不论国家还是普通人,既要重视这个,但也不能没有节制,否则,就会有“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之虞。

我们说,时势造英雄,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战争频发的时代,一定是名将辈出的时代。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大纷乱的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你征我伐,今天你进攻,明天我防御,不亦乐乎。但是,不论进攻还是防御,仅仅有国力的支持还远远不够,狼群也好,羊群也好,必须要有个“领头”的。于是,兵家诸子应运而生,其中,孙武、吴起、司马穰苴等都是杰出的代表人物。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中,只给孙武留了一小块地方。单从文中看,仅仅反映了两件事。其一,孙武著有兵法十三篇;其二,通过训练吴王阖闾女侍扬名。其他攻城掠地的“英勇事迹”,则描述得极为简单,仅一笔带过。作为兵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反而不如象什么赵奢、李牧、王翦、白起、廉颇等等诸将,与他们光彩四射的事迹相比,孙武子显得黯淡无光。这个现象很让人感到意味深长。带着这个问题,我甚至翻阅了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司马穰苴的《司马法》,对照着后世的研究成果来看,始终不得要领,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一定要找出个结论,个人认为,可能与兵家所倡导的建军、领军思想有关。孙武等人都一致认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也就是说,一个将军,一旦被赋予了军权,就不应该再受到任何制约,哪怕是君主的命令也不行,整个军队上下就只有领军者发出的一个声音。这个思想,用在军内无疑最为正确不过,一支军队,如果令出多门,根本无法打胜仗,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君主集权思想及制度逐步建立并加强,历经秦朝至西汉初期,已经相对完善。那么,对于一国君主来讲,兵家的这种思想极为危险,在君主眼里,军队如果连自己的命令都不管用了,那还是自己的军队吗?所以说,对于兵家诸子来说,君主的信任和任用是有限度的,越是在军事思想上成就越高、名气越大,君主对他的戒备就越重。这恐怕就是兵家诸子既然被任用,却又被处处掣肘的原因所在。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同是兵家巨子、当世名将,吴起、司马穰苴还能在本国的内政外交方面,不同程度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孙武却是这样的机会几乎不存在。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很隐晦的笔法给出了答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介绍吴起的时候,说他“尝学于曾子”,曾子是什么人?是儒家巨子,是亚圣孟子的师公。吴起在答魏武侯问的时候,明确表示:一个国家政权是否稳固、国防是否强大,不至于地势是否险要,关键是君主要施行德政。根据吴起的这个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他与孙武的区别。我们再看《司马穰苴列传》,晏子向齐景公推荐司马穰苴的时候说,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这个评价如此之高,即使兵圣孙武也是没有的。

我们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生于草芥必盼温饱,枝叶渐茂必盼遮天,这就是人性,正因为如此,我本人极同意荀子的人性“本恶论”。基于此,在权力面前,不论文臣还是武将,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有不同罢了。但,恰恰是这种表现方式的差异以及身份的区别,武将给君主带来的威胁比文臣更大,所以,君主对武将的忌惮也就更强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论断。几千年来,几乎所有继承兵家衣钵的将军们,要想护佑自身,必须适当时机果断放弃对军队的掌控权,否则,必然家破身死。当我看到吴起、司马穰苴的结局,不免思考兵圣孙武,难道他已经洞悉了这样的人性?史载,孙武见吴王阖闾日益专横,生活糜烂,沉溺于酒色,不纳臣谏,遂以回国探亲为由,隐遁山林,从此史无所记。

如今,兵圣所传《孙子兵法》以被广泛用于军事、政治、经济领域,不知道,面对这样的结果,孙武究竟应该高兴,还是悲哀。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16 19:53:41
 

道可道 非常道

--评百家争鸣之道家

在现代人眼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道家最为神秘,也最具宗教色彩。原因很简单,作为道家巨子的老子、庄子,本身就给人以虚无飘渺的感觉,更何况在道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又是传承千年的中国本土宗教派别,无论是所谓的“性命双修”、“内外丹法”,还是民间演绎传说,都给道家披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

尽管后世的道教是在道家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与道家却是两码事。之所以容易混淆,原因在于道教不但吸收了道家的一部分学说,还糅合了所谓上古黄帝的部分流传,而道家呢,也曾经一度与黄帝搀和在一起,形成了西汉盛极一时的黄老之术。不熟悉其过程的人,很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

史载老子名叫李耳,留下的著作是《道德经》,据说是老子西出函谷关,被守关的将军尹喜截住,一番苦求之下,才得以流传至今。关于他的生平经历,连司马迁都语焉不详。至于庄子,司马迁似乎对他没有多少好感,说他著书十余万言,无非是用来诋毁儒家,宣讲老子学说而已。

既然是一脉相承,后世把老子、庄子合在一起称“老庄”,是有道理的。但以我个人的观点,他们二人观人、视物、明理的角度有所区别,老子的学说恢弘大气,庄子所议论则略显激偏。《道德经》开篇即点明了道家学说的要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关于这一段,后世批注的人,争议很大,篇幅所限,恕不赘述。个人以为,既然道家的学说根本是清静无为,有虚无的意思在里面。那么,理解这一段经义,就要从这方面入手才对。尤其是对“常无、常有”的理解,更应如此。纵观《道德经》各个篇章,经常能见到对天道的认识,对人道的理解,比如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因此不妨可以这样解读:天道为无,人道为有,天道衍生人道,取无中生有之意。人道产生之前,整个世界是清静自然的,所以才美好。有了人道,也要时时思索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否则就会失去平衡,远离自然。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管见,任何人的解读都有可能对,都有可能不对,要不然,《道德经》就不会被称为“万经之王”了。

与老子的恢弘大气相比,庄子不免落了下乘。尽管从著述的语言风格上看,庄子的文字纵横恣肆,个性更张扬,但恰恰就是这种张扬,失去了道家清静的本意。有人也许说,这样理解对庄子不公平,诚然,老子、庄子所处时代、环境不同,表现也就有了更大的差别。但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几乎见不到激愤的言辞,庄子的文章呢,则是随处可见。比如,《逍遥游》中,就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说法,用来嘲讽目光短浅的人。

从学说体系上看,庄子在老子基础上,发展了两个方面。其一,是崇尚自然的逍遥。庄子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世俗羁绊,最好能象鲲鹏一样,自由翱翔天地间,餐风饮露,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其二,是关于修养修炼的方法。庄子提倡“心斋”、“坐忘”,实际上,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讲的“静坐法”。他的这个说法,经过后世的发扬光大,与传说中黄帝的修身法相融合,纳入了道教修真成仙的法诀范畴。庄子本人对当时的世俗不满,由此产生了避世的心态,就连楚威王想请他当楚国的相国,庄子都严词拒绝。有人认为,庄子的这种思想很消极,我却以为,对于历史人物,不能以后世评论人所处环境来发议论,是否消极,我们不能妄加揣测,要立足于人物所处时代背景、性格等等方面客观评价,否则的话,就不是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在我看来,当一个人狂热的追求某种精神境界的时候,很多世俗的东西很难将其打动,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庄子的思想定位在消极上。

在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于法家思想之后,成为了国家主流思想体系。这么说,似乎不太准确,严格地说,是糅合了黄帝治国思想的道家学说,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黄老学说,从西汉建立时起,登堂入室,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

关于黄老之术为什么能在儒家思想之前成为主流思想,有它的历史背景。

我们知道,秦灭六国天下一统后,奉行的是以法治国,主流思想是法家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过于苛刻严酷,以至于全国老百姓承受不了,这才造成秦朝短命的结果。现在来看,秦法严厉虽然是不争的事实,却绝非法家治国思想的本意,因为学说与现实始终是有差别的。尽管如此,“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对于秦朝的灭亡,法家难辞其咎。我们今天回顾这段历史,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大秦这个短命王朝是造成此后两千余年,依法治国这个极为正确的思想,始终处于尴尬地位的根本原因。

我们说,矫枉必须过正,世间万事莫不如此。尝尽严法酷政的汉朝君臣,从打起抗秦大旗之日起,就致力于消除这样的弊端。于是,当刘邦进了咸阳,在萧何等人的建议下,只公布“约法三章”,所有秦法一律革除,收获了民心,更夺得了天下。

建汉之后,刘邦的臣子们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不免要思考如何吸取秦朝的教训,尽快恢复民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崇尚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德主刑辅”思想的黄老之术渐渐得到他们的欣赏。从《史记》的记载看,不论是刘邦,还是萧何、曹参等开国功臣,都对黄老之术感兴趣。即便是吕雉,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把持朝政的女性,也对黄老之术信奉有加。

这里面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汉初占据主流阵地的黄老之术,也是吸收了法家、儒家等其他学派一些思想的,也就是说,与纯粹的道家思想是有很大区别的。

