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中
|
【山水随笔】我想,山水论坛中也争论2014-12-03 12:43:00前几天无意看到其他社团的帖子,关于《散文必须真实吗》的讨论,跟帖的人越来越多,讨论的相当激烈,似乎要打起来了。感觉有点像三十年代时的“左”“右”文人的争执,犹如“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感觉。热闹非凡,各抒己见。 我虽不是很懂,但却在他们的讨论中,知道散文我写不好的原因。
《散文必须真实吗》大体是这样的:“我这篇虚构散文,也开玩笑地说,我这是欺骗读者。对此,我有自己的想法,武断来说,无论故事是真还是假,读者与作者或许本就是一辈子都不会有交际的两个人,即便是熟悉的人,我觉得也无所谓。因为我们写文字,读文字,除了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外,另外还会有目的地去弘扬散发某种能量,能够带给读者切入身心的感受,并在在文字里产生共鸣,这样的文字就有存在的价值,又哪来欺骗而言。 我的确也在纠结真实和虚构之间,我想我写不好散文,我无法把真实的感受表达,从而感动大爷小姐们。所以只能写小说,天马行空,虚构幻想。如果散文也虚构呢? 我不知道,希望大家指点。 山水是个好地方,我来后,论坛相对冷清,原因我认为是没有好的热点,没有好的题材,没有大家感兴趣的。 我有时也想点火,让山水论坛燃烧,让山水的文友高手“百家争鸣”,但我水平有限,常常标点符号都搞不清楚,就更不知道文学的理论和精髓,找不到可以讨论的论点…… 看到其他社团的论坛,文友的积极讨论,我想我们的山水也可以如此,也可以出题讨论。这样在讨论中争论中,我才有机会提高文学水平。 我就抛砖引玉吧,我以前写的“二表姐”小说,有人说是叙述散文,不是小说?文友给讨论吧!一定要激烈了。
|
|
|
![]() 西郊
|
2014-12-06 09:30:47
这会儿有空,我简单地把我的想法总结一下。 一:散文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不是哪个人对它下个什么定义都不是绝对权威的。但应千万注意,散文其中的一些规矩是人们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以往我们看到这些东西,都认为它是真实的,绝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之所以目前有人提出它的虚构性,是因为当今人们的基础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了,写散文的人多了,有些人为了急功近利,想在众多的作者中脱颖而出,便想以以虚构的方式来提高自己文章的可读性。这不是创新,而是跟当下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联。 二:上述情况以前不是没有,包括一些文学大家也不是完人,他们个别的一些散文里也含有极少量的虚构内容,因为他们首先是人,不是神,他们有的东西不是文学“圣经”。这些含有虚构成分的散文往往会被绝大多数的大家们所不齿,这多少都会降低他(她)在真正有思想的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任何文学体裁(包括散文)都有虚实之处,太“实”了就是日记。但散文的“实”是建立在事实或客观(现实、历史)基础之上的,“虚”的部分只是作者自己对事实的看法和感悟,甚至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这都无所谓。这点在所有的散文名篇中都是如此,没有必要为此争来争去。如果基础是虚的,那么文字再美,也不能称作散文名篇。 四:无论在哪一个层面上,若在实质层面上作假,都是作者的一种人格问题,可以去糊弄别人,但绝不会骗到自己,这是当今的一种社会弊病,尤其是在当今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文学以外的这类人和事已经不少了,文学不能脱离社会,所以有人想把本来应该是“实”的东西弄成“虚”的也不足为奇。 五:我们散文作者在写作时不是不可以虚构,但只能是用它练笔,这样有可能会拓宽你的思路,以后你想象的虚构事情若真遇到了或听到了类似的情况,你就会很细致地去留神、观察、记录和分析它,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散文,但不要去发表眼下你写的这些虚构的东西而糊弄别人。如果我把这个问题再说严重点,可能许多人不爱听,我就不多说了。 |
|
|
![]() 西郊
|
2014-12-06 09:37:35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作者都要力争把自己的散文写成“散文名篇”,而不要写成“散文名骗”。这一点很重要。是散文有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特点。
|
|
|
![]() 西郊
|
2014-12-06 09:39:43
那篇总结里第二句开始多了“不是”两个字
|
|
|
![]() 西郊
|
2014-12-06 11:06:07
再多说一点,其实,关于散文能否虚构的问题可能是当今网上那些“散文名家”给逼出来的。 我们知道,散文作品不但跟作者的文学功底有关外,还跟作者的知识和阅历有相当大的关系。 那些真正的散文大家一辈子也是写不出多少篇散文来的,而如今网上的一些的“散文家”动辄大几百篇甚至是数千篇散文作品,可达数千万字。年纪轻轻的经历过那么多的感人的或印象深刻的事吗?或有有那么多的理解和感悟吗?他们整天不干别的了吗? 所以我想,他们那些题材多少遍地写,自己都会感到“味同嚼蜡”,难免就要开始虚构,这样才能不丢掉自己的粉丝。 但这要找一个正儿八经的借口,这就是散文可以虚构。不然,他们自己也会感到“江郎才尽”,但又不想“退出江湖”。这可能是引起这样纷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这些人,是专门写散文的,已深得散文的含义,都应该明白散文的保真性问题,但为了面子,一般躲在幕后。
|
|
|