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7-06 12:26:18

【流年】阳崖根晒太阳的老汉(散文外二篇)  作者:高宝军

【阳崖根晒太阳的老汉】在阳崖根晒太阳的老汉,主要有三种,穿得厚的、穿得薄的、穿得不厚也不薄的。从他们的衣着,便可以看出各自的家境,分别代表着不同层次的人物及精神境界,因而,他们分别有着高傲与冷漠、自卑与媚俗、自尊与闲适。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在这冬日的阳光下,尽是层次差异的写照,显得格外刺眼、别具讽刺。【露水里的地女人】每日的清晨,她们迎着晨曦、披着薄雾,心系着还在家里熟睡的孩子,早早地在山头田间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尽管有着做不完的营生,劳作不完的农活,也历经了不为人知的艰辛,但她们总是以虔诚的态度对待每一种庄稼,任劳任怨。她们的形象在清晨的薄雾中显得格外美丽。【捡麦穗的孩子们】每到收割时节,总有一群捡拾麦穗的孩子跟在大人身后,和大人们一块出山,一块收工,兴奋、好奇、顽皮,还有在长期繁重的劳动中沉积出来的与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与暮气。他们无不代表了劳动人民最原始的本性和最真切的形象。文章以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三个不同的画面,展现了陕北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文笔老道,描写生动,独具视角。荐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7-10 00:03:04

【流年】陕北秋色(散文)   作者:高宝军

 

陕北的秋色,存在于高原的秋声,体现在秋天的庄稼,反映在秋日的农家饭,积聚于秋月下的山村。陕北的秋色,既可以体现在自然界的景象上,也可以反映在淳朴的陕北乡亲身上……作者以隽永飘逸的文笔、生动流畅的行文,从多个角度入手,汇聚成一幅富有陕北特色的秋天图画,谱就成一曲歌唱陕北秋日自然和谐、人间繁华的赞歌,美不胜收,跃然纸上,让人沉醉其间、不忍释卷。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7-20 16:57:22

【流年】枷锁下的教育代价,改革中的曙光初现(杂文)作者 :凌薇子应试教育完全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它以考试为目的,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下的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其主要特征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导。教育事业涉及家国建设,事关千秋万代,而应试教育的盛行,无疑引人忧虑,尽管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已为人所共识,但教育制度一日不改,其依然可以熟视无睹地存在。本文立足现实,从思想素质、制度建设、社会反响等多个角度入手,回顾与展望并行,说理与举例结合,将应试教育的弊端一一呈现,也将改良建议付诸笔端,有理有据,层次分明,透彻练达,所陈所说,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7-20 18:17:29

【流年】童年时光(散文)  作者:包利民

童年的时光虽然有些久远,却是记忆中一朵永远盛开的花,不曾凋谢;也是流年里一抹永恒的风景,不曾黯淡。作者撷取了童年中几个富有代表性的片段,将童年的某些记忆碎片一一呈现,读来倍感温暖。如第一节,透过扣子,忆起童年快乐无忧的日子,想起母亲为我缝补扣子时的温暖时光;第二节,以牛车的记忆,引出童年里那些感动人心的人和事;第三节,以母亲的歌谣,侧面反映了母亲高大的形象;第四节,以乡村里的蛙声,展示童年里那些割舍不下的淳朴友谊。文章视角独特,文字朴实,情感醇厚,令人回味。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8-02 11:21:02

【流年】诸林前(散文)   作者:指尖

一片处于盛秋之中的山林,繁密与枯竭交集、茂盛与消败结合、静谧与热闹同在、明亮与阴暗融汇……在这一片山林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诠释着自然界里万物有序生息的规律与法则,不容颠扑。人间景物,人间次序,人间情意,真让人不胜慨叹,却又无言以对。作者由这一片山林里的景象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人间世象,影射着世间的得得失失、枯枯荣荣、来来往往,关注着人间景物的消隐与存在……视角独特,笔触冷峻,内蕴纷呈,悠悠的禅意流淌于字里行间,让人共鸣共振、回味良久。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8-03 07:35:23

【流年】徐锡麟石像前的凝思(散文)   作者:林文钦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一首《出塞》,将徐锡麟立志投身革命、不惜赴汤蹈火以身许国的情怀表露无遗。勿忘历史,薪火传递。无疑,作为一代革命先烈,其胸怀社稷、心系苍生的志向及舍身革命、致力反封建帝制的精神是值得传颂千古的,其慷慨就义的英勇事迹至今价值犹存。作者伫立在徐锡麟的碑刻石像前,思接千载,豪迈顿生,亲近之感和崇敬之情无不诉诸笔端,并以徐锡麟的英勇事迹,诠释了人生最珍贵的生死母题,可谓意义深远,而文末一笔,以喧嚣环境下学生的行为与先烈的事迹产生强烈对比,令人震撼、催人醒悟,在凝重之余亦是不俗。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8-03 15:59:57