黄老之术的盛行时间并不算长,如果从建汉开始算,到汉武帝时期,仅仅一百多年,而且随着贾谊等儒生逐步进入朝堂,尊儒主张的提出,一度受到冲击,要不是薄太后、窦太后两位后宫女“强人”的大力支持,恐怕早就地位不保。客观地讲,黄老思想占据主流之后,对于汉初迅速恢复民力,提高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于退出主流阵地的原因,与其学说的局限性密切相关。由于黄老学说主张无为,国家不过分干预地方,导致地方豪强并起,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有远见卓识的儒生趁机提出质疑,强烈呼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上儒家思想中关于君权的描述,更是迎合了性格霸道的汉武帝,于是,以道家思想为根本的黄老之术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虽然远离了朝堂,道家一些学说经过衍变,变幻了姿态,得以在世间长期流传。比如,晋朝一度盛行的玄学,其实就是一个变体,当时有很多人热衷于服食“五石散”,也是受其所谓修真修炼之术的影响。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尽管又有很多人开始研究道家的理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的发展,道家的理想却越来越难以实现了。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16 19:55:03
 

光照千古

--评百家争鸣之儒家三巨匠孔子、孟子、荀子

说实话,我的感觉,在百家诸子中,以评论孔子、孟子、荀子为最难。作为儒家巨子,千年思想传承,后世评论者太多了,不论我怎么努力,似乎也跳不出这个窠臼。但是,如果撇开他们,又觉得很遗憾。因此,我将儒家的三位巨匠放在一起,聊发一管之见。

关于孔子,他活着的时候,虽然曾任鲁国司寇,时间并不长,因为诛杀少正卯,还引起全国震动。从这以后,孔子再未担任过诸侯国的官职,甚至一度颠沛流离,带领弟子们到处“推销”自己的学说,尽管所到之处,也受到了有些诸侯的尊敬,但尊敬归尊敬,对他的学说却是“婉言谢绝”,直到经过几代人努力,汉朝尊了儒术之后,这位儒家创始人才迈出了踏上圣坛的第一步。

客观地说,等到后世儒家思想大兴的时候,已经远非孔子当初创立儒学的本来面目了。至于儒家思想之所以兴于后世,究其根本原因,个人以为,有这么几点原因。其一,儒学是一门兼收并蓄的学说,这一点从孔子的经历就可以得出结论。有史记载,孔子先后拜过包括老子在内的多位老师,这些老师分属于不同的学派,正因为吸收了各个学派学说的精华,才使得儒学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其二,儒家的门徒众多,史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者,这些弟子对于儒学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曾子这一脉,曾子被后世尊为宗圣,他的再传弟子孟子被尊为亚圣。从传承上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学说,无一家可以与儒家相比拟。众多的门徒广泛传播儒家的学说,这也是儒学大兴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三,儒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说。儒家弟子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对儒学进行补益,逐渐适应、满足了各个朝代皇权治理国家的需求。尤其是自宋朝程朱理学的兴起,更是从此打牢了儒学主流思想的正统根基。

至于起初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巨子们,连番努力,始终没有让儒学成为核心学说的原因,还是要从其学说本身来寻找。与法家、道家等诸家学说相比,儒学注重的是长远的利益和效果,短时间内效果并不突出,尽管孔子曾经很苦闷地说过:“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实际上,这只是孔子的牢骚话而已,因为形势逼迫所致,当时的各诸侯国君主大多注重短期的实效,在一番取舍之下,儒家的学说就被舍弃了。因此,不能说儒学不好,而是当时的形势没有给各诸侯国以更长时间推行而已。我认为,这也符合客观规律,大凡一门学说在创建之初,毕竟还不够完善,从初创到大兴,要有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只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的发展壮大要靠他众多再传弟子的努力。

关于孟子,后世虽然赋予他极高的历史地位,但是就当时来讲,孟子与孔子的遭遇差不多,甚至单从学说而言,孟子更注重于“说”,相比于孔子,孟子更象个学者、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经过孟子的发展,儒学增加了“忠君”“治民”的内容,但在那个战火纷乱、“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仍然找不到扩大儒学的“市场”,甚至这个思想本身还招致了很多的非议。直到清朝,还有反对者就孟子的学说发表过意见:“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必纷纷说魏齐?”这首诗的前两句就是拿孟子游说诸侯君主时所讲的故事说事儿,后两句又是拿“忠君”思想进行反驳,指出:既然儒家学说注重君主正统,当时周朝尚在,为什么不去辅佐周天子,反而去游说诸侯?不能不说,纵观儒学发展的过程,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巨子们,转圜于诸侯之间的行为,恰恰是儒学的硬伤。幸运的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一统之后,当政者就发现了儒学的好处,于是,儒家学说至此正式进入朝堂,孔孟正式踏上了圣坛。大清朝顺治年间,为了弱化汉人对满人的仇视心理,朝廷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即位后,曾经到曲阜专门祭孔,行的是祭天时才可以行的“三跪九叩”大礼,可见当时儒学的威力。

关于荀子,他实际上是儒家巨子里面的一个另类,用现代的话说:多少有点儿超级“愤青”的意思。其实,这个人的才华一点儿也不比孟子差多少,甚至成就还要高于孟子。之所以这样说,有四个原因。其一,荀子是儒家巨子中又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他曾经三次主持稷下学宫,培养了很多人才,比如韩非、李斯等等都是他的学生。更关键的,荀子作为教育家,比孔子更加包容,他本人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但是学生中,却是各家各派的都有,这一点,如果没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其二,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的学说,开创了儒家“性恶论”的理论分支。我分析,很多法家弟子以荀子为师,恐怕正是由于“性恶论”的缘故。因为,“性恶论”思想体系正好为法家学说的推行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根据。其三,荀子是中国文学大系中“赋”这种文体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所有文章几乎都有“赋”的身影,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容易让人接受。其四,说荀子是“愤青”,是因为孟子、墨子、庄子等诸子都是他批判的对象,而且批得痛快淋漓。

就我本人来讲,似乎喜欢荀子多一些,也许是他的一些言论更能引起我的共鸣。比如:

关于做人方面,他说:“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详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意思是:年轻人不愿意帮助年长的做事,地位低的不愿意为地位高的做事,能力差的不愿意为能力强的做事,这是人的三不祥。做上级的不能爱护下级,做下级的喜欢非议上级;当面唯唯,背后辱骂;知行浅薄,不通是非曲直。这是人的三必穷。如果人有这几种情况,当了君主必然被推翻,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则必然遭杀身之祸。

关于刑罚方面,他说:“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刑称罪责治,不称罪则乱。”意思是:如果重罪轻判,很多无知的人就会无所忌惮,国家必然大乱。刑罚与罪责相符,国家则治,如果不相符,社会秩序就会混乱。可以说,荀子的这些话,正是我们现代刑法所崇尚的“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发端。

荀子尽管才华横溢,尽管桃李众多,但由于他的性格,以及采取的包容教育模式,却使得后世能够继承衣钵的弟子少之又少,所以,哪怕是后世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荀子一脉却依然是一个另类,不见容于世,殊为可惜。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16 19:56:27
 

舌绽莲花

--苏秦、张仪评论

春秋战国时期,于诸子百家中,出了一个擅长游说的门派,后世称之为纵横家,《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九流”之一。既然是以游说见长,首先展现给世人的,就是他们无一例外,嘴皮子功夫极为高超,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语言的煽动性、蛊惑性极强。

这些纵横家们,当时还有一个别名,叫做策士。顾名思义,就是他们主要是给人当参谋的,语言的功夫是为了能参与进上层建筑之中,而游说的内容则是谋略、策略。那么,纵横家称呼的由来,基于其两大杰出人物:苏秦和张仪。我们知道,苏秦是约纵联合的创始人,张仪则是连横破约的创始人,据传两个人都是鬼谷子的学生。所谓的纵横,韩非子的解释非常精到:“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各不相让,很多策士从中发现了展露自己才华的机会,于是纷纷寻找合适的“买家”,口吐莲花推销自己,以求变布衣为缙绅。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各家不同程度地反感,比如孔子表示: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等等。他很看不起话说得天花乱坠,实际行事儿却不怎么样的人。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孔圣人语言表达能力不算好,起码比不上那些以游说见长的纵横家们。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笑孔圣人原来也是普通人,尽管他把少说多做上升到仁、君子的高度,却怎么也掩盖不了浓浓的醋味儿。还有,韩非子因为自己口吃,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不高,所以也堂而皇之教导别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从孔、韩二位对待纵横家的态度,我们知道,原来纵横家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当的。其实,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能人嘴上的功夫都不弱,说白了,就是能力再强,还得会推销,而且是见啥人说啥话。

