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12-01 23:42:52

【流年】不要对兔子开枪(短篇小说)      作者:乔洪涛

很有嚼头的小说。小说主要人物不算多,主任、“我”、艾小小、薛莹莹,一共四个,但彼此的故事却是千丝万缕。主任的好色为他赢得了兔子的称号,由此引出了他与艾小小、薛莹莹之间一些暧昧的话题,而作为喜欢艾小小的“我”,也不得不被卷进着情感的漩涡……整篇小说取材现实,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故事情节开展显得不急不缓,错杂有序,人物的刻画也是形神俱备,极有代表地反映了市井众生相,最后的结局有些出人意料的味道,足见对作者设计安排的匠心独具。小说阅读完毕,让人回味良久,不由得思索当中蕴藏的意蕴,展开对现代爱情伦理、官场生态、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人性善恶等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的考量。意味深长的小说,非常值得一读。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12-02 18:12:01
 

【流年】西瓜、电鱼船和魔术师(中篇小说)  作者:乔洪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在黄河边的土生土长人来说,黄河就是他们的生命源泉,种西瓜的、捕鱼的、摆渡的,还有已经离开了黄河边在城市里打工的年轻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营生手段,他们都是一同喝着黄河的水长大,黄河就像他们的母亲,赋予了他们色彩缤纷的生命,于是,在与外部世界千丝万缕的结合中,不断上演着他们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西瓜、电鱼船和魔术师,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层次的命运,也分别象征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精神世界以及各自的人生故事,突破的、束缚的、新鲜的,各自的含义尽在其中,由此涉及了他们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传统与新潮观念的碰撞、家庭与爱情的抉择等诸多层面的纠葛与交织,很好地反映了一代人物质生活与思想观念的变迁。小说着重通过刻画多种不同的爱情故事及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来反映他们思想观念的变迁:比如马红林表姑父与马杜娟之间的私奔,更像是突破传统的思想萌芽,至于马红林与刘朵朵、马红英与魔术师之间,仿佛是那萌芽的必然延续,是自由恋爱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些传统观念博弈的必然结果;而黄寡妇与刘全有之间从偷情到结合,也有冲破俗世藩篱的味道;还有那个甘心在城里做小三的马小翠,尽管是一笔带过,但使得在这种传统与非传统的较量中,多了几许是与非的呈现,显得更为立体、丰满而客观。当然,小说没有对这些是是非非进行判断与评议,只是透过他们的故事来引导读者审视与考量,给人以思考的空间。意蕴丰盈的小说,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12-05 22:20:40

【流年】鄱阳湖,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散文)        作者:鄱阳湖文学明然

“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境内,地处长江的下游。作为一个有着一千六百余年历史的湖鄱泊,阳湖盛满了历史的故事,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山河的转换。汉末名将英布的举兵反汉、朱元璋与陈友谅的生死之战、曾国藩与石达开的殊死搏斗都曾在鄱阳湖的区域内发生;从历史深处走过来的鄱阳湖也是一个物产丰盈的湖泊,这里水草丰美、鸟类繁多、鱼儿成群,各种生物在此繁衍不息;鄱阳湖还是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自古以来,百姓在此撒网打鱼、倚湖而居,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如今的鄱阳湖因为长江上游的水利兴建,加上其它水系的水源不足以及工业的污染,已深陷生态危机,甚至还有干涸之虞,整治鄱阳湖已是刻不容缓,幸好各级政府已注意到了一点,对这一世界重要湿地的整治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相信鄱阳湖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作者以厚重大气的文笔,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细说鄱阳湖的前世今生,涉及历史典故、地理知识、文化传承、地方习俗,呈现出一幅纷繁浩瀚的历史画卷的同时,也对鄱阳湖的明天寄予了深切的期望,集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深值品读。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12-14 11:14:00