【流年】密码(散文)     作者:周蓬桦

【存在】存在之意义,并不仅仅是生命的活着,也不是各种名利头衔所能衡量,关键在于人生的过程是否充实。然而,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日,在文明越趋进步之下的喧嚣环境里,人的精神世界越发虚无,也越发证实不了存在之真谛与深层含义。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越发成了每一个人都要共同面对的大命题。【火柴】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让火柴在我们的记忆中渐行渐远。淘汰意味着遗失,舍弃便意味着遗忘,当我们让火柴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世界时,是否意味着我们正在在文明前进的脚步里遗失了那些最原始、最美好的淳朴本性?而这,恰恰不是一时的物质文明所能衡量的。【密码】“人和人的相遇,好比两只封闭的保险箱,需要彼此交换密码,即便有一个数字不相符,也无法开启对方。”一句哲学式的话语,却给人以沉重的思索。确实,当我们致力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时,便会在不自觉间产生了自我封闭,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密码便日益贫乏,也许,只有在最纯真的世界里、在生命的本能驱使下,才会在不经意间得到一次难得的心灵上的密码交换,比如文章提到的那两个主人公在果园里的遭遇,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切入,以厚重多思的文字铺陈,探索在物质文明进步的环境下人性的虚实及生命的存无,立意高远,思考独到,意蕴深长,却又淡然无痕,令人沉溺其间,共鸣共振,回味良久。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8-04 13:57:49

【流年】乡村匠人(散文)    作者:葛海林



作者笔下的乡村匠人,都有一门与众不同的手艺,既可以为自己谋生,也可以为乡亲带来方便。在乡村这一个微世界里,他们担当的角色纵是显得那样毫不起眼,但也为乡村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诚如作者所说:“正是这些芸芸众生构成了乡村的众生相,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劳作,才擎起了乡村的猎猎飘扬的旗帜,使乡村呈现出和谐安宁的图景。”作者选取的两个乡村匠人,极富代表性,而在描写上,没有刻意的渲染,却通过代表性的事例叙述,呈现出他们血肉丰满的一面,令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很好地反映了乡村匠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面貌,让人从中认知和感动。文字朴实,描写细腻,韵味醇厚。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8-14 15:52:32

【流年】黄金(散文   作者:指尖

在遥远的闯关东年代,无数人为了生计,拖儿带女地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乡土,到达一个陌生却充满诱惑的地方,开始了淘金的梦。在这淘金的过程中,有人客死异乡,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在异乡结婚生子,有人继续着劳碌颠簸的命运……可谓惊喜与绝望交集,收获与失去并存。其实,对于这些来自不同疆域的闯荡的人来说,恰如一粒尘沙,被风吹到边界,汇聚成包纳和覆盖黄金的淤泥。他们的命运结局,或者富贵,或者贫瘠,或者颠沛流离,都反映出物质财富对命运走向的牵引作用,也深深地体现了亲情及乡土对于每一条生命所特有的悲伤式的牵连。闯关东的悲壮已悄然埋葬在历史的尘埃里头,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今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延续着祖辈们那种悲壮的闯荡方式,不惜离乡背井、拖儿带女,到那些陌生的地方寻找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文章以特有的视角,冷峻的笔调,剖析世世代代的人们在“淘金”道路上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涉及人性的打量与时代的审视,韵味悠远,思想深沉,读之,回味良久。

隔水望伊人

隔水望伊人 举人

  • 38

    主题

  • 200

    帖子

  • 5763

    积分

2013-08-14 21:30:25

言之有理,特来向李哥哥告别!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8-25 17:04:58

【流年】悲伤的红指甲(短篇小说)    作者:一朵怜幽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影响深远,作为传统习俗及人伦天性的一部分,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自然不能过于苛责,然,由此等观念造成的买卖婚姻的行为,却实实在在地成触犯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底线,理应祛除,而小说涉及的正是这方面的话题。黄三因为身材矮小,家境贫寒,以致三十好几还没有成家,最后,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循着村里好几个大龄的光棍汉讨媳妇的旧路,花钱买回了秀儿为妻,原本以为可以就此一圆母亲抱孙的愿望,但后来发觉不过是骗局一场,最终酿成一个悲惨的结局……在这篇小说里,很多细节的描写都可以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思索。比如,黄三的遵母之命、二麻子屡屡贩妻骗钱、村民们围观新娘的情景等,深深地反映了愚昧落后思想的盛行与久远,而这恰恰是造成婚姻买卖悲剧的根源;而秀儿后来的觉醒,则代表着良知对这一恶习的控诉与抗争……小说以《悲伤的红指甲》为题,可谓寓意深远——红指甲正是黄三与秀儿之间情感由虚到实再到被扼杀的演变的见证,也是整个悲剧的浓缩符号。小说节奏明快,情节合理,主题涵盖广阔,引人深思、催人警醒,蕴含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8-27 23:29:35