撇开其他各家各派对纵横家的看法不谈,我们以苏秦、张仪为例,分析一下他们的所作所为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秦这个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成功打入诸侯国上层社会的,也经历了一番曲折和挫折。根据《史记》的记载,苏秦创立约纵术,游说齐、楚、燕、韩、赵、魏六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对抗日益强大的秦国。说句诛心的话,以我个人看法,实际上,这恐怕是苏秦为了报复秦国。为什么这么说?苏秦从鬼谷子门下学成出师,到很多地方推销自己,都没有成功,很狼狈地回家再苦读,给后人留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觉得差不多了,西行入秦,鼓动秦惠文王建立千秋帝业。但是,时运不济,当时的秦国正经历了内部所谓的“整顿”,秦惠文王即位后,立即将变法强国的大功臣商鞅杀掉了。对于秦惠文王来讲,既要享受商鞅变法的成果,还要承受因此来自秦国上下士民的种种非议,心里正在郁闷之中,对外来的一些策士,尤其是有可能效仿商鞅的策士,很不愿意接受。所以,当苏秦找上门来的时候,明确表示:“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等于是婉言拒绝了苏秦。在这种情况下,苏秦才东入赵国、燕国寻找机会,鼓动燕文侯成功,在燕国的大力支持下,最后才联合其他五国建立约纵。苏秦游说秦国不果,继而建立六国抗秦联盟,这不是赤裸裸的报复又是什么?从史记上的记载,苏秦游说六国国君,说法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重要的是,他说到了六国国君的心里了。于是,成功了,苏秦美美地挂起了六国相印,当上了六国联盟总指挥。  
  但是,奇怪的是,苏秦当上总指挥之后,除了当初说的共进退以外,没见什么其他动作。短短的十五年,这个联盟就散架子了。有人说,苏秦为山东六国争取的时间很重要,我倒是觉得这根本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当初,苏秦去游说秦惠文王的时候,秦国正好是孝公刚死,惠文王处死了商鞅,国内正需要重新洗牌,稳定为主,短时间内不能够走扩张之路。我估计,以苏秦的智慧也认识到这一点了,这才给了他在六国实行“忽悠”的余地。平心而论,苏秦搞的这个约纵“工程”摊子有点儿大,本身就没有多少约束力,六国国君各有各的心思,少有远见卓识,以至于抗秦联盟之间如同发丝相连,一扯即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苏秦这个人作事颇有些下三滥,燕文侯是给与他信任的第一个诸侯,文侯死后,苏秦居然跟文侯夫人私通,尽管即位的燕易王没说什么,他自己也觉得有些挂不住,担心日后燕易王杀他,于是奔齐。可以这么讲,随着苏秦去燕逃齐,表示约纵联合的正式解散。
  纵观苏秦创建的约纵联合内涵,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就当时形势最为合适的战略决策,方向是正确的。约纵的失败,不能把责任推到苏秦一个人身上,我个人以为,应当从三点上来分析。其一,苏秦本身策士的局限性,的确有些眼高手低,嘴上的功夫明显强过动手能力,所以不可能将约纵维持下去;其二,六国诸侯也不是魏文侯、齐桓公、楚庄王等贤王,见识浅薄,都是蝇营狗苟之辈,见小利而忘义,这样的联盟注定不会有生命力;其三,作为苏秦同门的张仪,针对约纵的薄弱环节,施行连横,很快便瓦解了这个本就不甚牢固的联盟。
  说到张仪,以我来看,不论是游说的功夫,还是谋略之术,都比苏秦强了很多。根据《史记》的记载,刚开始的时候,张仪想走师兄的门路,苏秦呢,拒不接纳,其实是想让张仪到秦国去,因为此时的秦国已经过了“整顿”的阶段,正准备磨刀霍霍,实行并吞六国的惊天大计,正是用人之际,张仪此去不至于再经历苏秦当初的遭遇。如果司马迁的描述是真的,那么为什么苏秦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分析,可能苏秦觉得,只有保持秦国的强大,六国联盟才会更稳固,至于后来张仪那么快就找到了破坏约纵的办法,估计就超出了苏秦的本意了。给我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六国与秦国之间的斗争,貌似是同门师兄弟之间的较量。
  跟苏秦比,张仪更注重阴谋,我琢磨着,他的术法权谋已经具备了后世帝师的特点。苏秦缔造了六国抗秦联盟,张仪呢,是以彼之术还施彼身。苏师兄你不是靠嘴皮子把六国联合起来了吗,咱呢,也用嘴皮子打破这个联合,而且费的口舌还比你少。让这师兄弟这么一闹腾,显得七个诸侯国之间的血火争斗,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也不知道,鬼谷子老先生如果要考校这俩弟子,对他们该怎么评价。
  从游说的功夫来看,张仪明显比苏秦的辩术高,更给人以游刃有余的感觉。这一点,苏秦也知道。张仪忽悠楚怀王一段,堪称经典,面对楚怀王这个弱智,张仪来去自如,视楚国上下如无物,硬生生地破坏了楚国和齐国的约纵,把楚怀王“晃点”的不轻。
  整个中国古代史,到处充斥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例。张仪也不例外,等把秦国外交的很多难题解决的差不多了,可以动用武力的时候,秦武王准备收拾张仪了,至于为什么要收拾他。估计,在秦武王心里,张仪这种人可用而不可长期重用,他的谋略太过于重视阴谋,找不到丝毫堂堂正正的感觉,这样的人用的多了、用的时间长了,会直接影响甚至会败坏很多贤才对秦国的看法。那么,这样的人,如果不用,那就得想法杀了他,要不然,让他跑到别的国家,会给秦国制造很多麻烦。想想看,从古至今,锋芒毕露的人有几个得到好下场了?这也许就是政治的本性,人性的悲哀。
  不过,好在张仪的本事还不仅仅就这些,他比苏师兄更厉害的地方还在于能够时刻保持警惕性,这个本事是他原来就有,还是从师兄身上得到的启发,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在秦武王刚刚动了收拾他的念头,露出些许苗头的时候,张仪跑了,最后死在魏国,相比苏师兄死后尸体还受了车裂,算是得了善终。

纵横家之所以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大行其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的诸侯国并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治国理念。不管你是哪家哪派,只要能对本国有利,这个诸侯国就会重用,这样的环境才造就了“百家争鸣”。等到汉朝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一门独大,从皇帝到臣民,信奉的都是孔圣人提倡的敏行讷言的君子之道,其余各家渐渐势微,纵横家们也就没有了舌绽莲花的市场。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经常见到的所谓辩论会,只不过是当初纵横家们的一点儿皮毛而已。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16 19:58:35
 

胜者为王  败者为雄

---刘邦、项羽评论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已成公论。不管有多少反对者,事实就是如此。如果说有例外,恐怕就是楚汉相争时期的两位领头人物刘邦和项羽了。刘汉由弱变强的过程,就是西楚盛极而衰的过程,两个阵营之间怎么争斗,不是我所关注的,让我感兴趣的是两位首脑,刘邦胜利了,只能评以枭雄,而项羽虽败,却可称英雄。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的好恶之语,但是谁又敢保证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完全不受个人情感所束缚?鉴于此,我试对二人逐一评之论之。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草根皇帝,我认为只有两个,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人在性格上、治理国家以及稳固政权的具体办法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关于刘邦,纵观后世对他的评价,总的看,比较复杂,《史记》《汉书》中将刘邦捧到了极致,但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是汉朝的史官,他们是不敢对太祖高皇帝指手划脚的,所以两部史书中关于刘邦的评价,可信度到底有多大,不太好下结论。那么,汉朝之后关于对刘邦的评价,民间流传的说法中,好的坏的都有,且以坏的评价比较出名。比如,元代杂曲《哨遍·高祖还乡》中写道: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住,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 !从整个曲子的意思来看,充斥着对刘邦这个“小人物发迹”的愤懑。

这个说法恰好符合了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不但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如此,一旦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突然发了大财、当了大官,原来的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甚至还有很多自诩很有才能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嫉妒的心理,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一定是撞了“狗屎运”,谈论起来,话里话外洋溢着浓浓的“酸味儿”。一言以蔽之,中国人历来是讲究“出身”的,一介平民能当皇帝,这让很多人无论如何接受不了。其实,关于这一点,明太祖朱元璋的遭遇也差不多,一些人甚至包括有的史学家,都对朱元璋的发迹史持一种“沐猴而冠”的认知态度。这其实就是国人骨子里的“血统论”在作祟,凡事都要追求个“名正言顺”。历史上,如果一个平民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了大官,人们也许能够接受,但是,一旦这个人当了皇帝,那就不得了,尤其那些自诩出身高贵的人,一开始心理上总会有些疙瘩。

我个人觉得,虽然说“褒贬自由春秋”,但看了很多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老是给人一种“一脚天上,一脚地下”忽上忽下的感觉,令人很不舒服。在历史的长河冲刷之下,人们似乎已经忘了,之所以我们现在自称汉族,正是从刘邦建汉开始的,从这点来说,刘邦完全称得上汉族之祖。