【流年】一棵树的死亡方式(中篇小说)    作者:陈宜新

一次村委会的换届,引出了一场触目惊心的利益纷争剧。在这一次换届过程中,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各路人马、各尊菩萨粉墨登场,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各怀鬼胎,各出奇谋,为的是彼此的切身利益。为了达到自身目的,小说里的人物不惜用尽阴谋诡计,可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一山还有一山高。尽管彼此之间还有着亲情血脉的关系,但在利益面前,一切都可以置之度外,钱、权、色之间的交易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平时看似道貌岸然的人物,因为利益所致,其人性深处丑恶的一面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读完这篇小说,换届的结果到底是谁胜谁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足以引起读者们对深层次原因的反思:权力为什么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选举为什么不可以公平公正地进行?人性里的美好为何会消失得一干二净?到底是环境泯灭了人性还是人性蹂躏了环境?一次小小的村委会换届,足以以小见大。不得不说,小说里村口那一棵老槐树有着深刻的寓意,一直以来,它都被视作村民们的守护神,村里的老人常常对它焚香叩拜,以期带来美好的前景,但这棵树纵然是看似枝叶茂盛,却已是老得不堪重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某日的轰然倒塌已是必然所致。小说题材立足现实、反映现实,立意高远,以小见大,情节发展曲折迂回,人物塑造生动传神,结局描写出人意料,全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12-15 11:52:13


【流年】人间草木(散文)   作者:刘学刚



大自然彷如一位睿智的老人,以博大的胸怀养育着无数的生命,包括那些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而每一棵草木在接受着大自然的恩泽的同时,也以各自独有的蕴含,不约而同地传递着来自于大自然亘古不变的生命气息,给了人们无比丰厚的馈赠,包括物质上的享用与精神上的启悟。香草、茅草、毛谷英、菸莜,四种寻常的自然草木,在作者笔下被赋予了生命的神态。作者以细腻的观察及入微的思考,描写涉及它们的形状、用途、生长态势等,描写生动传神、各具形态,真可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作者笔下,这些人间草木早已非同寻常,而是以各自的姿态传递着生命的深层含义、诠释着日子的烟熏火燎。独具视角的文字,借物寄情,以物喻世,集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揭示无痕,耐品耐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12-17 18:57:56

【流年】老街(散文外一篇)    作者:张谋

【老街】淳朴的老街安静地沉睡在小镇的一隅,透着一股与世无争的韵味。老街的历史是久远的,所以它身上记载的故事也是绵远悠长的。木质的楼板房、美食窝窝头、羊肉泡馍店、代销商品店……每一样物件都充满着时代的气息与印记,也让人从中搜出很多醇厚的记忆。现时的老街在时光的洗涤下已经完全变了样,市井的喧闹充斥其中,无疑意味着老街过去的那一份淳朴正以某种方式渐渐告别。【桥】便桥是单薄的,但它同样是静谧与淳朴的,它远离喧嚣,远离尘埃,连结着河西与河东,几十年如一日,不曾改变。淳朴的便桥,便是当地淳朴民风的写照,纵然是有些孤独,但却是那样的令人敬仰。作为唯一的一条出行通道,吊桥连结的乡村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的房屋,虽然是清苦无比,却透着一股安逸的韵味;吊桥连结着外面的世界,也在履行着改变着村民命运的使命,晃动的吊桥,是村民命运的折射。文字不疾不徐,平淡沉稳,透过老街与桥这样的物件,传递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及日子的烟火韵味,字里行间渗透着醇厚的情感,张力十足,耐人品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3-12-25 17:28:51