【流年】胡同里的吴顺(短篇小说)   作者:江暖

吴顺没有什么本事,也没有什么文化,在人群里绝对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他谋职于一间小型的工厂,靠着有限的工资及打麻将赢来的钱聊以度日,尽管过得有些紧巴,但日子倒也算是波澜不兴、自得其乐。及至吴顺跟着朋友倒煤,开始本来还有些赚头,但最终在经济下滑的大潮中各自散伙,没有趟上发财的运,后来,因为征地拆迁,吴顺倒是获得了一笔他平生也没有见过的赔偿款,可是当他想购置房产改善居住环境的时候,方才发觉这笔赔偿款离购买一套新房还相差甚远,于是只得取消了购房的念头,转而投资发廊……小说里的吴顺不过是一个寻常的老百姓,却在真真实实地反映了一代人的生存状态。他们这一代人年轻时因为时代的作弄,被迫中断了学业,所以没有技能的他们,只得在半死不活的企业里半死不活地自得其乐,像极了一棵櫟树,不成材料,做什么都不行,只不过以庸碌一世换得一个相安无事;他们迷信命运,也想改变命运,却最终为现代滔滔的商品大潮所不容,在现代社会里沦为看客。小说中对吴顺算命及以红腰带辟邪的描写尤其出彩,极其形象地反映了他们这一代人的观念与思想,也间接地影射着他们的宿命。小说情节舒缓有致,人物刻画传神,情景描写细腻,以吴顺一角来窥见一代人的世相与所处世象,视角独特,构思精巧,耐人寻味。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9-04 22:32:14

【流年】存在(散文)     作者:一地流沙

“千万人当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爱情的存在便是这样,仿佛冥冥之中的注定,两颗心灵的紧紧相连,永远不是一种距离可以衡量,也不是时间所能制约。对于爱情的双方来说,都是彼此生命里的主角,因为爱的牵连与存在,让生活多了一份别有分量的温度与色泽,在爱中享受,在被爱中感受幸福,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很欣赏文中这一句:“幸福就是一个笑容,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诠释。在我的思想里却变得是那么的复杂,究其原因,我就知道了这个根源的所在,是我忘记了真正的爱所存在的含义,它根本不用刻意的去营造,也是只要一个笑容那样的简单,爱,就会一直走下去,存在在我们的心中。”可谓道出了爱情之含义与幸福的真谛。感恩爱情,感恩缘分,行文流畅,情感真挚,细细的诉说,是来自心灵的独白,是对爱情的透彻思悟,诠释出爱情的密码与幸福的走向,充满哲思,让人感悟,引人共鸣。荐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9-06 19:36:03

【流年】时间机器(散文)     作者:指尖

不言不语,无声无息,不为繁嚣而动容,不为悲情而伤感,时间,的确是一台冰冷的机器,它从不理会谁,也从不偏袒谁;不为谁动,也不为谁不动,在一视同仁之中,只是在静静地流逝。在时光之水的洗涤下,山河更迭、人间百态、世间景象,都可以一一浮现。岁月轮转,生命无常,在时间这一台强大的机器下,人不过渺小如尘,对一切因时间所带来的改变根本无力抗御,甚至麻木得难以察觉。时间,这一无法触摸的机器,却承载着人间的兴衰更替、世事的姹紫嫣红。文字以惯有的冷峻基调,以时间这一视角,于无声处看人情冷暖、人生百态及世事变迁,打量着生命深处的枯荣得失,字里行间游走着一股思考的力量,底蕴厚重,新颖别致,耐人寻味。欣赏,荐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9-07 23:10:07

【流年】法条法立到法艺      作者:克思一郎 

法律是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是维护人民权利的工具。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它注定不是某一个阶层的工具,若果出现“智者作法,愚者守法;强者执法,弱者服法”这一反映阶层差别的现象,法律存在的意义必然大打折扣。法制的建设与执行,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体现,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所以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从漫长的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我们在法制的道路上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间,法治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法条、法立到法艺,实则是从作法到立法再到执法的一个过程,作者对此进行了十分严谨的论述。阅后本文,对如何理解法律的真正含义,如何理解守法、执法的概念,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深值品味。荐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9-08 10:55:40