评论刘邦,有一点不可忽视,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他的识人、用人本事。刘邦这个人,用我们现代话讲,年轻时就有亲和力,象萧何、曹参、卢绾、樊哙等人都是很早就追随刘邦的。起兵抗秦之后,在征战过程中,陆续又得了张良、陆贾、郦食期等谋士,与项羽作战时,本来处于劣势的刘邦,居然能从西楚方将韩信、陈平、英布、黥布等大将招募至旗下,这就太难得了。可以说,刘邦的识人、用人才能,自他之后,再无一位皇帝可比,哪怕是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行。毛主席曾经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刘邦无疑是一位最善于识别干部、使用干部的帝王。在刘邦临死之前,吕后问他萧何之后谁可以担任丞相,刘邦说曹参可以,吕后又问曹参之后谁可任,刘邦回答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性格太憨,可以用陈平为助手,陈平这个人虽然聪明,但是有时候优柔寡断,难以单独担任此职。再有,周勃这个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日后保刘氏者必然是他。当吕后继续往下问的时候,刘邦说,以后的事情你就不会知道了。这一段的描写,被后人演绎得近乎神明。现在看来,尽管有夸张的成分,但刘邦对属下人才的了解判断相当精准,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读《史记·高祖本纪》的时候,有一个现象,引起我的注意。汉初,刘邦大封诸臣,韩信、彭越、卢绾、吴芮、英布等人均被封为异姓王爵,但萧何、张良、樊哙、周勃、灌婴这些很早就追随他的部下,反而只封为侯爵,这个现象很耐人寻味。个人以为,韩信这个王爷完全是先斩后奏的结果,卢绾呢,则是因为自己与皇帝是“发小”、“把兄弟”,那么,另外几个封王的原因,我不是很清楚。有人讲,这可能与几个异姓王佣兵自重,不封王爵担心有变,对此,我持不同意见,萧何、张良、樊哙等人在功绩上,不比异姓王差,而且在忠诚度方面,甚至远远高于异姓王。他们都没有封王,那么完全可以将韩信等人也封为侯爵,情理上也讲的通。再者,以刘邦的智慧以及对属下的掌控能力,完全可以在分封诸臣之前,将危害消弭于无形。我分析,这里面恐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排除当时四海未靖,还需要几个人替刘邦征战,封王只是权宜之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给我的感觉,刘邦对手下这几个异姓王不是那么放心。而且,根据历史记载,在政权相对稳固之后,刘邦就先后利用各种机会及借口,逐一将几个异姓王予以铲除,到了高祖后期,天下就只有姓刘的王爷了。

再从刘邦分封本家刘姓子弟为诸侯王来看,显而易见,刘邦的初衷当然是天下既然姓刘,就应当用姓刘的子弟来帮助看家。这一点,与后世各个朝代皇室子弟封王的做法,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汉初的刘姓王爵有兵权,而后世的王爵大多只有食邑,没有兵权。我在其他评论中说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无论任何人,一旦权势、地位距离“金字塔”顶尖越来越近的时候,免不了会产生“再进一步”的念头,如果这个念头遏制不住,内乱就因此发生了。那么,刘邦显然是吸取了周朝诸侯国征战不休的教训,然而,在成功地消除了异姓臣子对皇权的威胁之后,却又开启了另一扇门,即王爵分封制度点燃了后世皇族贵胄觊觎帝位的希冀之火。

那么,根据刘邦善于识人、用人的能力,以及对任何人都不完全信任的性格,可以得出他是枭雄的结论。所谓枭雄,并不是特指贬义,而是说作为一个帝王,形势所迫,必须要如此,否则大业难成。从这一点来看,项羽明显不符合枭雄的资质,尽管如此,综合他的所作所为,昔日的西楚霸王却完全配得上英雄这个称号。

初识霸王,缘于易安先生的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因为此诗,使得我心里早早种下了项羽“义不肯过江东”的印象。泱泱中华,自古而今,英雄人物辈出不穷,纵横疆场、万马军中取上将人头者有之,睥睨天下豪雄、视枪林箭雨如无物者有之,胸藏万甲、用兵如有神助者有之,可是,既有力能扛鼎、可敌万人的无上勇力,又有仁义、重情之心者几何?我以为,唯有西楚霸王项羽。

倘若大秦帝国不是那样的短命,以霸王的勇武,或许会名震天下。可是,命运是如此的“无厘头”,竟然开了这样一个玩笑,秦失其鹿,群雄共逐之,让项羽登上了逐鹿天下的舞台,在埋葬了暴秦的同时,也注定了自己悲剧的结局。

上天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在赐给项羽无上勇力的同时,却没有赋予他超人的智慧权谋。《史记·项羽列传》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楚霸王从小除了力能扛鼎以外,其他一无是处,不仅成不了士子,也缺乏成为游侠的资质,即便是兵法,也是一知半解,注定成不了兵家巨子。所以,项羽之所以成其霸业,乃是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雄霸天下终是昙花一现。

看《史记》的记载,很显然,项羽不擅政治。现代诗人北岛有一句极为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用在这里,不是说擅政治者就是卑鄙者,而是说高尚者无论如何搞不了政治。在政治这个汪洋大海中,只有那些擅于玩弄权谋的人才能遨游自如。自古以来,能成就一方雄主的,无一不是权谋家,但项羽除外,在他身上,似乎那无穷的武力没有给权谋留下更多的地方。我曾经说过,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者,必然在性格上存在刚愎的缺陷。所以,尽管在项羽的征战过程中,有老迈的范增辅佐,但两个人在性格上的巨大差异,注定不会君臣相谐,以至于范增多次对他发泄自己的怒火:“竖子不足为谋!”

项羽不仅不通政治,更不擅于识人、用人。关于这一点,王立群教授曾有过论述。我们说,一个领导者如果无法留住人才,也就封锁住了自我上升的空间。项羽就是如此,在他的手下,其实是不乏能人的,比如:文臣有范增、陈平,武将有英布、黥布、韩信等。可是这些人在项羽手下过得非常不舒心,为什么?因为才能的发挥不仅受限制,更重要的是得不到起码的信任。结果,范增无奈之下请求告老还乡,死于途中。韩信等几人,则是改旗易帜,投了刘汉阵营,转过头来攻打昔日的主子。正象王立群教授所说的那样:楚霸王本应是一个被重用的人,偏偏让他处于用人的角色上。历史给项羽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这个玩笑甚至要了他的命。

但是,有一点,作为武将出身的项羽,与很多名将一样,爱兵如子,深受士卒爱戴。这是有证据的,垓下被围时,韩信以“四面楚歌”为计,成功瓦解了西楚军的斗志。然而,即使斗志消弭了,绝大多数的士卒却没有象英布等将军那样,投降汉军,而是继续追随霸王作最后的殊死搏斗。项羽突出重围之后,在乌江边上,身边还有百余骑,他们视死如归,面对强敌,仍然奋起余勇,最后全部死在了项羽身前。在我的心里,这些士卒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与政治、权谋相比,项羽却是极重情义。他的情义体现在多个方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虞姬,对自己手下的谋臣军将,甚至对自己胯下的乌骓马,处处有情有义。关于虞姬,“霸王别姬”的故事已传唱千古,我不再拾人牙慧。需要说的,是作为一方豪强,有史记载身边只有一个女子并深爱之,这在中国历史上既显得如此的另类,又让我们这些后世人甚为敬重。另外,一部史书,几乎所有的君主,哪个手上不沾染自己手下人的血?项羽就几乎没有,对于曾经跟随过他、继而反叛他的文臣武将,甚至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愤怒。对待臣子是这样,对待士卒也是如此,他说:我起兵时,追随我的有八千子弟,现在他们都死了,我如果独身回去,有什么面目见江东父老?通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依稀看见了一位英勇无边、重情重义的西楚霸王就站在了自己面前!