【流年】奶奶的土地(征文散文)   作者:航程心语



勤劳善良的奶奶,一生都与土地打着交道。对奶奶而言,土地就是她的根,所以她对土地怀着无比的虔诚与敬畏,为土地而坚守,为土地而奔忙。奶奶的土地,虽然只有一亩见方,但却是祖辈遗留下来的,由奶奶开垦并打理,因而它饱含着传承的意义。奶奶在这一片土地上风里来雨里去,她种下的不仅是蔬菜与庄稼,还播洒着希望,种植着信念,培育着理想,耕耘着人类最纯美的品质,浇灌着熠熠生辉的精神光泽,支撑着生生不息的生命高度,绵远悠长,熏陶后嗣。遗憾的是,时代的变迁,让奶奶的土地变成了喧闹的街角,这意味着失去的不仅是一块土地,还有那一代人纯朴的信念与理想,而这,恰恰不是繁华与财富所能衡量的,因而,作者在祭奠逝去的奶奶的同时,也在祭奠着她们那一代人那些可贵的品质,字里行间隐含着一种叩问:文明的进步,是否一定要意味着某种失去?文字以奶奶的土地为切入点,加以延伸拓宽,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通过奶奶对土地的坚守与敬畏的描写,拾起并传递着现时喧嚣尘世下某些已悄然遗落的纯美品质,也诠释着土地最深层最古老的含义:起源与归宿,见证与传承,坚毅与厚重……以此告诫着我们,在文明的进程中不应将这些生命根基摒弃或者遗落,而是铭记与继承,甚至是发扬。文章情感醇厚,主旨厚重,谱写出一曲土地赞歌,意义深远,令人感怀与共鸣。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1-04 19:26:17

【流年】雪的记忆(散文)   作者:颍水倦客

大别山的雪,群山白头,冰砌池塘,雪压疏柳,美得那么别致,它记载着童年的纯真童趣,也是村民们纯朴生活的反映,在作者心里留下了纯洁无暇的记忆;巢湖岸边的雪,多了几分苍凉、几分凝重,充满了工业文明的元素,也是作者在异乡谋生时青春岁月的见证,承载着希冀与梦想。两节有关雪的记忆,无论是乡村的也好,城里的也罢,都装满了往昔的故事,写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字里行间,传递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及日子的烟火韵味,让人回味良久,值得分享。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1-06 19:10:19

【流年】风车快跑(短篇小说)    作者:王祥夫 

“风车快跑”,蕴含着无助呐喊的意味,因为面对突如其来的横祸,风车不可能跑得快,也不可能跑得掉,只能试图挣扎,然后便是任其吞噬了,而这里所说的横祸,并非天灾或者意外事故,而是权势对弱势的压榨与盘剥。老实巴交的风车,本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某日母亲的突然病故,孝顺的他便怀揣一万元去购买墓地,因为这一万元,他遇上了劫匪,然后遇上了比劫匪更可怕的警察与精神病医生——他被强行送进精神病院,接受强制式的治疗。在精神病院里,风车对强加于自身的治疗根本无力反抗,压迫的环境,对母亲的思念,让风车从一个正常人最终转变成一个精神错乱者。小说情节的发展以风车的经历与风车家人的等待两种场景交替进行,使得作品更具有震撼的力度,不动声色间隐藏着强烈的控诉与尖锐的拷问,令人沉思。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1-09 13:17:13