【流年】穿越科尔沁草原(散文)   作者:江暖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土地肥沃,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蒙古族人在此生生不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在这一片黑土地上,驰骋过蒙古帝国的铁骑,诞生过历史上著名的孝庄文皇后,也曾接受过侵略者的战火洗礼,可谓见证了山河转换、岁月更迭及文明的变迁。作者以极其崇敬的心情,再次穿越在梦断魂牵的科尔沁草原上,不禁心潮翻滚:从丰富的植被悟出了生灵的兴旺;从索论河谷沧的桑秀美,读到了天地与人间变迁;从牧民的攀谈中悟到了他们的安然快乐……作者边游边思、边思边悟,既穿插着历史的典故,也有现时牧民生活状态的反映,以饱含的热情,关注着草原上的一草一木、一土一水,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片土地深沉的爱。文字厚重多思,情感饱满,主题积极,耐人寻味。荐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9-08 23:46:58
 

【流年】上帝创业(短篇小说)   作者:秀子

八十年代初,正是开始改革开放的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正滚滚而来,“无论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在这样的政策鼓励下,无数的人们正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试身手。然而,也不得不承认,在刚刚经历了漫长的计划经济之后,初吃螃蟹者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而小说里的“上帝”正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种植木耳蘑菇开始,到投资烟草市场,不甘心在教师职业里安分守己的他靠着自己的勤劳操持、诚实待人及遵纪守法,一步一步地迈入了小康的行列,也算得上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上帝”最后的急流勇退令人叹惜,而后来的复出帮人办厂,又一次体现了他为人真诚的一面。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小说以“上帝”的创业历程,真实地反映了创业之辛酸与艰难,从某种程度上宣扬了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正能量,也反映了市场经济演变的过程中人们的观念变化与思想变迁,可视之为时代更迭中人们生活变化的一个代表性的写照。意味深长的小说,推荐阅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9-15 17:50:50

【流年】守望悦读的G点(随笔)       作者:克思一郎 

文学作品创作的初衷不外乎表达作者自己的见解、呼声、思想或者情愫,其结果则是供人阅读与评议。“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们对同一作品表达出不同的观点,这再正常不过了,可谓见仁见智。所以,如何引发读者对自己作品感到兴趣,才是创作动力的源泉。作者以“守望悦读的G点”为题,新颖别致而又高度概括了写作上的某一要点。所谓的守望,其实是“筑起了让人起痒的距离,永远的抵达,永远的不达,形成了永远的守望”,亦即产生长久的阅读期盼;悦读则重点突出“悦”而非“阅”,强调的是阅读过程中的兴趣;至于G点,则是作品中引发读者期盼与兴趣的地方。“让写作起悦,让读者跟着起悦,是作者运用于小说创作,相关快乐G点守望的一种绝妙技巧与独特的境界。”作者所言,可谓表达了一个文学创作的观点,耐人琢磨。文字另辟蹊径,妙趣横生,形象生动,说理得当,例证有力,见解独到,可品可鉴。荐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9-15 19:49:08

【流年】用生命去守望(作品赏析外一篇)     作者:涂国文 

【用生命去守望】“文豪+富豪”、“业余作家”、“造星机器”、“钻石王老五”,通过这四方面的解读,让我们从更多的角度更加认知了海岩那些已为人熟悉或不为人所知的故事。作为爱情的理想爱情的憧憬者和追求者,海岩用他已不再年轻的生命,守望着爱情的纯美和圣洁。【男儿何不带刀行】在这一节,作者带着读者走进张海龙的《西北偏北男人带刀》,着重解读了这部散文集的写作背景、内蕴、魅力……“其实世界上的每个男人,都是由两个自己构成的:一个是奴性的自己,另一个是血性的自己。”这是作者从这部散文集延伸出的见解,无疑也给读者带来了启迪与思考。行文老练,解读精辟,耐人咀嚼。荐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09-16 14:59:41

【流年】乡村往事:跑片·点炮(散文)     作者:潘星海 

【跑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匮乏,人们的娱乐活动也是十分有限,所以看电影便成了那时人们劳作之余的一道重要的期盼。因为还处于公社的管理模式,所以放电影活动还得按照时间的划分,在各村落之间轮流进行,而浓烈的形态意识,又使得革命样板戏成了当时放影的主流。从翘首期盼,到列队欢迎,再到放影时人们的观影的情形及各生产队之间跑片的情景,文字描写不疾不徐,生动真实。【点炮】平时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吕建华,为了一台自行车,为了那一份即将修成正果的爱情,不惜以生命为赌注,与他人打赌点炮,结果惨死工地。吕建华的悲剧,虽然是个人打赌行为导致,但无疑与当时人们生活物资匮乏、娱乐活动缺乏有着密切的关联。作者以朴实的行文,客观的叙述,真实地再现当时的两个乡村生活片段,不经意间将时间定格在那一个并不久远的年代,字里行间烙着时代深深的印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及精神风貌,虽没有主观上的评议,但作为处于生活物资丰富、娱乐形式多元化的现代化生活的我们,阅后无疑延伸出厚重而又深远的思索。荐读。

共5页 12345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