我们说,项羽作为一个君主,在政治能力上非常不合格,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比历史上的诸多君主更有尊严。他的一曲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时不利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尽管歌中充满了愤懑与迷茫,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妥协之意,更没有委曲求全的心态。对于项羽这个敢于自称霸王的人来讲,无论是投降,还是在战场上被对方杀死,都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当他独自面对昔日的手下吕马童等人时,仍然以无边霸气的口吻说:我可以送你一场富贵!言罢拔剑自刎。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盖世英雄!就算是死也不愿意借助于他人之手!后人有词赞曰:天纵豪情万丈,生来气冠三吴。百二秦关如铁铸,视若吹灰俎上鱼。戟横万骨枯。勒马自封王霸,息兵笑划疆图。歃血为盟情意重,怎奈刘邦非丈夫。隔江绝唱书。

光河浩荡,无论是枭雄还是英雄,如今都已经墓碑化土,王也好,寇也罢,皆为过眼云烟,留给后人的,唯有茶余饭后品头论足而已。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16 20:00:22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春秋战国诸侯林立,秦国从一个边鄙小国逐步发展壮大,从秦孝公开始,一百六十余年,励精图治,最终实现“六王毕,四海一”,带给后世的影响和思考极为深远。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正值百家争鸣。从这一点来说,与其说诸侯之间政权的斗争,不如说是各种思潮的你来我往。秦国一百余年中,崇尚法家治国的思想,无疑成了法家人物争相投奔的“福地”。这之间,先后有三位法家杰出代表,对秦国实现统一的大政方针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三位法家代表人物分别是商鞅、韩非、李斯,本文试就其治国之术、思想传承等各个方面逐一简要评论。

【商鞅】

商鞅,本来姓公孙,曾是卫国王族,又称卫鞅,后来被秦孝公封为商君,所以后世称他为商鞅。

商鞅这个人物其实挺悲催的,他曾经在魏国大臣公叔痤手下当差,说是当差,其实跟公叔痤的关系亦师亦友,那时候,商鞅给人感觉挺温文尔雅的,然而到了秦国之后却是变了番面孔,人生际遇也由此而变。后世人不仅仅知道了商鞅变法,甚至通过他的死,还知道了历史上有“五马分尸”这么一种酷刑。  
  对于商鞅,我挺佩服。为什么?作为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唯有他变法相对比较成功,尽管最后下场不好,但是秦国上下享受到了变法的成果,秦国也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有人说,同为法家代表,李悝在魏国的变法,申子在韩国的变法也算是成功,但与商鞅变法比较,李悝、申子的变法不彻底,更不长久,他们在魏国、韩国的治国方略,更倾向于改革,而不是从根本上的变革。
  很多人都知道“城门立柱”这个故事,商鞅在秦国,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主持变法事宜。当时的秦国,秦献公在任时,一心想夺回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经年与魏国开战,国内已经穷困至极,老百姓的负担过于沉重。但是,尽管如此,秦国上下,不论是贵族还是黎民,要想打破原来的思想观念,却又不是那么容易。

商鞅很有手段,他首先通过城门立柱取信于民,把历来桀骜不驯的老秦人拉到了信法、守法的道路上来。然而,如果因此认为商鞅政治手腕高超,似乎并不是这样。自古历来变法都不是温文尔雅进行的,期间一定会充满斗争,要想获得成功,取信于民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在当时来讲,能否管得住贵族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商鞅变法过程中,有一个情节非常关键。变法之初,秦国的贵族体系中,不仅仅有杜挚、甘龙等人的反对,就连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儿子赢驷未来的秦惠文王也不支持。

有一次,赢驷触犯了商鞅制定的新法规,应当受到处罚。但赢驷是太子,不可能受重刑。商鞅认为作为太子老师的公子虔有责任,于是把处罚转嫁到公子虔身上,后来又找了另外一个理由把公子虔的鼻子给割了。“刈鼻”这种刑罚在古代是非常重的,不仅仅因为是肉刑,更因为此刑罚对人是一种极大的人格侮辱。关于这个情节,我翻读史记,怎么琢磨怎么不对劲儿,按说从商鞅的经历来看,不像是会用这么弱智办法来处理事情的人,可他偏偏就这么干了,我就怀疑是不是秦孝公这个大佬背后的支持,历来宫闱内的斗争都是不择手段的。但我这个怀疑没有什么证据支持。  
  商鞅通过这件事给自己立了威,变法很快就在全国畅通无阻,他本人呢也连番被提拔,直到被封为商君。君这个爵位实际上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国君能够加封的最高爵位,类似于国中的小诸侯,区别就在于不能随意自己任命官职。其实,如果这个时候,商鞅要是够聪明,果断急流勇退,离开秦国,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悠哉悠哉,估计能得个善终。但是,人往往就是这样,到了手的荣华富贵,要想扔下,这个决心不好下。说到底,给别人当参谋可以,轮到给自己当参谋,就会变得很弱智。  
  商鞅惹了未来的国君,给自己埋下了无穷祸患。秦孝公一死,惠文王立即翻脸,不顾商鞅变法使羸弱的秦国富强的功绩,居然用“五马分尸”这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处死了商鞅。史记上说,公子虔等人控告商鞅造反,所以惠文王才下决心治商鞅的罪。但是这个理由太站不住脚了,我估计这又是秦惠文王指使的。所以,对于商鞅的死,如果说秦惠文王不是为了报私仇,谁信?  
  商鞅死就死了,司马迁给他的评价却很低,说他是一个刻薄人。我就琢磨,按说太史公不是不明理的人,不会对老商的功绩视而不见,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避讳?总而言之,从商鞅的经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贤人都非常注重守拙了。

【韩非子】

就才华而言,在《史记》中所列人物中,我最欣赏韩非子,不论从文学角度,还是从法治思想、治国之术、揣摩人性,看韩非子的著作,总能找到共鸣之处。因此,评论韩非,我必须持一种敬畏的心理和虔诚的姿态。

从《史记》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着一批法家人物,比如李悝(李克)、商鞅、申不害、李斯等,而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影响如此深远,直至今日,我们仍处于他的光芒之下。

有这么一句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很多人一直认为这是从后世西方法学思想家那里学来的,是“舶来品”,对于中国历来“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观念,是一次巨大的思想革命。但是,当我们解读了韩非的著作,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说法绝非“舶来品”。早在两千年前,韩非就已经有此论点了,他在《有度》中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法的面前,任何权贵都没有特权,法令不会去奉承、阿谀任何权贵,大臣犯了法,也应当受刑罚的处罚,小民做了好事,也应当受到赏赐。这是何等的睿智,又是何等的超前?作为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有丰富且巨大的历史传承的,让人无比悲哀的,那么多珍贵的思想财富到了我们手里却断了根。

时下,我们经常受到这样的教育:时刻注意“亲友圈”、“朋友圈”、“身边人”、“枕边人”等等等等。可是,您读读韩非的《八奸》《五蠹》,看看韩非是怎么说的。他说,作为君主以及臣子,要注意管好五类八种人,五类(五蠹):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商工之民。八种:“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大家想一下,后世管理者面对这样的论断,哪个敢不顶礼膜拜?

我们再看韩非对人性的揣摩,以“入木三分”为评绝不为过。在韩非的著作里,有很多著名的寓言故事,浅显的故事隐含大道理。比如:智子疑邻、郑人买履、三人成虎,类似的事情,我们如今不是也经常在做么?他说:“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闻者可有共鸣?说实话,以韩非的论断推及己身,能够不断地找出我们“皮袍下掩藏的‘小’来”。掩卷沉思,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能让韩非对人性琢磨的如此透彻。

作为法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对于其他各家各派的学说或者是行为,韩非是持有选择的批判态度的,特别是对儒家及纵横家。由于韩非自身生理缺陷,想必对以舌辩见长的纵横家没什么好感,但也不绝对,比如韩非认为游说是一项很难掌握的技能,甚至认为很多时候不说比能说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这个结论其实还隐含着儒家“守拙”的朴素思想。非常有意思的是,韩非与李斯同出于儒家巨子荀卿门下,却都认为防儒甚于防贼,只不过出发点略有不同。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李斯则认为:儒生尚古薄今,党与私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儒家学子思想是很活跃的,活跃到甚至可能危害君主统治的地步。

据《史记》记载,嬴政读了韩非子的《孤愤》《五蠹》,不禁感慨:我如果能见到作者,并且和他交朋友,即便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从这个说法中,我们可以知道,一直到秦国统一,秦始皇坚持以法家思想治国,一定有韩非的影响在。另一个,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导致了韩非的悲剧下场。因为,既然是同门,李斯也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不如韩非,这就引起了李斯的高度警惕,绝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于是进献谗言,这是导致韩非之死的直接原因。

每次读《韩非子》,我都会不由自主的为他扼腕叹息。天道如此不公,让这样大才生理不健全;天道又是如此的公平,不让天下之才集于一身,因为按照宿命的说法,天妒之才命不长。命运往往就是如此不可琢磨。与他的前辈相比,法家创始人李悝,受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赏识,使魏国开国十年即强盛;奉行以术治国的申不害,相韩十九年,深受韩昭候赏识;奉行以法治国的商鞅,扶弱秦受秦孝公赏识,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走变法强国之路的前驱。然而,到了韩非子,在本国不受君主待见,到了秦国,又受同学李斯的迫害,满腹经纶无处卖,可悲、可叹、可惜!