【流年】玻璃(中篇小说)     作者:陈宜新

故事从秦妹集团董事长请客说起。秦怀礼的请客,可不是无缘无故,起因在于他家的玻璃给人打碎了,需要镇里的派出所所长马静民、侦破能手孙志伟来主持公道,揭开玻璃被砸之谜。看似一块小小的玻璃,也看似一件小小的事,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故事背景。秦怀礼,一个出身卑微的人,身世凄惨,自幼便成为孤儿,及至长大,便干上了偷盗的行当,后来结婚成家,金盆洗手,走入了商人的行列,但由于妻子的出轨,秦怀礼背上了命案,流落深圳,与旧哥们陶其德二人开始经营企业,渐成规模,所经营的秦妹集团成为了镇里的的龙头企业,一时风头无量,而作为董事长的秦怀礼,自持有公安局副局长邱吉林的撑腰,也开始成为了地方一霸,无恶不作,尤其是在征地上,秦怀礼与村民积怨甚深,不断引发村民的仇恨与伺机报复,最终命丧黄泉。从孤儿到恶少,到命案在身,再到企业董事长,称霸一方、为富不仁,秦怀礼的人生轨迹令人唏嘘,在这里面,固然有他的个人及家庭原因,也离不开环境的发酵,还有权力介入的作用。而村民们的报复,虽然不可取,但作为申诉无门的他们,仇富成了必然的结果,恰如火药桶的爆炸,离不开导火索的引爆作用一样,有果必然有因。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民风也是值得深思的,这从盗羊窝案及村民平日的游手好闲便可见一斑,而这,同样离不开环境的熏陶,也离不开土地被征导致谋生困难这一主要原因。至于马静民与孙志伟两人,一个原则性强,一个是业务能手,两个正派人物,在小说里倒有些凤毛麟角的味道,面对权力,面对环境,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多少有些苍白无力,无法扭转。至此,小说题目起名“玻璃”可谓寓意深远,这不仅是一场玻璃引发的案件,更在于的是,玻璃是透明的,里里外外,虽能阻隔,但终究不能掩盖与藏掖,当问题积重难返时,一切就如同脆弱的玻璃被挤压一样,必然会瞬间碎裂,将问题暴露无遗,村民的不断报复,秦怀礼的可悲下场,无不说明这样的问题。小说采用插叙的方式,故事之中蕴含着故事,案件之中还有案件,在作者的抽丝剥茧下,层层打开,层层揭疑,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引人入胜;而在人物的塑造上,正反兼具,彼此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刻画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呈现出一幅芸芸众生图,非常贴近生活现实,自然也是成功的。一篇立足现实、意味深长的小说,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1-12 19:00:06

【流年】一滴水的旅行(散文)    作者:嘎玛丹增

从澜沧江到湄公河;从湄公河再到洞里萨。澜沧江在西藏,洞里萨在柬埔寨,纵使相隔甚远,但彼此之间因为一条河流的牵连而变得亲近。河流就是母亲,繁衍出生生不息的生灵,培育出源远流长的文明,就恰如澜沧江与湄公河同属一个起源点一样,每一份生灵、每一派文明,其实都可以追溯出血脉相连甚至是同源同宗的特性。从澜沧江到湄公河,是关于一滴水的前世今生和一条河的永恒旅程。以澜沧江源头为起点,作者以沿途所见所闻,从中参悟着生灵与文明的起源与归宿,参悟着这一片热土所散发出来的最原始、最自然的纯朴美,由此喟叹工业文明下的纷争、杀戮所带来的戕害。文字独具视角,思考深沉,内蕴纷呈,字里行间可见大爱情怀。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1-28 19:11:31

【流年】山水诗宗与鄱阳湖及都昌(散文)    作者:鄱阳湖文学明然

鄱阳湖地区自古人杰地灵,这得益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谢灵运就是当中的文化代表人物。作为东晋时期人物,出生于会稽始宁的谢灵运之所以与鄱阳湖产生了关联,是因为他在鄱阳湖的一段隐居经历。在隐居期间,他读经写诗,吟咏山水,卷释经详,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不得不说,山水诗的出现是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谢灵运作为这个时期的集大成者,他的作用为诗歌发展注入了永不枯竭的新的生命,也为隋唐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至今。作者站在客观务实的角度,为读者介绍了谢灵运其人其事其诗,不仅加深了读者对谢灵运的了解,也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推荐阅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1-31 23:44:30

【流年】赶年集(散文)    作者:孙方之

春节,是全民族的一个盛大节日,也是中国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4000余年的历史,使得春节充满了文化的积淀,是各个地方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大融汇。作者所说的赶年集,是指腊月三十当日的一个市集,也称之为年集,正是当地春节期间最富有特色的一个民俗习惯。作者以时间为轴,将过去一些赶年集的往事娓娓道来,既有时代的深刻印记,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承载着难以磨灭的记忆,传递着日子的酸甜苦辣,从中可以看到岁月的更迭以及人们生活的变迁,而不变的,则是在春节这一盛大节日下,人们对美好生活无比的向往。一篇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章,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值得品读。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2-09 23:42:58

【流年】童话的故乡(散文)   作者:龚江南

安徒生是丹麦国宝级的人物,他在哥本哈根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童话故事,于是,哥本哈根也自然而然地被世人视作童话的故乡。顺着作者的笔迹,走进这一个处于北欧的美丽城市,小人鱼、克里斯蒂安宫、市政厅、皇家剧院……在哥本哈根,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甚至每一个物件,都有着浓厚的童话色彩,深深地印上了安徒生的印记,在宁静的安然的氛围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目光。安徒生的童话是属于世界的,他所创作的童话不是神话故事,也不是民间传说,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既有批判与鞭挞,也充满了人类美好人性的现象和愿望,因而,他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还有泽及众生、惠及后人的精神光辉,这或许就是安徒生童话以及哥本哈根这一城市得以引人关注的原因。一篇充满异域风情文化的文章,无论是视野还是心灵上,都让人得到了丰厚的收获。推荐阅读。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2-11 17:34:18

【流年】幸福的三叶草(短篇小说)    作者:若水伊儿

爱情不是某一方苦苦的等待,苦苦地遥想遥远而不可及的幸福,而是彼此之间荣辱与共、同悲同乐的反映。爱情也不应是单向式的选择,当你在为某一个并不喜欢自己的人默默地流泪的时候,如同忽略掉那一片绿意的三叶草而苦苦执着于那万分之一几率的四叶草一样,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就错过了近在眼前的幸福。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三年来,尤溪一直苦苦地暗恋着一个叫做简优的学长,可惜,简优已经另有所爱,而作为尤溪的好朋友,江宸也在默默地喜欢着尤溪,一直分享着她的喜怒哀乐,终于,江宸鼓起勇气,向江宸表白了爱慕之情,两颗在爱情之路上备受煎熬的心灵,紧紧地相拥在一起。“一叶三叶草是祈求,二叶三叶草是希望,三叶三叶草是爱情,而四叶的三叶草将轻轻地告诉你,幸福就在你身边……”、“当你在苦苦地想望着遥远的幸福时,千万不要忘记了,所谓的幸福很可能就在身边,又或者藏在某堆绿色的三叶草丛里”,小说对三叶草的描写可谓匠心独运,它诠释着爱情的含义与幸福之真谛,是小说的内涵所在。小说脉络清晰,情节顺畅,富有浓郁的青春气息,蕴含着丰厚的内涵,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2-13 11:29:48

【流年】孤独,有着比死亡更可怕的痛苦(杂文随笔)     作者:晓文

孤独便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状态,闭塞,不合群,缺乏沟通与交流,这既有个人性格的原因,也有知己难求、无人赏识的无奈,由此造成精神上的压抑。伯牙的琴曲一直无人能懂,直到遇上子期,方才相见恨晚,顿悟知音之不可替代,所以在惊闻子期离世后,不由愤而断弦摔琴;现代诗人海子因为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于是倍感压抑的他痛苦地卧轨自杀;荷兰画家梵高毕生穷困潦倒,因为画作不被世人赏识而倍感孤独,精神抑郁,他期望有人读懂一卑微愿望最终在短暂的生命生涯里化为泡影,直到百年之后方才受人尊崇,不可谓不悲哀;士为知己死,假如豫让不是受到知伯的赏识,他还会为知伯献身报仇吗?以上种种,均可从灵魂共鸣的可贵反证了孤独的可怕,即使上升至治家齐国,道理也是一样的,倘若人人各自为政,家国之间也会瞬间崩分离析,《百年孤独》便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个启示。作者选取身边的事例,举以梵高、海明威的例子,叙议结合,深入浅出,印证了孤独之可怕,由此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真诚交往,相互信任,所陈所说在言在理,深入人心,文末一笔更起到了升华文章主旨的作用,令人共鸣共振,醍醐灌顶。理例结合,论据充分,论点明确,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2-15 17:40:55