【李斯】

单从个人喜好来说,我不喜欢李斯这个人。但点评历史人物不能从自身好恶出发,就其才能来讲,值得我们佩服。

个人以为,李斯算得上千古帝师第一人。这样说,有我的道理。要成为帝师,必须具备懂权谋、识形势、明人主这么几个要素,自身的德行人品反倒是其次,这几个要素,李斯虽不完全具备,也差不多了。

李斯在荀子跟前学成出师之后,就开始琢磨到哪里去、去干什么,就已经显示出他的才能了。当时,秦国日益强盛,其他六国逐步衰落,在这种形势下,有的人可能欲效仿苏秦,到六国游说对抗秦国。李斯却不这样做,他跟老师荀子说:“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简而言之,就是说李斯认为在当前诸侯争斗的大环境下,唯独秦国有统一天下的大志向,给了很多布衣之士出人头地的机会。这里面透露出几个意思:

其一,李斯说“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意思是现在大国正在中原逐鹿争夺天下,那些游说者们(也就是所谓的纵横家)的生意非常好,不管大国小国,几乎都是这些人在把持政务。我们分析,李斯尽管不太看得起纵横家的行为,但是却不得不效仿。

其二,“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那么“万乘”是谁?当然是秦国,秦王的野心很大,准备效仿上古三王五帝,结束诸侯林立、相互间你争我斗的局面。在这个时候,正是有才能的人施展才华最好的时机。

其三,“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这就反映了李斯对人性的认识。俗语称:“人敬有的,狗咬丑的”,处于卑贱、困苦之际,还批判所处的社会,假装不屑于为自身谋取利益,给人以清静无为的假象,这不是李斯所想要的,这样的人也让李斯看不起。其实,估计也正是因为李斯有这样的想法,这才导致在身处高位时,生怕被别人抢走已得的权势,所以才不惜进谗言陷害自己的同门韩非。

我个人以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是就判断形势的能力而言,法家无疑远超其余各家,而且从治理国家的实践能力来说,法家的人物也比其他各家人物高得多。可能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以儒家治国之术来反驳我。可是,别忘了,千百年来,儒家学说即使在大行其道的时候,法家的学说也没有销声匿迹,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与儒相抗衡,时至今日,“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不还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么?

李斯入秦之后,逐渐崭露头角,为嬴政谋划了一统江山、称帝而治的宏伟蓝图,因此奠定了自己在秦国的政治地位,成就了有史以来首位名副其实的丞相。

但是,当权位加身之后,李斯德行品格不高的缺点就逐渐暴露了出来。世上的事往往就是如此,一旦时机到了,人的劣根性就会象春草一样,疯狂萌发而不可挡,这也是所有人的通病。这么说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贪鄙”的种子,条件成熟了,就会不可遏止地生根发芽。本来,李斯的《谏逐客书》,读者莫不以为这就是先秦版的“求贤书”,实际上呢,李斯说的很好听,暗地里做的事儿却是十分的不地道,就因为自己嫉妒师弟韩非的才能,于是想办法害死了这位千古大才。

如果说妒贤嫉能是人的通病,那么李斯在赵高的劝说下帮助胡亥上位的所作所为,就更加暴露出被权位蒙蔽心智的人性了。这也难怪,对所有人来说,得到固然不容易,舍弃已得到的就更加艰难。

客观来讲,说李斯对自己的处境完全没有认识是不对的。在秦王朝,李斯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是大官,儿子也是大官,他的女儿大多嫁给了皇族,地位之显赫,一时无两。此情此景,李斯也觉得不太对头,也说过盛极必衰,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怎么样。但是,意识到了,不一定就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就在赵高找他议立胡亥的时候,李斯也曾明确表示这不是做臣子应该办的事儿。那么,如果这个时候,李斯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与赵高为伍,青名必传千古!可惜,他被赵高摸到了贪恋权势的弱点,更为可惜的是,赵高知道他的弱点,李斯却没有认识到赵高的品行,以至于身死名裂,成为天下笑柄。

作为帝师,千百年来,人生境遇如李斯者甚众。也许,帝师者,善于察上而不善于察己?小子叹曰:料必如是。

清露若水

清露若水 秀才

  • 65

    主题

  • 852

    帖子

  • 1241

    积分

2012-02-17 17:34:48
读史能读到这份上,引经据典中不乏真知灼见,水哥哥,牛。太牛了。看你的帖子,我相当于在恶补我的历史。
飘然孤独

飘然孤独 秀才

  • 1

    主题

  • 201

    帖子

  • 1623

    积分

2012-02-17 18:56:27
“与时势合、与民众合、与自身合”,好个读书之道!江哥见解深刻、才学广博,小弟敬服。
秋梧飘絮

秋梧飘絮 探花

  • 238

    主题

  • 5392

    帖子

  • 14703

    积分

2012-02-23 00:02:52
关注这样的好贴,必须的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24 16:56:44
 

真能人 真小人范雎评论

范雎是秦昭王时期最重要的谋臣,官拜相国,受封应候。对范雎这个人,我是既佩服又鄙视。佩服,是因为范雎奠定了秦国六合一统的基础;鄙视,是因为他为人上的赤裸裸小人嘴脸。

在评论史记人物的过程中,我多次说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范雎身上。根据史料记载,范雎最先表现出来的,是他过人的外交能力以及忠君报国的思想。当时,他作为魏国使臣须贾的门客,陪同须贾出使齐国,应对有节,给魏国赚足了面子,高超的外交水平甚至让齐国君主大为赞叹,赏赐给他很多礼物,想留下他做齐国的客卿,范雎却谨守自己的本份,对齐王的赏赐予以婉拒。但是,就是这件事,差一点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表现自己的能力并不难,最难的是知道什么时候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什么人面前表现,这个问题搞不清楚,那就应该藏拙,宁拙勿露,否则必然遭嫉。也许有人认为,范雎犯了一个大忌讳,作为门客,表现比正使抢眼,可不是招灾么。对于范雎,我不这么认为。范雎出身贫苦,一身才华没有机会施展,只能选择在须贾门下蛰伏。至于在齐国站出来说话,那是因为使臣须贾无能,作为魏国人,作为须贾的门客,于公于私都要挽回这个面子。当然,也不排除他想借此出名的想法,但不要忘了,当面对齐王高官厚赐,范雎选择的是拒绝,而不是接受,这一点尤为难得。客卿的职务不小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作是君主的智囊军师,即使在后来范雎入秦后,秦昭王一开始所给与的也不过是客卿而已。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范雎最开始的时候,骨子里是抱定了为本国服务的想法的,加上自己在须贾门下做客,当施以援手帮助须贾。可以断定,在须贾恶意中伤他之前,范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他的能力,正是因为本人命运的巨变,让他的性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从而“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成了战国后期著名的真能人、真小人,时也、命也。

有人讲,须贾才是小人,如果不是谗言加害,范雎也不至于形成那样的性格。这话有道理,假设须贾跟秦孝公时期的景监一样,范雎有可能就是魏国的商鞅。但是,商鞅的境遇不能复制,人的能力与心胸也不一定就相辅相成,也许范雎本性上有小人因素存在,关键是哪个诸侯国、哪个诸侯来用他,这样的人,魏国不用,就成全了秦国。

在范雎身处危难之际,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结识了秦国使臣王稽。王稽认为范雎很有能力,自作主张将他偷偷带回了秦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这段描写,既点出了范雎性格转变的由来,同时又将王稽与须贾两位使臣放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可以说,范雎人生际遇的变化,以及秦魏两国使者的对比,明明白白告诉大家,秦国所以日趋强大,魏国所以日趋衰微。电视连续剧《潜伏》里,中统天津站行动队队长李涯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问题所在:“我运即国运”,身为魏国人的范雎,在本国几乎丧命,却在他乡受到重用,反过头来对付包括家国在内的山东六国,他的命运可不就是透射出六国衰亡的命运么?

之所以说范雎是真能人,缘于他为秦国做的三件事,即“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固干削枝”的内政谋略以及“长平之战”的反间谋略。范雎被王稽带到秦国后,并没有马上受到赏识重用,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秦国,不论是秦昭王,还是把持国政的宣太后、穰候魏冉等人,都不喜欢策辩之士,这种情况下,范雎只有韬晦。等到时机成熟了,范雎以自荐的方式,引起了秦昭王的注意,交谈中,范雎不但点出了秦国当前内政外交方面的弊端,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于是这位落魄的能人,终于一飞冲天,站在了秦国朝堂之上。

按照“攘外必先安内”的传统思路,我们先来说说范雎提出的“固干削枝”内政谋略。有人认为,这是范雎经历了生死巨变之后,欲借势而上采取的策略。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只要宣太后及魏冉继续把持秦国政权,范雎就永无出头之日,所以要想上位,必须先除掉这些拦路虎。但是,这个说法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因素,作为国君的秦昭王,显然也不愿意只做傀儡,国君权力受到限制,对于秦昭王来讲,就象嗓子里卡了根刺,更象被捆住了手脚,范雎的策略无疑说中了他的心事,从这个方面来看,我敢断定,范雎之所以被重用,“固干削枝”的内政谋略才是最重要的原因。秦昭王与范雎都明白,内政问题不解决,所谓的“远交近攻”就无法得到落实。正因为如此,秦昭王下定了决心,采取种种手段,逐步削去了宣太后、穰候等人的权柄,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大权独揽的君主地位。

解决了内政,秦昭王、范雎君臣放开了手脚,开始实行“远交近攻”战略。纵观历史,这个战略思想的提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比苏秦、张仪的约纵连横更进步、更实用,直至今日,世界各国也都不同程度的在执行着这样的外交策略。正确的外交思路,加上强悍的军力,使得在秦昭王之后短短的几十年,山东六国一个接一个陆续被秦国灭掉,进而江山一统,六合归一。因此,个人认为,范雎奠定了秦国天下一统的坚实基础,这个评价毫不过分。

至于在长平战役中,范雎主持对赵国施展反间计,让赵国临战换将,虽然说也是神来之笔,但相比于他的外交思想,要差了一些。长平战役的胜利,赵国的失误仅仅是其中一个因素,范雎施反间计、白起奇兵策动以及秦赵两国国力、军力的差距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关于长平之战,我在评论白起的时候,已经说过,在此不予赘述。我要说的,在当时情况下,秦国完全可以借助长平战役的胜利,进一步扩大战果,如果秦昭王采纳白起的想法,乘胜前进,恐怕秦国统一的时间会提前若干年。然而,这个时候,另一位战国时期著名的策士――苏代出现了,韩、赵两国派遣苏代秘密入秦,游说范雎成功,于是,让白起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战场上取得如此巨大胜利的情况下,秦昭王居然命令停战休整,大好良机就这么白白错失了。白起经历了长平之战,声望空前大涨,在秦国乃至其他诸侯国,风头之劲,一时无两。那么,深受范雎“固干削枝”内政思维影响的秦昭王,担心在本国再出现另一个穰候,正是这个潜意识的存在,范雎的谗言才能够被秦昭王采纳。所以,有人说是范雎妒杀了白起,这是不准确的。

那么,范雎对白起的谗言代表他的小人形象吗?肯定不是,嫉妒以及对自己地位、权势的担心,不只是范雎才有,而是几乎可以称作是普遍现象。之所以认为范雎是真小人,在于他对待昔日的仇人须贾、魏齐的态度上。俗话说“山不转水转”、“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但是,须贾与当时的魏国相魏齐显然没有这么做,须贾向魏齐进献谗言,魏齐大怒之下,命人把范雎险些打死,又把他丢到厕所里自生自灭,如果不是郑安平的帮助,范雎几无生还希望。在范雎获得了秦昭王的信任,博得秦国高位之后,须贾出使秦国,得知昔日的范雎正是现在化名张禄的秦国相,差点儿吓破了胆,范雎斥责他说:如果不是看在你送我一件御寒衣服的份上,定然杀你!虽然没杀须贾,范雎可也没想过要饶过他。酒席宴上,命令下人强行给须贾喂食马吃的料豆,并且让他回去告诉魏王,赶紧把魏齐的人头送来,否则必然大举进攻!

什么是真小人?这就是,用国家大事来报私仇,当着秦国众多官员,堂而皇之说出来,丝毫不加掩饰,理直气壮,这不是小人形象是什么?有人可能不认同我的看法,自古以来,君子与小人同在,范雎报私仇的举动无可厚非,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嘛。对于这个说法,我并不反对,需要说明的,综合范雎的所作所为,他显然不是君子,借助国之重器而报私仇,是典型的小人行径。但是在众多的小人中,象范雎这样明晃晃显露小人嘴脸的却不多,所以我把他称作是真小人,换个角度说,真小人要比明君子暗小人可爱得多。我鄙视他,是因为范雎在报私仇的过程中,采取了猫戏老鼠的办法,对仇人极尽戏弄之能事,无非是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感而已。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24 16:58:51
 

齐桓公叫姜小白,作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实际上的霸主,足见其政治才能。那么,齐桓公在与公子纠的争斗中胜出,得以继任齐国国君后,接受鲍叔牙的推荐,任命管仲为相。可以说,这项任命才是使齐桓公登上霸主地位的最重要的原因。实际上,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几项措施,都是出自管仲之手,比如“尊王攘夷”口号的提出,始终让齐桓公的多次军事行动,甚至后来的葵丘会盟,都有了维护周王室权威这样一个“大义凛然”的理由,连周王都支持,还有谁敢不服从?在当时,这样一句口号,代表了齐桓公高超的政治智慧,虽然是管仲的想法,关键是得到了齐桓公的认可。

我们说,评论齐桓公,离不开对管仲治齐的认识。因为,不论从《史记》的记载,还是其他众多史家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如果没有管仲,无论如何成就不了齐桓公的霸业。当然,既然是春秋第一位霸主,自有他的过人之处,那就是对管仲的任用以及莫大的信任。这话说起来容易,但纵观上下五千年,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君有几个?所以,我在评论管仲的时候,曾经说过,与其说齐桓公有幸得到管仲的辅佐,不如说管仲有幸受到了齐桓公的信任。既然如此,管仲没有理由不尽心竭力帮助齐桓公成就一番事业。要想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光喊口号是没用的,“打铁须得自身硬”,首先自家的实力要无比强悍才行。齐桓公即位的时候,齐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内乱,国内的动荡还没有消停,何谈什么称霸。管仲为相之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因其俗,同其礼,与俗同好恶。”这件事太重要了,因为这正是当初姜太公治国思想的延续,它的含义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群众的满意是衡量政府工作的指标。在这种治国理念的指引下,齐桓公与管仲在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促进,实行“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政治体制,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为称霸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力强了,就要显示一下势力,这是春秋战国各诸侯通用的做法,也是“共识”。那么,自己的拳头硬了,齐桓公的底气越来越足,开始试图影响、控制周边国家。从历史记载来看,个人以为,恐怕当初齐桓公只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决定打谁或者不打谁,而更有远见和谋略的管仲却提出了“尊王攘夷”这么一个口号,给齐国所有的军事行动披上了冠冕堂皇的外衣,再经过周王室的鼎立支持,于是,齐桓公正式登上霸坛。前文我把齐桓公霸主地位的建立归功于管仲,有我自己的理由。管仲死后,齐桓公仿佛解开了枷锁一样,不听管仲临终劝告,一意孤行重用易牙、开方、竖刁三个小人,以至于死在床上六十七天没人给下葬。一代霸主,只落得如此下场,带给后人的思索却不仅仅是悲哀。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24 16:59:49
 

晋文公名重耳,早年有过与齐桓公类似的经历,甚至境遇还要悲惨些,一个大国公子,在外逃亡十九年,不但没有消磨他的斗志,反而因此成就了春秋时期另一位霸主。也许与他的经历有关系,多年逃亡生涯,培养了晋文公坚忍善谋的性格。在他以年老之身回国就任国君之后,励精图治,任用了很多贤臣,其中包括后来赵国的祖先赵衰等等,一众文武左辅右弼,一时之间,晋国渐露王霸之气。这里面有三点最值得称道。其一,早在逃亡期间,晋文公就受到了齐桓公、秦穆公两位当世霸主的赞赏,两位君主对他礼遇有加,足以证明晋文公自身很有才能;其二,他坚持“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才”的国策,使得晋文公以仅仅九年的在位时间,却造就了晋国百年霸业,这一点齐桓公也不能比;其三,晋文公效仿齐桓公“尊王攘夷”,牢牢占据大义,足见他胸怀大略。晋文公在位期间,实行了三军六卿制度,应当说这项举措稳住了文臣武将的心,所以当时晋国从来不缺贤臣、能臣。但是,也正是因为这项制度,却是为晋国后来的覆灭埋下了祸患,以至于后期六大氏族把持晋国朝政,内斗频频,最后韩、赵、魏三家分晋,王图霸业一场空。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24 17:01:03
 

春秋五霸之中,以我个人眼光,最为欣赏的,不是上述三位,而是楚庄王。为什么这么讲,在五霸中,唯独楚庄王具备后世历朝开国帝王的风采。因此,在评论他时,不免要多说几句。

在评论楚庄王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楚国的传承由来。周朝建国初期,楚国的熊氏先祖曾经先后辅佐过周文王、周武王,到了周成王的时候,出了位能人熊绎,因为工作很勤勉,成王将现今湖北秭归一带封给了他,此地古称楚,所以熊绎是楚国第一任诸侯,但爵位不高,只是个子爵。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几种,子爵地位很低。之所以说它地位不高,是因为有比较。那个时候,受封的很多诸侯君主都享受的是公、侯、伯的爵位,被封子爵的、势力比较大的诸侯,只有楚国一家,别无分号。那么,我们讲,中国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看到自家封号如此之低,估计楚国的历任君主心里很不舒服。到了熊渠为楚子的时候,心里的愤懑终于爆发了出来,说:我是蛮夷,可以不遵守中原之国封号的限制。于是,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爵。从中可以看出,在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思想,出几个桀骜不驯的君主,一点儿都不奇怪。