【流年】我的父亲(散文征文)     作者:素心如玉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实善良、胸无城府,却又不迷信命运,对他来说,土地就是他的命根,也承载着他无限的希冀,所以他毕生都与土地打着交道。“人勤地不懒”、“土地不会糊弄善待它的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父亲对土地也有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显然是建立在他长年累月的劳作上,所以父亲对土地是倾泻了炙热的情感的:担任生产队长时常常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备受社员的敬佩;复员转业时主动放弃留城的机会,只因对土地那一份不灭的眷恋;从村支书位置退下了之后,因为担心别人糟蹋了那一片上好的土地,便不惜用尽所有的积蓄承包,即使回报甚微,也是无怨无悔……岁月更迭,世事变幻,当村里的土地统一规划之后,父亲手里的二百亩土地瞬间分崩瓦解,他再也没有机会侍弄土地了,尽管他从此可以过上休闲的日子,但对他而言,这仿佛是一场巨大的变故,他的沉默、他的失落足以印证了他那一份常人难以理解的对土地热烈而深沉的情感。文章透过父亲的一些往事,以首尾呼应的结构,突出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土地的深情眷恋,呈现出一个平凡而又高大的父亲形象,也传递着厚重而朴实的精神光泽,熠熠生辉,直达读者的心灵。笔触细腻,情感醇厚,主题鲜明,字里行间充满了人间的正能量,蕴含深厚,意义深远,值得品读回味。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2-16 10:39:48

【流年】欧洲的远东,远东的欧洲(散文)   作者:龚江南 

符拉迪沃斯托克,曾经的海参崴,因为晚晴政府的腐败无能,从此成为了俄罗斯的领土,成为了中国人心头上的一道痛。作为一座依山傍海的城市,湛蓝的海水,绿色的植被,彼此浑然一体,它的景色无疑是迷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地里位置上虽然处于亚洲,但因为已给俄罗斯统治多年,它的建筑、它的文化早已深深地烙上了欧洲的印记与色彩,所以作者形象地称之为“欧洲的远东,远东的欧洲”。广场、雕像、教堂、酒吧、赌场、脱衣舞场……符拉迪沃斯托克有着它独特的文化风情,而作者行走在这样的地方,心情无疑是复杂的,因为那一个忘不了的称谓:海参崴。充满异域风情的文章,拓宽了读者视野,增长了读者见识,耐品耐读,回味无穷。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2-22 17:17:24

【流年】谁能给她一盏灯的温暖?(散文)  作者:一朵午荷 

一个衣衫褴褛、孤苦伶仃的老人,在夜风中颤抖着老弱的身躯,独自行乞。路上行人匆匆,却没人过问,甚至是一丝关注的目光。老人是可怜的,她仅仅是为了一点点裹腹之食,不得不抛下可贵的尊严。而路人的冷漠,又说明了现实太多的无奈与残酷。记得巴金在《灯》里这样写道:“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而作者笔下这位行乞的老人,不正是需要一盏灯的温暖吗?尤其是在这华灯初上、夜色苍茫的时候,更突出了一盏灯作为一个家、一丝关注所承载的温度。谁能给她一盏灯的温暖?作者以细微的观察,深沉的思考,将眼光延伸至社会弱势群体,字里行间充满着呐喊,也充满着对人间和谐的期盼。最小的关注都是一种力量,作者这种关注的力量无疑如一盏灯一般,散发着暖暖的精神光泽,熠熠生辉,感染他人。文字独具视角,传递人间大爱,意义不俗,推荐共赏!

喜有此李

喜有此李 举人

  • 37

    主题

  • 1053

    帖子

  • 5105

    积分

2014-02-24 13:52:02

【流年】春天(散文)   作者:月如水

如诗般的语言,意象纷呈的字句,行云流水的行文,将春天的神韵诠释得淋漓尽致。作者是善于观察,也是善于思考的,她巧妙地将春天里的各种景物赋予了生命与灵魂,给读者呈现出一幅立体而鲜活的图画,春意盎然;作者也借春天的情景,融入了很多哲学式的思考,使得文章充满了人间的气息,也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读来深感共鸣。一篇格调雅致却又蕴含颇丰的散文,意蕴的散发如月华映照,徐徐缓缓,直达心灵,令人回味良久。推荐共赏!

共5页 2345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