先说说楚国的由来,是为评价楚庄王作铺垫,楚庄王就是一位桀骜不驯的君主。作为五霸之一,他是春秋时期的传奇人物,此人雄才大略,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比如“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还有“中原问鼎”、“饮酒摘缨”等等。楚庄王即位的时候,楚国的形势不容乐观,他的父亲楚穆王一死,原来依附楚国的陈国、郑国、宋国纷纷改弦更张,依附了晋国,国内呢,又有斗克之乱,可以说国内外形势都非常紧张。这个形势对于年幼的楚庄王来说,绝对是个巨大考验。所幸,庄王虽小,却是很有心机,尤其经历了内乱之后,他对臣子都极不信任。为了观察大臣的表现,从中找出自己可用之人,楚庄王采取了装扮成昏君的办法。“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在这个情况下,先后有两位臣子伍举(即伍子胥的父亲)、苏从,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前去劝谏。通过这两个臣子的表现,庄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马上着手整顿吏治,把那些奸邪之臣统统杀掉,任用了大批忠于自己的臣子,获得了全国老百姓的拥护,实现了全国上下思想统一、政令畅通,国势逐渐强大。到了楚庄王二十年,包括秦、齐等在内的十三个诸侯国会盟,共同推举楚国主盟,从此,楚庄王正式成为诸侯霸主。

有人认为,正是伍举、苏从的劝谏,才改变了楚庄王,使其从骄奢淫逸中摆脱出来。这种说法不一定站得住脚,因为什么?从史书上看,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关于他雄才大略的记载很多,关于他所谓骄奢淫逸的记载,只是说他即位后三年内是这样,之后并未纵情享乐。所以,结合本篇记载:“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那么,杀了数百人,又提拔了数百人,难道仅仅就是两位臣子的劝谏的结果?如果因此就做出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儿戏了些。个人以为,综合史书的记载,不能排除楚庄王所谓的骄奢淫逸,只是他采取的韬晦手段,目的在于观察形势而已。

楚庄王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中最具有帝王之相的一位,其军事、政治以及对形势的判断能力之高,几乎没有可与之比肩的。实际上,楚庄王也有觊觎周王室的野心。他在即位后的第八年,借着攻打陆浑戎的机会,将军队屯扎在周朝的京师洛阳郊外,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搞了个阅兵式,以此向当时名义上尚存的周王朝展示兵力的强盛。并且借着向周朝使臣王孙满询问九鼎大小的机会,隐晦地表达了取代周朝的想法,这就是后世“问鼎中原”成语的来历。

翻阅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那些雄霸之主几乎都是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往往自身的能力超强,如果再有几位能臣辅佐,称雄称霸几乎是必然的。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个现象,就是那些雄霸之主的后代,具备同样能力的却是少之又少。楚庄王也是如此,他死后没有多长时间,他创下的宏图大业就被后代给败光了,依然困守江汉之间的蛮荒之地。前文提到伍举,有人可能对他不熟悉,但是都知道他的儿子伍子胥,对伍子胥的遭遇有所了解,借用一句话:“我运即国运”,我们从伍子胥身上就知道了楚国当时的处境。

评价楚庄王,不能忽略他的历史功绩。前面说过,因为封爵造成了楚国与周王室之间一种很微妙的关系,而且在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游离于中原文明之外。那么,在楚庄王即位之后,随着他四处征讨,在打遍中原无敌手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把楚国纳入了华夏文明的范畴,从这一点来说,值得我们后世尊敬与缅怀。

清露若水

清露若水 秀才

  • 65

    主题

  • 852

    帖子

  • 1241

    积分

2012-02-24 18:00:00
你说说,这样儿的帖子,哪里需要图片来增色?水哥哥加油,争取本月也囊括金牌栏目哦!
笔耕潇湘

笔耕潇湘 举人

  • 6

    主题

  • 300

    帖子

  • 3883

    积分

2012-02-24 22:02:23
来到水哥的园地,感受到浓郁的儒雅气息。这样的读书方式,真乃治学之道。佩服!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25 13:07:40
 

记不得是谁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诗酒文化,一个人假如不喝酒,似乎成不了大才子,倘若不会作诗,那就无论如何称不上才情如海了。

对于这个结论,说实话,让我接受起来很有些勉强。因为,虽然诗与酒两样我都不怎么沾边儿,但多年以来,潜意识里始终有一种才子情结,如今让人这么一说,岂不是终生注定与才情无缘?

知耻而后勇,虽然酒量练不出来,偶尔喝一点也无妨,关键是要努力学习作诗,不是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赋诗也会吟”,哪怕作不出名传千古的佳作,诌出几句打油也能遮遮颜面不是?历史上第一首打油诗,到现在还有人记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读起来,感觉似乎也不错。据传这首打油诗的作者姓张,从古到今,那么多才华横溢的文化人,都湮没在了千秋岁月之中,相比之下,就因为一首打油诗能让后人记着,谁有才谁没才,还真不好说。其实,不仅仅是张打油,有很多帝王将相也是如此。不读书的刘邦、项羽,都有所谓的诗歌传世,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我们总不能把这两个人也称为才子。

也许有才子情结的人,不单单是我一个,估计很多人都有。近代有两位军阀出身的草莽,居然也学文人作诗。这两位都与山东有关系,一位是曾任山东督军的张宗昌,另一位是韩复榘。张督军作过一首咏闪电的诗:“忽然天空一火链,难道玉帝想抽烟?如果不是想抽烟,怎么又是一火链?”而那位韩将军呢,则是另一种风格:“趵突泉里常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且不论张、韩二位人品、才情究竟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所作的打油诗起码老百姓听得懂。

当然,以老百姓懂与不懂来衡量诗的好坏,不仅仅是有失偏颇的问题,而是让诸多文化人难以接受。有人说了,古今那么多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可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再说,其中还有人作的诗,连众多才气逼人的才子都读不懂,更何况没有文化的老百姓?李商隐的一首《锦瑟》,至今无人能解真意,但绝不能说它不好。说起这首诗,我曾经虚心向人请教,当时教我《大学语文》的教授先生是这么告诉我的:之所以《锦瑟》能传千古,根本的原因是它的诗味儿浓。原来如此。

那么,撇开李商隐这个特例不提,我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我所喜欢的诗,大多都是“通俗易懂”的?而且它们都被列为千古名篇?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等等,很多很多。有人给我解疑:既能让人懂,又蕴涵诗味,这是作诗的最高境界。老天!原来诗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

既然学不来古诗,学学现代诗又如何?台湾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闻者无人不起故园情,既没有那么多古诗格律限制,偏又诗味浓郁,最主要的,是能让人很容易地明白诗的意思。然而,等我读了很多现代诗人的作品之后,终于无法再忍耐下去,原因无他,实在是看不懂,翻来覆去吟诵多遍,仍然觉得只能用两句古诗来表达我的心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越看越远。

如今看来,我是真的无甚才情,不论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注定作不成了。既然如此,我还是学学打油,争取做一个“二手”的诗人罢。

江边一碗水

江边一碗水 举人

  • 12

    主题

  • 321

    帖子

  • 4767

    积分

2012-02-25 13:40:09

      张伯驹先生早年也是一位顽主,能位列民国四公子之一,这个顽主当得名副其实。可是,张先生又是一位极其坚定的爱国者,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一位极具声望的收藏家。四公子当中,唯独他留在了大陆,把自己所收藏的包括陆机《平复帖》在内的国宝级文物献给了国家。

      作为文史馆员,张先生的研究成果,我所见的不多,曾经有幸淘到一本他编著的《素月楼联语》,每展读,辄有所获。这本书单看封面就很吸引人,国画大师谢稚柳先生题写的书名,为书增色不少,怎么看怎么有古色古香的味道。

      喜欢古诗文的朋友,大多也喜欢对联,《素月楼联语》把对联发展变迁史叙述得非常完整,搜罗了自古以来上千副名联,可以说,看这本书,比单纯去读什么《笠翁对韵》直观得多,效果也好得多。

      受它的影响,我不自觉的注意一些能见到的对联,比如:山东龙口丁家大院楹联,“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河北邯郸吕仙祠对联,“睡至三更时分,凡功名皆成幻境;想到二百年后,无少长都是古人。”这些名联,甚至比很多诗文带给人思想的冲击更大。

      在爬格子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写小说的时候,根据情节的需要,我会自拟对联,比如在《五行相克》中,极真观楹联:“太上一气化三清,三清紫府;乾坤二元生五行,五行黄庭。”不求能流传出去,但求能为文章增色耳。

共7页 34567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